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父辈眼里的前三十年 -- bshu
前面说懒不成,又来说文化低,总在微观个体上打转转,是看不清问题的。
就说你举的例子,任何人离开自己的职业通道七八年,乍回去肯定会有不适应,但这并没什么了不起的,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可以。所以别把数控设备的使用吹得那么神,对于产业工人来说,多年的经验和认识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缺的,只是学历而已。
而且,当年有多少这些所谓的新型制造业在沈阳招人?招多少人?你有没有相关的数据?我相信,沈阳当年的第二产业,也吸纳不了太多的人。如果招的人不多,那下岗工人会不会数控又有什么关系。
下岗潮几年后新华社的一个报道:
“宝藏”——下岗技工的技术亟待开发
年届知天命的沈阳某大型企业的下岗工人姚占春,没有想到下岗几年后,还会发挥自己的才智,在新的岗位上实现自己新的价值。在高新技术激光显微熔覆技术领域中,如何使粉剂溶合更均匀,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沈阳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聘到姚师傅,他利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发明了一种“自运送粉器装置”,解决了企业的难题,在为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重头再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在沈阳坐出租车,如果你愿意和司机侃谈的话,很多现在掌握方向盘的曾经就是沈阳一些企业的技工。原来是“车钳铣,没个比”,现在是“车钳铣,没人理。”
沈阳大陆企业集团董事长董侠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公司从沈阳劳动力市场一次招了16个钳工,经过短期培训,适应现有企业工序后,这十六个工人全部达到高级技工的水平。12位工人的精度达到5道,4位竟达到2道。一道是什么概念?一个头发丝是20道。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到沈阳大陆企业集团考察后,向董侠叫板,象你们公司的工人,如果要找100个的话,你要花多长时间?董侠告诫他,给我三十分钟就够了。我去沈阳劳动力市场的资料库中一检索就可以给你找到。
总部在瑞典的ITT飞力沈阳泵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淑萍形容沈阳的技术工人时,用了一个词:“遍地都是”。“在沈阳想找个好的装配工,你到自行车修理铺就能找到。” ITT公司1995年落户老工业基地沈阳,招聘广告一发,招来了很多的技术工人,现在,这些工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
---------
问题是,沈阳“遍地都是”的下岗技工,有多少能成为上面的幸运儿?
一点感想,死去的老国企,就算是给这些新企业免费培训人才的基地了,量足,还不讲价,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4 层
🙂既然您这么说,俺到此为止 北纬42度 字0 2018-09-18 01:40:06
🙂我在说剂量,你在说毒性 11 qq97 字2874 2018-09-12 22:19:07
🙂你不知道当时在五爱市场当托儿的也是一堆一堆的 13 北纬42度 字1079 2018-09-14 13:17:02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既然是这么好的基地,你看看沈阳做出来什么新兴企业了? 2 北纬42度 字367 2018-09-18 16:56:47
🙂一路转进,这就快殊途同归了 2 qq97 字564 2018-09-25 14:45:58
🙂东北工人的素质问题被您无视了 4 北纬42度 字399 2018-09-26 13:45:47
🙂不是什么零件都要上数控机床的 5 删ID走人 字93 2018-09-16 03: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