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了忘却的记念—斯人已逝久已,毛泽东! -- 起于青萍之末
只是其归咎的原因是错的。我认为事实上,当时上初中在师资力量上确实做不到百分百入学的条件,而其列举的家里成员又都是相对在读书问题上比较蠢笨的,起码在文化检测上是落后于别人的,造成不能升级,然后,一直留级下去,有的可能一个年级——比如小学三年级吧留级三年、四年、五年,最后都到了小学近毕业的时候,早就年龄上成人了。然后就盘算读书上也不会出现更好的前途,就自然而然地脱学——我说的是“脱学”而不是“失学”,进入正常的务农阶段了。(感觉他的家族不应该是成分很高的人家。因为,如果成分高,毛时代离解放不久,这样的家族本就是读过书的家族,到七十年代初还有队办耕读点。他们自己家族的读书人就应该至少是耕读点的老师,说不让自家子弟读书,就是笑话了。客观上,他的事例反而从反面证明了当时的升学,并不是根正苗红就可以凭“老茧”就无原则上的,从而戳破了邓改后的谎言)
其实,到今天为止,如果不是那个有名无实的降低教学成绩标准的“扩大招生”才能搞到所谓的“中等文凭”“高等文凭”,今天的流失学龄人员要比过去多得多。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我父母的老家就在河南农村,你的情况不普遍 3 梓童 字248 2017-12-28 20:20:00
🙂当时农村教育资源普遍不足 1 梓童 字132 2017-12-27 19:11:24
🙂对,贫下中农的上初中的也不多 1 fingerlake 字156 2017-12-27 20:20:17
🙂他也未必是撒谎,估计其所谓家中没人上成初中是历史事实,只
🙂我只能盒盒一笑 2 fingerlake 字156 2017-12-27 18:11:27
🙂我也盒盒一笑 77 王铁墩 字735 2017-12-27 20:38:14
🙂毛泽东时代普及了高中 9 hwd99 字210 2017-12-29 04:02:09
🙂以前初中要统一考试才能上 2 三十而立 字169 2017-12-28 21: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