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夷陵猇亭,江南江北,兼论陆逊的两段话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2 🌺1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商榷一二。

面包叔这个吴军实施侧后登陆,切断蜀军连营的结论,我是完全赞同的。这个在史书中有记载,按黄权传,陆逊“乘流断围”,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然而面包叔这里的论述,我觉得不足以论证刘备必然在江北。

==

还是从文本说起。

主要史书在这个问题上并无甲乙,而是众口一辞:刘备在江南。不仅前述三国志蜀书记载如此,华阳国志、资治通鉴都是这个口径。若说这些都是单一来源不能互证,然而吴方记载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按陆逊传: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

孙桓被围于夷道城,而夷道城在江南,那么既然刘备的“前锋”在江南,那么刘备的主攻方向自然也在江南。并且这个“为备所围”的写法,很像包围孙桓的是刘备本人。这一点在孙桓传中也有印证:

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勠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由此可见,孙桓参与了对刘备的围攻和追击。按说陆逊发动总攻后,孙桓势必有以呼应,但他还在蜀军包围圈中。若说他放着包围夷道的蜀军不顾,而渡江去攻击刘备,这个部署就很奇妙了。而在江南包围孙桓的正是刘备本军的话,则顺理成章。

尽管我缺乏相关考古、堪舆方面的知识,但史书文本证据如此充分,稍微疑一下历史地图集,似乎还不算妄。

==

再说夷陵之战战况。

陆逊传有一点记载很妙:

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

陆逊究竟发现了什么,史无明书。网上有流行说法,说发现了刘备扎营不注意消防,可以一火焚之,这个我觉得想得简单了点。如果陆逊连这么直观的情报都要靠接战来获得,那么他应该早就被刘备消灭了。

对于这次佯攻,诸将的说辞是“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可见侧后登陆这个战术应该早在吴军预案之内,然而诸将认为蜀军反登陆措施严密,无法执行。而陆逊的说辞是“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也就是说,陆逊也认为蜀军虽有反登陆措施,但师老兵疲,执行必有破绽。

所以说这个让我猜,陆逊应该是发现了蜀军指挥调动方面的破绽。而的“破之之术”就毫无疑义了,火攻。

孙子兵法有云:以火佐攻者明;又云: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可见火攻的主要效果就是造成敌军混乱(在杀伤有生力量方面,其实并不太有效)。陆逊为壮声势,又发动诸军齐攻,可以想见,吴军的第一波攻击来势必然极为凶猛。

猛攻之下,蜀军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造成崩溃。从杜路等将领“穷逼请降”来看,蜀军的指挥系统已被切断。但刘备本军军事素质必然相当过硬,登上马鞍山组织防御。然而在其他各部被击溃的情况下,寡不敌众,只争取到了一点时间,保得刘备突出重围。

==

说回刘备究竟在江南江北。

按面包叔给出的地图,不难看出:刘备既然能在猇亭布阵,那么夷陵城必然在蜀军手中。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其一、倘蜀军夷陵区域有城池作为防御核心,恐怕没那么容易崩溃,向城池方向收缩就是了。其二、刘备不进夷陵城,却一路跑到城池西北的马鞍山去组织防御,也是怪哉。

当然,这都可以用蜀军将领多酒囊饭袋,蜀军一触即溃作解释。但面包叔明哲之人,必不取这种解释,这里就不赘了。

倘刘备主力在江北,还有个问题,那就是黄权在哪。黄权也在江北,从他能率众投魏来看,这肯定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倘主战场也在江北,黄权不向刘备靠拢,径直向曹魏投降,刘备为何认为“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而刘备在江南,则没有这些问题,侧后登陆嘛,也可以登的是南岸。刘备于夷陵渡江,在南岸前出至夷道城下,而北岸黄权部与陆逊相持在夷陵道。陆逊以水军穿过陆上蜀军战线,奇袭了后方的夷陵渡口,阻断黄权与刘备部联系,并对刘备本军实施了登陆作战,我以为此说并无明显漏洞。

==

南北问题我在喋喋不休,但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面包叔,不要如此吊胃口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