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红朝故旧录—陈永贵传奇 -- 苏仙岭

共:💬182 🌺2473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年的保温瓶是比较金贵的大件。

小孩淘气打碎了,一般会被父母招待笋炒肉。

那时的保温瓶有铁壳、竹壳两种,塑料壳啥的,应当是80年代以后的事儿了。老岳父在上海买的保温瓶全是竹壳的,便宜嘛。结果,团里面有人讲怪话,说他不会办事儿,公家的钱,为啥不买铁壳的?漂亮耐用上档次。

我查了一下资料,河南郑州:

点看全图

就算是竹壳的,2、3块一只,也不便宜。至于铁壳的,要贵一倍多。

北京保温瓶厂

北京保温瓶厂的前身,是公私合营、由宣武、崇文区制作帽子的手工作坊组成的“北京第九制帽社”。当时的领头人叫史静贤。这是1958年,工作地点则是前门外鲜鱼口。

1959年,为调节城乡差别,北京第九制帽社被迁往昌平南口,即现在的地址。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缺乏棉花、布匹等原材料,“九帽社”面临停产。一个偶然的机会,“九帽社”了解到保温瓶在市场上非常紧俏的消息,在没有来得及向上级详细汇报的情况下,派人去天津学习制作保温瓶的技术。

掌握了制作保温瓶的基本技术后,“九帽社”的员工们用一架老辘轳当卷扬机,开始生产第一只保温瓶。“我还记得那是1962年4月27日,第一只保温瓶生产出来了。当时工人抱着保温瓶小心翼翼地交给从天津请来的检验员检验,等人家仔仔细细地做过检验,在上面盖上了合格章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所有人都特高兴,厂领导拿着样品就找领导汇报去了。”

这一天,共有800多个合格的保温瓶胆生产出来。看到已经生产出的保温瓶,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郑天翔非常高兴,给保温瓶取名鹿牌,寓意着保温瓶厂以后能发展得又快又好。当初没有向上级汇报就生产的问题,也由于保温瓶填补了北京工业史的一项空白而被一笔勾销。这只驰骋中华大地五十余载的“神鹿”就这样开始了它的征程。

1989年价格出现混乱,物价局在当年8月规定,5磅彩花铁皮暖壶最高售价13元。1992年再度放开,后来稳定在20元左右。

80年代生产高峰时,这里月生产500万个玻璃瓶。

1997年全国保温瓶行业低迷,但北京保温瓶厂却还在扩大生产,因为效益好。鹿牌通过了iso9000认证,年销售额2亿元,年上缴利税1200多万元。此前的三年中,2500多企业职工无一下岗,收入还在增加。

2005年,鹿牌保温瓶厂再次完成环保改造。据当时的董事长说,保温瓶厂投入了2400万元用于环保改造,50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

2012年7月9日停产。

点看全图

荆江牌热水瓶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热水瓶工业大多集中在上海和东北的几个城市,整个上海有生产保温瓶的大小企业几十家,而在华中、华南、西北地区,却没有一家生产保温瓶的工厂。从调整工业布局的角度来看,上海的保温瓶厂应该内迁一部分。1956年,上海市政府本着支援内地建设的精神,决定将上海的4家保温瓶厂内迁沙市。

1957年,上海公私合营双工玻璃厂、义大祥、亚晶、永大4家保温瓶协作厂共186人,连同设备内迁沙市,组织成立沙市热水瓶厂。其中双工热水瓶厂的老工人回忆说,那时,双工可以内迁到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南新乡,一个是湖北沙市。何去何从?双工派人到沙市实地考察,回去高兴地说,沙市是诸葛亮、刘备曾居住过的地方,那是一个鱼米之乡,蔬菜丰富,价格也便宜,工人们都愿意迁往沙市。于是, 1957年初夏,双工职工乘“江安”号轮船来到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从此把家安在了这长江之滨。

上海人带着技术、力量和爱来到了沙市,沙市也以开明的胸怀,诚心实意拜上海人为师,虚心学,老实学。那个时候的沙市热水瓶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被人称为“十八世纪的手工作坊”,“吹制靠口、翻动靠手、搬运靠走”,但他们迅速找准了依靠学习上海提高技术水平的正确道路。50年代到70年代,沙市热水瓶厂“八下沪宁、四改大炉”,“请来”人才、“拿来”技术、“学来”工艺,一个老工人在上海学习真空技术,开始一次只能捧6个瓶胆,回来时,已经能捧上10个瓶胆了。上海迁来的工人对质量也十分认真负责,在水瓶厂开展的“一帮一、一对红”的劳动竞赛中,老工人带新工人,期限内教学教会。有的上海工人甚至自己花钱买回上海生产的热水瓶,进行破坏性解剖,分析质量原因。

1957年10月,沙市热水瓶厂举行了开工典礼,年底就生产出35万个热水瓶,当年盈利0.39万元,实现了市委提出的“当年迁完、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标。投产的第一年,只能生产5磅水瓶,到1958年就能生产5磅、 3磅、 8磅三个磅别的水瓶了。1958年和1959年两年间共盈利109.92万元,收回建厂的全部投资。就在此时,荆江牌热水瓶开始出口到东南亚。

点看全图

通宝推:wage,苏仙岭,白浪滔天,陈王奋起,qq97,桥上,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