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剖析特朗普执政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 李寒秋
日美贸易战的启示
打贸易战这种事儿,在中国人看来陌生而新鲜,但在做了一百年全球霸主的美国人手上,就是家常便饭了。事实上,每一个威胁过美国产业结构和贸易收支的国家,都被美国的贸易炮火轰击过,其中延续时间最长、交手次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就是日本。
日美贸易战从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之后,大型贸易对抗基本偃旗息鼓,背景是日本已经掉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深渊,美国凭借信息产业再度繁荣。但跟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日本的失败,90%是由日本人自己的战略失误而造成,美国的直接打击只占其中10%。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对冲美国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日本做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决策,进而在国内造成了比贸易战惨重十倍的后果,最后错失了人口老龄化之前的战略窗口期和机遇期,跌落进了“失去的二十年”。
所以,日本的案例对中国极为重要,尤其是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都在人口全面老龄化的前夜,稍微不慎,战略失误就会影响未来的整整几代人。况且1980年代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国民仍然保持非常高的生活水准,这些条件中国不具备,所以中国需要更加谨慎。
中国在当前时间点,面临跟1990年日本几乎差不多的境遇:
1. 离人口减少还有15年
2.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3. 崛起过程被美国阻拦
4. 贸易战牵一发动全身
从日本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贸易战无法阻挡中国部分产业的崛起,因为这些产业的背后是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和政策体系的结晶,没有几十年根本无法撼动。所以,本身贸易战并不能对中国优势产业造成致命影响(钢铁等行业不算)。
贸易战本身会被证明杀伤力有限,但如何避免“以应对贸易战的名义急病乱投医”依然很重要,远非某些媒体所说的“尔要战,便战”那样豪迈和轻松。中国要极力避免出现日本那样的自乱阵脚,比如下面这些昏招:
1. 为对冲贸易顺差下滑,再次启动房地产:已经有经济学者提出这项建议,“地产夜壶论”再次重现江湖。为了应对贸易战而继续吹大泡沫,就是当年日本的最大昏招,所以认真地讲,提出类似建议的都应该拉去枪毙。
2. 为应对外部压力,中断计划中的去杠杆:中国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计划按部就班实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被贸易战所打乱,市场再次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形,将为未来埋下无数地雷。
3. 为拉动和提振内需,再次鼓励居民加杠杆:中国居民杠杆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养老和医疗的压力,再次提升空间有限。如果为了拉动内需强行鼓励加杠杆,将会导致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4. 为应对贸易战要求,减少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是需要再出现3个~5个类似通信设备、高铁轨交的高附加值产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寄予厚望,集中天量资金扶持,绝对不能因为外部压力而中止。
上面是中国应该极力避免的昏招,至于正确的应对方式,其实老一代领导早就提出来过,只不过这两年随着强国语境的涌现和战狼精神的蔓延,慢慢地不被重视罢了,那就是:韬光养晦。
“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
有人会疑问:我们现在全球第二强了,为何还要韬光养晦呢?其实韬光养晦的情况有两点:一是实力弱小,二是身有硬伤。我们已经早过了实力弱小的阶段,但我们现在是有硬伤的,那就是人口和债务。
人口:如果纠缠于贸易战,10年之后美国人口结构基本没变化,你却全面进入老龄化了,该未雨绸缪的事情因为战略精力被分散,没能集中精力实施。跳进这种陷阱是否值得?
债务:如果纠缠于贸易战,造成地缘政治升温,进口商品(如大豆玉米等)涨价叠加油价上涨,CPI飙升到3.0以上,经济全面通胀,美国再连续4次加息,国内利率跟不跟?如果跟的话,过去5年积累的债务怎么办?
想清楚这些问题,就大概知道中国应该排除干扰和噪声,继续集中精力将“去杠杆、扶产业”等既定方针给执行下去,不能让别人把战略注意力用套路和佯攻给吸引开。也能理解为何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韬光养晦”理论仍然适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凭什么中国的90后就要进血汗工厂? 1 红十月 字0 2018-03-28 04:57:07
🙂就现在来看, 1 猫草 字123 2018-03-27 03:57:10
🙂关键看中国经济中存不存在可以现实利用的机会。 2 也要崛起 字237 2018-03-26 23:23:31
🙂转载一篇网文,最重要是应对得法,不能自乱阵脚
🙂为什么日本错误应对 葡萄粉 字237 2018-09-05 04:40:02
🙂韬光养晦,后边还有下半句 29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1859 2018-03-26 23:27:35
🙂谈凳子,不是你说的这样 2 gzdcl 字1235 2018-03-27 00:11:14
🙂最著名的是打左灯,向右拐 红霄帐底 字54 2018-09-05 05: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