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任性解读 -- 多余6569

共:💬189 🌺1293 🌵4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任性解读

先转一篇,酝酿一下情绪:

文扬:印度印象之一——“活着”的赤贫阶级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31185

2018-05-06 09:26:41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印度加尔各答赤贫贫困城市化贫民窟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扬】

清晨五点的比哈尔邦迦耶镇火车站,一阵狂风吹过,瞬间转入了鬼城模式,尘土夹裹垃圾,混合着各种难闻的气味,从四面八方扬起。地面上到处躺着人,微光中闪着一双双白白的眼睛。因为间歇性的停电,穿过车站主楼内的通道并不是顺畅的事。来到站台后,看到更多的人和白白的眼睛,与站内一样也有很多人躺在地上睡觉,更多的则是穿行的人,急匆匆地登上从黑暗中缓缓冒出来的火车……

这是进入印度之后的第三天,来到著名的佛教圣地菩提迦耶。虽然知道这里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但所见仍然超出想象,道路的坑洼、街道的肮脏、建筑的破旧、设施的落后、赤贫人群的众多,时时令人震惊。

比哈尔邦迦耶火车站的候车人群

加尔各答火车站的候车人群

当然这里不能代表印度全部,国际媒体上关于印度经济起飞和富裕繁荣的报道充斥版面,孟买在世界最富城市排行榜上名列第12,繁荣指标甚至超过巴黎和法兰克福。但是任何一个亲历西孟加拉邦北上旅程的游客,都难以将这里与现代化的成功联系起来。

如果仅看基础设施,以印度铁路系统的当前现状为起点,再以中国目前高铁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尽管差距巨大,但比照中国的经验,短时间内完成跨越式的升级换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说,五年之后再来,现代化的新车站、新列车,完全旧貌换新颜,也不是根本不可想象之事,因为中国就到处上演这样的故事。

可是如果再看其他方面,了解到更多的情况,这种期望又会随时烟消云散。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速度,如何赶上并超过消化赤贫阶级的速度?

此次印度之行的第一站是加尔各答,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最早的殖民地,也是印度200多年西方化历程的起点。但是没人会指望在这里见到一个南亚的上海或广州。在市区内穿行了大半天之后,即形成了一个卡通画面:一个体积庞大的赤贫阶级群体,压在这座城市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之上,令其摇摇欲坠。

上个世纪80年代,当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时,其实也道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铁律: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城市化就是必然趋势,无论怎样都要发生,那么,城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就必须要赶上人口膨胀的速度,否则将是灾难。

而很多印度城市给人的视觉冲击就是:来不及了,人口的洪水漫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堤坝,灾难已成现实。

位于加尔各答市中心的维多利亚纪念馆,一直忠实记录着这座著名城市的历史。沿着穿城而过的胡格利河,一座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岸边新城当年曾拔地而起。馆里陈列的众多画作,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那时的景象,在中国人的眼里,像极了20世纪初中国的上海外滩。

然而今天的加尔各答,却见不到上海的新外滩和陆家嘴,大部分城区的面貌,仍是肮脏、破旧、贫穷、落后。对比来看,上海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大建设和大转型,今天甚至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水平。而加尔各答,显然没有从当时的起点开始一直迈步前进,在赶走了殖民者之后,它在很大程度上退回到了原来的印度社会,一个固守其杂乱传统的林立社会,一个难以形成共同历史意识的分裂社会。

从比哈尔邦继续向北进入北方邦,贫困落后景象有增无减,在农村地区,仅凭目测即可看出人均占有资源处在一个多么低的水平上。在某个小村子里转了一圈,好像进入了某个考古现场,几乎看不到现代商品经济的痕迹,政府出钱修建的压水机成为全村唯一显著的工业设施。

以恒河崇拜著称的瓦拉纳西,虽然是北方邦的主要城市之一,但整个感觉这里连基本的社会秩序都处在崩溃状态。街道上各种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和行牛和行狗,各自以厘米级的间距交错穿行,喇叭声喧叫声震耳欲聋。除了恒河之外,乞丐、垃圾、道路泥坑和建筑废墟构成了该城的主要景观。

在中国,政府的目标叫做“消灭贫困人口”,作为一个阶级的赤贫人群,处在被清除被消化的状态。虽然在很多边远地区还能看到,但已经不是国民的主体部分,总的来说,是一个“濒死”之物。

而在印度看到的这个巨大的、“活着”、自在的赤贫阶级,与即将在几年之内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今日中国,构成了一个鲜明反差。

划重点:【很多印度城市给人的视觉冲击就是:来不及了,人口的洪水漫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堤坝,灾难已成现实。】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中国改开失败,以我们世界第一的人口,比起印度的惨样好得了多少?现在很多人批评计划生育不人道,都是以中国经济已经崛起的现实为前提,问题是,7、80年代推出计生政策的时候,谁又能预先知道,那时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会发展成今天这样?

下面是中国计生政策的具体时间表:

我国于197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是1982年,具体如下:

  1、1971年7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1980年9月,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4、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贯彻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200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

  6、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7、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8、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们大可以沿着这条时间线,不很严谨的探索一下计生政策的来龙去脉。

1971年是提出计生的开始,那么,为什么是在那个时候提出?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maozhuxi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wenge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划重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把上山下乡归罪于文革对经济的破坏,以至于城市容纳不了数量庞大的无业青年。文革对经济的破坏究竟有多大暂且不论,但是1600万人口的世纪大迁徙,肯定让国家决策机关意识到,人口过剩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于是才有71年第一次公开提出计生政策。

然后1980年的《公开信》到1982年计生政策正式入宪,这个时间点恰恰又是当时的中国经济遭遇极大的困难。

dudu van

dudu van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中国所以实行计划生育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人口密度大,实际上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不小,也不在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实际上计划生育强制推行的时间,人口增加已经相对放缓,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间点的国民经济极近崩溃,具体可以参阅77-80年的各项经济数据,以及可能带来的巨大执政难题。

以上是计生政策诞生之初的相关时代背景。

设身处地的想,面对当时中国经济近乎绝望的局面,谁能有信心30多年以后养得活15亿以上的国人?事实上,刚刚打开国门的当时,人们初次见识到招摇过市的港商,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是如此的落后,绝大多数人民包括各级官员的心理,恐怕比那时的国家经济状况还要崩溃。几年之后《河殇》的大热,也正是这种崩溃心理的一次歇斯底里大爆发。

再推敲那张时间表,会发现整个计生政策的步调,似乎都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91年《严格控制的决定》对应的是89年与西方蜜月期的结束,或许还有同一年苏联解体前政治动荡传导而来的制度危机感。

02年《计生法》的正式实施一方面是政策的惯性,一方面也代表了当时的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依然缺乏信心。

一直到13年,中国成功挺过了金融危机,计生政策同时出现松动。

最后是2015年,上一年度平价GDP统计超过美国,中国经济崛起已成定局,历时33年的计生政策才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通过上面对中国计生政策历史的任性而强大的解读,再联系印度残酷的现实,可以粗略的下个结论: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个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个会不会饿死人的重大问题,所以,用道德尺度来衡量计生政策,感情上可以理解,然而并不是有意义的切入点。

关键词(Tags): #计划生育通宝推:大漠老兔,审度,孟词宗,醉寺,常挨揍,hullo,逐水而行,文化体制,abugg,wage,qianji,三笑,桥上,不远攸高,常识主义者,普鲁托,拿不准,野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