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中贸易逆差被严重忽视的重点:那些绿纸片是谁印的? -- 龙眼

共:💬87 🌺606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篇帖子是值得宝推的。这才是当年刘鹤给习近平他们出的基调

中国在这波全球化过程中最根本的追求就不是利润,而是尽一切可能提高生产率及工业化水平以近早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在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之前尽可能的提高己经掌握的制造业中低端产能占比,对上游全力配合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把尽可能的把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产能全部盘到中国来。这就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想在经济上全面封锁中国达到恐怖平衡

可惜宝推不了。只能口头宝推一下。。。

20年前的刘鹤的观点及建议

刘鹤当时还是国家信息中心主任,他的文章名为《 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两个观念的澄清 》。通篇文章只有一页,没有任何数字或表格,但其论断在之后二十年,基本证实。

  刘鹤在开头态度就非常明确,中国的长期高增长仍然可持续!这观点在当时,曲高和寡,风险极高。尽管今天回头看确实如此。

  “有人认为,增长不重要,效益和质量才重要,这种说法实际在犯逻辑错误:在一个买方市场已经出现的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对此,这里不再做具体解释”。很简洁,很霸气,针对的是易纲(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其文章紧随刘鹤之后,名为《中国经济增长应该强调质量》)。

  老朴反复研读,认为刘鹤文章中的潜台词,就是增长对于当时的中国最重要,效益和质量推后。

  例如,刘鹤当时就认为,把“高新技术产业视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似乎也勉强。真正的增长点应是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使29%的城市化率追赶上50%之高的工业化率”,“城市化是拓展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真正物理平台”,可以让传统的制造业在城市化这波浪潮中顺利获得新生。

  这是刘鹤对当时中国的清醒认识,不盲从所谓的高科技,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来要来自于制造业的扩张,而扩张的平台是城市化。这是脚踏实地的态度。

  刘鹤在(1998年的观点)文章中,还有着非常清醒的危机意识: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如果中国经济不抓住增长的好机会,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尽可能快地解决结构性改革的历史任务,就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恐怕也正是这种意识的存在,促使了今天强有力的去产能,去杠杆。(20年后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刘鹤也谈到了新兴的互联网,批判了大部分专家对这种”网络型微机“的漠视,文章最后一句,他说“创新是高于一般经济道理的大道理,如果对此有怀疑,建议拜读《大国的兴衰》”。

  这是刘鹤20年前的文章,他坚定认为1998年中国的衰退,不过是一个经济短周期,不影响中国的长期持续增长。而且,他认为对于当时的中国,基于大规模城市化的制造业扩张,比发展高科技更重要。

  20年前,刘鹤认为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是增长。相信他这充满智慧和务实的观点,是最终能成为最高智囊的关键。

20年后,他变了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桥上,故乡在喀什,脑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