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父辈眼里的前三十年 -- bshu
李振声
小偃6号是西北植物研究所培育的种子。适宜范围为陕西关中地区和黄淮适宜地区。一般亩产350公斤左右。
审定情况:
198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1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李登海
1972年,23岁的初中毕业生李登海担任了村里农科队的队长,他提出要搞亩产1500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
李登海和年轻伙伴们商量,决定从抓三件事入手:一是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搞土壤分析,改革耕作制度;三是引进良种,进行高额丰产实验。重点搞了小麦、玉米、花生这三种农作物的管理栽培,第二年,后邓的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有明显提高,李登海农科队丰产田里的玉米一举突破了千斤关。
当时山东省内外许多科研部门,都在为培育亩产1500斤的玉米的新良种而刻苦攻关。1974年5月,农科队得到莱阳农学院的刘恩训副教授送的二十粒来自美国的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XL80”玉米种,李登海和同伴正式开始了培育高产玉米新品种。
1979年秋,“掖单2号”的玉米,创下中国夏玉米单产 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
崔文生
1969年,崔文生担任谷子杂种优势利用课题主持人,开始张杂谷研究。
1973年,崔文生培育出国内外第一个谷子高度雄性两系不育系 “蒜系28”及其两系杂交种“蒜系28×张农10号”。
1978年, “蒜系28”及其两系杂交种“蒜系28×张农10号”获得河北省奖。
1982年,“谷子两系杂交种‘蒜系28×张农10’示范试验”成果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四等奖,亩产达到500多公斤。
张杂谷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从1969年开始选育的新品种,具有了根系发达、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等特点。2009年,总干事雅克·迪乌夫现场评估后表示,鉴于“张杂谷”具有高产、节水、耐瘠、耐旱等诸多优点,对世界粮食安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在全球推广“张杂谷”种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再补充一下文革期间科技成果 68 兰州人 字1120 2018-09-03 00:39:31
🙂科研是一时的东西,主义则是长期的。 1 拿不准 字0 2018-09-03 14:29:44
🙂补充一下,主粮杂交基本都是文革期间搞出来的 27 阴霾信仰 字117 2018-09-03 01:38:58
🙂李振声、李登海、崔文生
🙂周光召有回忆: 94 老老狐狸 字2490 2018-09-03 00:57:57
🙂本狐就喜欢看你们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5 老老狐狸 字45 2018-09-04 21:00:58
🙂相对论、量子力学与DNA螺旋结构是不同类型的理论 16 普鲁托 字1923 2018-09-04 11:34:32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