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共:💬4020 🌺39786 🌵1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1。 逐利到天边 英国一带一路 (二)

与今天中国的”一带一路”一样,当年的英国也是被迫走上远方的,只不过,今天的中国要远远高大上许多。英国和中国的最大区别就是,英国是穷得必须走出去。

那时的英国(含爱尔兰)灾荒让土豆欠收,工业革命让圈地运动如火如荼,羊吃人的活报剧天天上演,苛政和宗教矛盾让英国本土的老百姓民不聊生。在日不落帝国鼎盛的维多利亚时期,1845到1852年的七年灾荒让爱尔兰的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其中约有一百万的爱尔兰人移居海外。

在英国古代,要收税其实就是先立个杆子,把老百姓拦住收费。老百姓哭穷时,兵丁们就把老百姓倒着抱起来,然后不停地摇,直到把藏在身上的硬币摇出来。这就叫:shake。

英国强盛的时候,就是把全世界不停的shake, shake, shake,结果还真的摇出了财富,逐利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今天的中国要走上外向发展的道路,那么以下三点英国的经验和教训非常值得深思。

英国的第一个法宝是公司制。公司制,要求有英国的法律认证。如: 私掠许可证(英语:Letter of Marque and Reprisal),公司武装劫掠和海盗,就是这一张许可证的区别。奉旨劫掠是合法的,被国家认可的,也是鼓励入股的。而海盗则是要被打击的。当然,二者的转换也不是不可能的。通过这种制度,英国成功的整合了一支可堪大用的力量。国家,有时包括女王本人都从这种制度里赚到了钱。当然,也有搞砸了的时候。如, 1770年代的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大饥荒中把1千万人饿死了,自己也亏损巨大。为了填补窟窿,英国特许东印度公司在北美销售免税的茶叶。结果北美就出了大事,这个事件就叫:波士顿傾茶事件,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美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英国的兴衰在政商关系上是有着切肤之痛的。国家该干什么? 企业该做什么? 这两个问题就是日不落到日落的政治诠释。这对于”一带一路”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

英国的第二个法宝是:三角贸易。以英国的纺织业产品为例,英国从美国和印度进口棉花,织成布后销往全球,然后再把销完纺织品后得来的钱再换成商品,再销往美国和印度。在这种贸易中,财富是几何式增长的。英国人运作三角贸易的水平,无人可及。印度产的鸦片输往中国,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输往世界,世界的白银输往中国。不胜枚举。整个世界的贸易在英国人的管控下成了一个大赌场。能赢的只有一个人:庄家。英国就是庄家。这对今天的中国尤其重要,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只有优秀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德国的产品优秀如何? 但若摆脱不了贸易体制的羁绊,那与澳大利亚的羊一样,被剪是迟早要来的命运。英国人构筑的这种基于三角贸易的体系是一种矩阵,没有另起炉灶的决心,任何挑战都是唐吉柯德式的挑战。对此,美国理解的非常透彻,而我们在这样的命题上还没有起步。

英国的第三个法宝是产品的经营。为了做丝绸贸易。英国人1600年就在日本长崎建立了缫丝厂,但终因无法解决原料和向中国出口的问题而在30多年后关闭。但在后来的丝绸贸易当中,英国人一直把持着丝绸贸易的各个环节。在中国丝绸产品经营中,胡雪岩的例子最好不过。此公起于草根,发于官场,兴于洋场,败于丝绸。1882年轰轰烈烈的生丝之战其实是一场有着代差的囤积居奇的投机倒把。如果把导致红顶商人垮台的各因素都放在一个算式里,盛宣怀,左宗棠,李鸿章,汇丰银行,法国战事其实都是定量,因为哪朝哪代都少不了这些人和事。胡雪岩和所有关注阜康银行挤兑的人都没有关注到一个真正的变量:丝织产业的升级。为了应对中国生丝市场的变化,意大利织匠已经有了替代原料的织法。而且,日本丝对中国丝一直有替代的企图,同时日本的缫丝工艺和织造技术也一直在不断进步。产品的经营,其实就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运作与利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产品制造,产品回收与循环,产品的替代与退出都值得精心耕耘。把胡雪岩的倒台施上一层民族,悲壮的色彩,实在是“戏不够,歌来凑”的拙劣桥段。非常可惜,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在商言商有时真是一种境界。更令人扼腕的是,今天中国的丝绸工业还处在大而不强的状态。 许多19世纪就有了的产品运作,今天的我们还知之甚少。今天新疆,尤其南疆的经济形势就和我们懵懵懂懂的知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通宝推:kk,决不倒戈,独草,明心灵竹,mezhan,青颍路,acxp,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