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明星狗、流浪汉与超级英雄

在英国电影业发展早期,电影的放映场所往往是游乐场里的流动大棚,放映时间是在两场综艺表演之间的短暂间隙。另外一类放映地点则是臭名昭著的“便士园子”,此类场所都是些漆黑且烟气缭绕的窝棚,一次能容纳十几到二十来个人。观众全都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看电影,偶尔还能趁着没人注意在随行女伴身上摸一把或者在女伴脸上亲一口。英国的第一场公共电影展播大概发生在1895年的印度展览会上。等到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的时候英国人已经拍摄了大量单镜头短片,内容大多是国家仪式、体育活动与阅兵。对于爱德华时代的人们来说电影还是新鲜事物,但是英国国民性很快就在这一领域彰显了出来。伟大的英国电影先驱之一塞西尔.赫普沃恩(1)将总部开设在泰晤士河畔沃尔顿。他在1905年向世界介绍了第一位有名有姓的电影明星,并且借此一炮走红。这位大明星名叫布莱尔。由于这里是英国,所以布莱尔是一条多才多艺的小狗,在《义犬救主》(2)一片中首次出镜。早期电影曾经在餐厅里的“放映机茶歇时间”与观众见面,也曾经在歌剧的幕间休息时期发挥垫场作用。当初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运用这项新技术——互联网究竟是搜索工具还是电子图书馆呢?——同理,早期的电影工作者们也并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电影应当起到教化功能吗?还是应当成为单纯的娱乐媒介呢?当时的电影题材五花八门,包括德里觐见大典(3)、匹克弗林斯饼干工厂内景(4)、登山者与煤矿工人的日常、苏格兰高地风光,黑潭市的度假者、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君主、嬉笑欢乐的中学女生以及惊险刺激的警匪追车。但是到了1910年“便士园子”已经消失了。以浪漫故事与幽默故事为主题的长篇电影开始出现,甚至就连莎士比亚与狄更斯的经典作品也被搬上了银幕。

在好莱坞还只是一片桔子果园的时候,英国电影工作者们已经发展出了自成一派的喜剧、追车戏、跳跃剪辑与历史史诗剧。悲剧的是,爱德华时期拍摄的上千卷电影胶片仅有几百卷流传至今,全都被英国电影学会珍藏了起来。这是好莱坞入侵英国之前的电影世界,但是大部分内容都已经佚散了。英国第一家专门放映电影的剧院贝尔汉姆宫于1907年开业。到了第二年,第一家专门为了放映电影而修建的电影院在兰开夏的科隆开张营业。紧接着电影院就在英国遍地开花了。这些电影院起初规模都很小,但后来越发展越大。一般每晚放映两场,长片与短片交替播出,总共时间大约有几个小时。到了1913年,例如玛丽.劳埃德,阿尔伯特.卡维利尔(5)与乔治.罗比(6)这样的音乐厅明星也出现在了银幕上。

一年之后,就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英国又出现了一位比小狗布莱尔以及音乐厅艺人更大牌的电影明星。此人也是从音乐厅与综艺剧场里磨炼出来的。从小他就登台表演,在青少年时期成为了一名喜剧演员。他曾经亲眼看着玛丽.劳埃德在伦敦斯特兰德街上的蒂沃利剧院后台化妆。他曾经因为演出失利被观众们用橘子皮与硬币砸下来,也曾经跟随一家木屐舞团徒步游历了许多英格兰乡镇。她的母亲曾经是一位歌手,有一次她在台上唱破了嗓子并且被观众轰下台来,于是她的儿子被推上台去顶替她。他模仿母亲的嘶哑歌声背诵了一首诗,观众们纷纷向台上扔钱以示肯定。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厅男中音,平时用生鸡蛋与红酒来滋养嗓子。后来他抛妻弃子离家出走,最终在三十来岁的时候把自己喝死了。这孩子的早年生活如此凄惨,简直赶得上狄更斯笔下的角色。他与母亲和哥哥一起住在伦敦朗伯斯区,母子三人经常挨饿。后来这家人彻底没饭吃了,母亲不得不去济贫院忍受侮辱,两个孩子都被送进了汉威尔孤儿与赤贫儿童学校。母亲的神智越来越混沌,最后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与儿子们骨肉分离,每天都要承受残忍的冰水疗法,平时则被羁押在四面衬满软垫的单人牢房里。她的儿子经常不得不在街头讨生活,身边没有成年人的监督或者陪伴,晚上蜷缩在火盆旁边露天而眠,与流浪汉和身无分文的打工者们称兄道弟,为的只是讨一口吃食。

凭借着令人惊叹的坚韧不拔与好运气,这位查理.卓别林——你觉得还能是谁?——在好几部电影里争取到了儿童演员的角色。后来他与哥哥一起加入了一个很不寻常的综艺表演剧团,也就是弗雷德.卡诺(7)的伦敦“欢乐工厂”。早期卓别林电影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卡诺剧团里最受观众欢迎的一批小品,全盘照搬了后者的戏谑搞怪、温情感伤以及肢体模仿风格。卡诺本人是一名著名的杂技演员与小丑,对手下演员督促得很紧,平时的排练日程总是挤得针插不进。如果他不喜欢某人的表演,就站在舞台侧翼用嘴冲着演员喷覆盆子。剧团在大西洋两岸来回穿梭巡演,在1910年到1912年的第二次赴美巡演期间,刚刚兴起的美国电影界终于发现了卓别林。他的第一部电影《谋生》在1914年上映。当时他签下的合同要求他每周要在三部电影当中亮相——事实上1914年这一年期间他足足拍摄了35部电影。当时的卓别林根本不知道这些影片具有怎样的意义,只想利用它们为自己的综艺表演打广告。但是此时就连英国人也开始大量涌进电影院了。1914年,远远算不上杰作的《谋生》在英国上映。此时根据估计英国已经有了4500家正在营业的电影院,足有75000人在电影行业工作。但是古板守旧的英国电影人们并不认为英国观众欣赏得了胡打乱闹的卓别林风格。假如卓别林当年选择留在英国发展,恐怕今天只有最铁杆的老电影发烧友们才会知道他的名字。当然他更有可能像很多同龄人一样在1914年参军入伍,并且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战死沙场或者沦为残废。

也正是一战极大地振兴了英国电影工业。有些影片展示了国王视察部队,英军接受军训,舰队航行以及中东的军事胜利。与它们一同面世的还有一批反德宣传片以及征兵宣传片,甚至还有几部关于前线生活的纪实影片。电影逐渐成为了一种可敬且爱国的媒介。电影杂志充满了号召这个新兴产业尽力报效国家的呼吁。最先取得突破的电影是由一位名叫杰佛里.马林斯(8)的新锐年轻导演拍摄的。他在1916年推出的《索姆河之战》在战场上拍摄了相当一部分镜头,并且清楚显示了来路各异的部队以及死尸、伤员和真刀真枪的战斗场面。第二年他又拍摄了另一部电影,题材是英军坦克隆隆前进。这两部电影恐怕都包含了远离战场拍摄的虚假镜头,但它们依然令国内观众惊叹不已。国王与劳合.乔治对此都乐见其成,他们敦促所有人都去观看《索姆河大战》,报纸也同意他们两个的意见。这部电影在最初两个月就上映了两千场。但很多人进电影院为的是分散精力与找乐子,因此对于战争影片避之不及。伦敦西区汉默史密斯一家电影院门口的海报写道,“我们不会放映《索姆河之战》。这里是娱乐场所,不是刑房。”

英国没能挽留住卓别林,但还有很多其他人留了下来,这些人全都不应当被我们遗忘。比方说有一位乔治.皮尔森(9)就是他们当中的翘楚。正当D.H.劳伦斯放弃教职改行写小说的时候,看上去神似劳伦斯的皮尔森——他的眼窝也很深并且也留着一嘴胡子——同样放弃了教职,决心投入电影业。这是一场疯狂的赌博。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成为了法国高蒙公司新近开张的英国业务负责人。1915年高蒙公司要求他拍摄一系列惊悚片,于是他发明了一名勇敢的冒险家。此人的敌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而他则趁机对敌人施加报复。这个角色名叫乌图斯,演员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奥雷利.西德尼。皮尔森将这个角色描述为“一名阳刚硬汉”。乌图斯成为了战争时期著名的邪典电影角色。影片一开始他的同伙就背叛了他,将他留在沙漠里等死。大难不死的他杀回人间,凶狠地惩罚了叛徒。人们将乌图斯与早期的蝙蝠侠或者佐罗相提并论,因为他也是一位有良心的复仇者。皮尔森的电影同样充满了追逐与解谜的情节,但与此同时还具有在其他早期英国电影当中十分少见的细腻风格。他在牧人丛的新兴工作室里尝试了更加轻巧灵活的摄像机,更聪明的灯光照明以及更加真实的布景——最后这一点尤其很有必要,因为西德尼实在是太强壮了。假如布景不够结实,他在关门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将把手或者整个门扇拽下来。

皮尔森在战后发掘的最重要的明星就是贝蒂.贝尔福(10)。她恐怕算得上是二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英国本土电影演员。但是皮尔森还希望在电影界取得更大的成就。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因此胆子也更大了。比方说他为同一部电影安排了大团圆与缺憾美两种结局(详见1923年的《爱、生活与欢笑》(11)。第二年他又拍摄了一部情节模糊的《起床号》(12),打算借助影片揭示战争对于工人阶级造成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他像劳伦斯一样热衷于理想主义,只不过比劳伦斯更感性。他梦想拍摄一部摆脱故事线的束缚、完全“由情感来构建并且诉诸于情感”的电影。他还拍摄过几部实验性更强的影片,包括1926年的《小人》,主题是每个人都变成了傀儡,被无形的线牵来扯去。影片还专门请来了米兰的傀儡师参演。这部电影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失败作品。此时有声电影已经出现了,观众们想要情节。皮尔森将会继续拍摄电影,尽管不得不脱离故事片领域,转而拍摄时长更短的纪录片。就像这一行当中的其他大多数人一样,他没能意识到电影世界的存续必须依赖于更简单且节奏更快的故事以及大量笑料。

等到一战结束的时候,英国电影的大部分生产地点都分散在伦敦以及英格兰中部。一家典型摄影棚由钢架结构支撑起来,窗户面积很大以便采光,棚里摆满了各种手绘布景。伊令坐落着巴克动作摄影公司(13),特威克南坐落着伦敦影业公司,伊舍坐落着大师影业公司,沃尔瑟姆斯托坐落着不列颠与殖民地摄制公司以及布罗德威斯特公司,坐落在泰晤士河畔沃尔顿的海浦沃斯公司,还有百代与高蒙这样的法资公司。二十年代的英国电影业经历了一系列大洗牌,小型制片厂相互合并,新厂开业,旧厂关门,行业整体蒸蒸日上。小型放映厅遭到了远远更加宏大华丽的大型影院的逐步取代,这些装潢考究的梦宫殿撑起了英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主打新艺术派风格的“影像屋”与“摄像剧场”纷纷关门,取而代之的则是造型优雅。大理石铺地的高蒙电影宫,里面安装了最新式的奥的斯电梯,修建了宽阔的楼梯,放映厅地的座椅陈列也采用了前低后高的布局。报纸也开始较为认真地看待电影行业了。此外英国人还首次流露出了对于世界影坛的兴趣——1925年英国电影协会正式成立,协会宗旨在于提升电影的智识层次。威尔斯、凯恩斯、萧伯纳、艾弗.诺韦洛以及约翰.吉尔古德都是协会的早期成员。

但是尽管一战提升了英国电影行业的地位,同时却也剥夺了英国电影行业发展急需的资金。战后的英国电影成本往往只有美国电影的一个零头——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间。以好莱坞的标准衡量,英国演员的工资同样少得可怜。尽管如此,在默片时代即将告终之际,英国电影工作者们依然创作了大量打动人心、张力十足且从头到脚洋溢着想象力的影片。直到今天这批影片才开始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玛丽.毕克馥与塔卢拉赫.班克黑德这样的好莱坞一线女星在这一时期登陆英国并且引发了报界轰动,然后好莱坞很快就主宰了英国电影市场。与伦敦相比,好莱坞是一座规模更大、色调更明亮并且气质更张扬的文化革命首都。英国电影人则纷纷提出抗议,认为无限制地供应快节奏美式电影——尤其是卓别林喜剧——对英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有损无益。卓别林兴许依然自视为伦敦人,但是如今他却成了美国文化霸权的象征,相当于一个会说会笑会走路的可乐瓶子。英国政客与帝国大臣们日益担心大英帝国正在逐渐被排挤到文化领域的边缘地带。1927年,英国政府推出了放映配额制度,规定国产影片必须至少占到每年在英国本土以及帝国全境内放映的影片总量的7.5%,到了1935年这一配额又上调到了20%。如此赤裸裸的保护主义政策确实提升了每年英国电影的制作数量。这些影片的题材包括帝国境内的异域故事与低调朴实的英式喜剧。但是体量惊人的美国电影依然总能迫使英国电影业处于下风。

英国电影业的成就,尤其是1929年有声电影出现以前的成就,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忽略,没能成为国家故事的一部分。如今的英国人往往从未听说过曾经为祖辈们带来那么多欢乐的英国本土影星与电影,实在令人感到遗憾。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的英国电影确实有点因循守旧,而黄金时代美国电影却充满了压抑不住的闯劲。上层体面人士与受教育群体的观点在英国影坛称霸一时,以至于太多英国电影人都转向了古装片。就连伟大的迈克尔.鲍肯都为自己的电影公司起了“庚斯博罗”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英国公众想要找点乐子,想要拥抱逃避主义,想要看到惊险刺激的追车场景——他们想要乌图斯,更想要卓别林。英国人确实还能拍出口味更重一点的电影,例如一位身材圆润的伦敦小伙子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就表现不俗。但是英国电影就像工厂技术、音乐与明星文化一样免不了受到美国化世界的冲击,而且那个世界早已在一片桔子果园里兴旺发展起来了。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cil_Hepworth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scued_by_Rover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lhi_Durbar

(4)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5OTgwNDcy.html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bert_Chevalier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Robey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d_Karno

(8)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ffrey_Malins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Pearson_(filmmaker)

(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tty_Balfour

(11)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ve,_Life_and_Laughter_(1923_film)

(12)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veille_(film)

(13)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_Barker

通宝推:桥上,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