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共:💬4020 🌺39786 🌵1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一个“中国为什么是统一国家”的大讨论

中国为什么是统一国家

或者另一个题目,中国为什么不分裂;当然了,也可以是再一个题目,是什么维持中国统一的。这三者其实都是一回事,因此就是一篇了,看官不要跟我讨债。

地球是圆的,而其自转决定了地球给分成了南北两个半球,气温从中间的酷热到两极的严寒。以这样的局面,人类要想生存,最容易的是靠近赤道地区,那里虽然气候炎热,但是物产丰富,易于养活自己;而最困难的就是两极,维持生存已经需要耗费自己绝大部分精力。这样看来,貌似文明应该在热带地区更容易发展,但是生活的太容易了就没有进步的动力了,于是中间地带,也就是温带,就成了最佳选择。

虽然温带是最佳选择,但是文明要想长期而稳定地发展需要几个条件:

第一。本地有适当的水源与耕地,这就是中东两河文明以及中国黄河文明的缘由。

第二。气候与水源要适合于农业,而不仅仅是游牧或者渔猎。其原因在于后面两个单位面积能够养活的人口很有限(例如草原),而且面积相对较小(例如洞里萨湖以及洞庭湖),而适当数量的人口以及密度是文明发展的必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尼罗河文明只能局限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而那里的范围太小,因此虽然曾经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但是范围却很小。

第三。周围没有无法抵御的强敌,而该强敌文明程度远逊于自己。

以这样的三点,适合的地区只能是中国的黄河文明了。而中东的两河文明以及尼罗河文明都受限于第二点(尼罗河文明)和第三点而被战乱所中断。

中国的地形,是黄河流域独大,周围的关中、江南、西南以及四川相对都要小得多(关中和四川)而且开发晚得多(江南以及西南),同时,中国周围的其它地区,自然条件要比中国本部差很多,因此很难形成强敌来威胁和摧毁黄河文明(第一次有意义的威胁要到西晋末年了,之前的不过是威胁边塞但是无法威胁到黄河流域的中心农业区)。这样就可以形成黄河流域的大片农业区,并因此形成最强大的经济力量和人口力量,于是对周围地区,这里指的是江南、西南、关中和四川就可以形成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并逐步扩张。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多次发生的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最终统一中国的事件发生。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中原是统一的,否则我们可以看到其它的结果。但是意思是一样的,最强大的经济体决定了军力优势,而后者决定了谁能一统天下。

军事上的胜利带来政治上的扩张,但是政治的成熟需要时间,来消除地方势力和军队反叛的威胁,以满足皇权的需要。于是我们看到了两汉(主要是西汉晚期以及东汉)的门阀势力、两晋的九品中正制和南朝的逐步从九品中正制到世族、寒族并用的局面,隋唐正式开始的科举制度(虽然其萌芽于南朝),以及最终的北宋四条线。至此,政治上的成熟完成了,于是也就没有了地方势力和军队反叛的可能性与成功空间(当然,皇帝的无能会在局部改变这点,例如建文帝,没有他的出色表演,燕王根本没希望成功),改朝换代再也没有了太尉或者地方藩镇的机会,而只剩下外敌入侵和自身农民造反了。

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了晚清,具体来说就是鸦片战争。西方的工业文明带来的对东方的农业文明的代差优势,使得这一切不存在了。不过所幸的是这个时期的外敌只有沙俄与日本对中国有领土要求,其余的还只是满足于外贸经商,于是中国这个东亚病夫还不像土耳其那样的西亚病夫那样面临被彻底瓜分的威胁(沙俄需要时间来消化从中国割去的西北以及东北地盘,而日本自始至终都只想拿到中国的东北和取得对自己有利的对中国外交合约)。

满清的灭亡本质上是新军将领叛变(各省的军力是省城的新军占绝对优势,而新军掌握在少数将领手里,这些将领提升飞快,于是年纪很轻就已经坐上了高位,自然会产生更大的野心,当然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是需要的),随之产生的所谓中华民国不过是第二个五代十国。各个地方的军阀依赖的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地区产出,而是外国的金援(例如袁世凯政府和后来的段祺瑞政府)或者本地的鸦片生意。后来国共两党所赖以起家的北伐战争胜利本质上不过是某国的卢布与枪炮面对分裂的北洋军和东北土匪军所占据的军事优势。当然这里有信仰的加成,但是清党以后的北伐军则依靠的是某些国家的枪炮和自身的钞票收买以及联络军阀分赃而已,战斗力对北洋军已经不占优势了。

北洋军阀既然倒台,在这个过程中兴起的新军阀必然要继续争斗,看看到底谁最爱国家。这个过程以中原大战的结束而结束,蒋介石一方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个胜利的关键之处不仅仅在于战场,而在于之后只有南京政府能够决定哪支部队能够获得扩充和军械更新,于是我们看到南京的军队可以无限扩张,而杂牌军队则连领点维持已有装备的申请都极难获得批准,中央军与杂牌军的实力差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中央军的根本优势就在于江浙财阀与买办所代表的外国资本以及鸦片专卖所带来的自身财力,于是中国的各方力量角逐不再与农业生产和农业人口有关,而完全依赖于外国资本以及毒品生意。

假使没有日本入侵的话,南京政府是有可能统一中国的,虽然成色与稳定性都会由于外国基于自身利益的干涉而很成问题。日本入侵彻底改变了这一点,因为随着它的入侵,产生了大量的势力真空地带,于是中共得以借机发展。日本失败以后,国共内战因为国民政府自身的太多问题(这里不涉及,因为它自身完全可以构成另外一篇,而且它与本篇的关系不大)而决定了中共的胜利。

中共胜利以后,通过对全国个人一级的掌握以及对经济的全面掌握,成为了全国唯一有实力的政治体,同时成熟的对地方势力控制和对军队的控制,使得北宋以前的那些故事不可能再重演。现代中国的核心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谁能在总体上控制了工商业,谁就能稳定地控制国家。同时,工商业不像农业,它是全国性的而非地区性的,于是某个地区的工商业独大所导致的政治失衡是不容易出现的。这就是国企的地位与作用,虽然国企本身有很多问题,但是它对国家的统一与政权的稳定是密不可分的。

有人可能会问民主社会如何,回答是成熟的民主政治必须实现民意领袖与财阀的合作,否则那就是民粹,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此这里的区别就是政治领袖是否是民意领袖,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民意中的民是哪些民。过于分散的民会导致民粹,而集中的民那就与中共没区别了。

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是恰好呢,理论上恰好的最好,现实中则too good to be true,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达到完美,就凑合着过吧。

silentdarkness

《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随奥普斯特亲王参加奥尔施塔特会战,当了拿破仑的俘虏。在柏林的普鲁士王宫,拿破仑居高临下接见了他们。他说,我始终渴望和平,不知道普鲁士为什么要向我宣战。

这句话,让克劳塞维茨刻骨铭心。后来,他说,“征服者总是爱好和平的(如拿破仑一贯声称的那样),他非常愿意和和平平地进入我国”。

**************************

煮酒正熟问:老兵,你13年前对欧洲的分立和中国的统一有过一个说法,如果没记错的话就是统一的成本。欧洲的成本过高,所以很难实现;中国的成本比较低,所以形成了常态,传统。当时好像没有再往深里说。

晨大开的这个贴,主旨是说统一的象形文字对中国的统一有促进作用。我觉得这个作用也许有,但可能主要体现在争霸战结束后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上;而且在统治上文字的作用应该也比陈王提到的郡县制要小。

俺的粗浅看法,实现统一,前提是争霸战必须以一方全胜一方全灭为结局。没有这个结局,其他的都是瞎掰。而在这个问题上,文字没有什么作用,郡县制的作用也是很间接的。要实现这个结局,老兵似乎提到过一个资源的问题。我读欧洲中世纪史的感觉是,经常出现两强争霸,要么打成僵局,这种情况下要么是教皇出面,双方各买教皇个面子,签个合约;要么就是自己直接签合约。或者是还没分出胜负来,结果一方内部出事儿,只好停打。反正欧洲的战争,很少看到全胜全灭的情况。这和中国这边儿的争霸战截然不同。中国的争霸战,出现全胜全灭结局的概率非常高,比如刘邦项羽,然后是刘秀对各路义军的征讨,北魏灭北齐,隋灭南陈,李唐干掉窦建德宇文化及王世充李密……这中间没有出现全胜全灭结局的也有,比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东晋全胜,但无力北伐全取前秦故地)等,但相对来说,出现全胜全灭的概率比欧洲要大得多。

到底是什么造成一边绝少全胜全灭而另一边频发呢?我感觉有这么几个因素:1. 各大势力内部的忠诚度。欧洲各势力内部离心和背叛倾向明显大于中国。这个恐怕和文化传统的关系很大。比如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很多战事,双方都是为利益作战,而并不追求你死我活。2. 基督教以及教皇的因素。3. 中国各大势力对自己所控制范围内的战争资源的调用比欧洲军阀要有效得多。

只有首先实现了全胜全灭的局面,才能谈得到统治和治理。

老兵帅客答:

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两点:第一,经济力量,第二,动员能力。前者决定了你能动员多少军队和装备他们;而后者决定了你的内耗有多少,越少越好。

从理论上讲,军事天才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国力与军力的不足,但是那也是有限的,否则拿破仑就不会失败了,因为当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军事将领有他那样的才华,纯粹是靠数量优势把法军压垮的。从统计角度讲,如果我的军力比你占优势,那么我赢的面就大,反过来就是你大,就是这么简单。

中国古代在江南开发完成以前,谁占领了中原地区,谁就有了战略上的优势地位,而这个优势地位很难被其它因素所改变。也就是说,早晚是中原政权统一全国。这个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北周灭北齐,这是齐后主的功绩;另一个则是明将元赶出中原,这是因为南方已经统一而北方还在混战的缘故。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原地区平原广阔,有着大量的开发好的熟地和大量人口,因此在经济上、人口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军力也就自然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里说的是上面的经济方面。

在动员能力方面,郡县制要比欧洲的军事贵族采邑制优越得多,因为它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地方势力阳奉阴违不肯出力所造成的内耗问题。当然中国的代价则是国土辽阔所带来的运输成本问题。但是无论如何,独大的实力加上充分的动员能力对上地理破碎所造成的实力接近和内耗严重,哪个赢的面大,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了。

欧洲的历史,在古罗马之后,工业革命以前,基本上就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这个地中海、大西洋沿边发达地区对上日耳曼人以及斯拉夫人的各个蛮族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积攒起超越其他对手的独大实力,再加上教会的参与,那就只能够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完成对欧洲的统一。

其实争霸的核心就是谁能积攒更多的物质本钱(经济、人口、军事装备)和如何有效地使用它(郡县制,严格地自上而下指挥,尽可能地减少内耗),其它的都是扯淡。

先要把仗打赢了,才谈得上治理国家,这时候才有了文化的用处,否则不过是武人角力而已。

欧洲的问题在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在古罗马完蛋以后长期分裂,而西班牙、法国这些大西洋沿岸国家又难以积攒起足够的实力,同时中欧、北欧乃至东欧长期处于蛮族国家状态,统治能力低下,经济也不发达,因此只能长期混战而无法出现一强独大的局面,那就不用想什么统一了。

工业革命是转折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实力超过了法国,同时英国的地缘政治使得欧陆更加没办法统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得德国强大了起来,实力凌驾于英法之上,于是欧洲的两边加上美国联合起来钳制中间成为现实,德国的失败使得欧陆统一的希望再次破灭。

就文化而言,法国文化应该是欧洲最好的,但是它的实力先是被英国超过,然后又被德国超过,文化的优势又依靠什么来得到发挥呢。这个例子充分证明了文化在争霸中的作用没多大。同时,两次世界大战,民主的兵工厂美国当时在文化上是远远不如英国和法国的,但是工业优势决定了一切。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争霸统一本质上是流氓之间的事情,流氓需要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无人可敌,同时把自己的武功发挥做到最佳,打赢了以后才有文人写露布的机会。要是打输了的话,文人也可以给对方写露布滴,谁让战胜者永远是正义的呢。

通宝推:gsche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