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Taylor Branch:高天火柱——MLK三部曲之二 -- 万年看客

共:💬258 🌺4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高层政治7

1月7号,金又在最高法院的法庭里旁听了一天。威廉.罗杰斯当庭辩称四位黑人上诉人在本案当中只是被无辜卷入的旁观者,他们的名字是在自己不知情或者不认可的情况下被添加进了涉案广告所开列的支持者名单。只有让刽子手兼职充当法官的法庭才会根据如此站不住脚的证据认定他们是诽谤广告的作者。罗杰斯辩称:“这则审判结果无非是个实力有限的先头兵。假如最高法院允许它成立,那么大部队必将紧跟其后杀将过来。”他的协理律师塞缪尔.皮尔斯(Samuel Pierce)则从种族角度出发恳请大法官们否决这一判决,因为种族隔离法庭里的全白人陪审团未能让四位黑人教士获得公平受审的机会。当天中午,上诉人的朋友们在华盛顿大饭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告别午餐会。金感谢各位律师与支持团体在过去四年里的辛勤工作,他们刚刚接手这起案件的时候还是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静坐抗议运动依然处于萌芽阶段。金告诉罗杰斯,当初自己做梦也不敢想象艾森豪威尔的司法部长居然能在最高法院为自己辩护。

接下来苏利文案件进入了闭门讨论阶段。在长达九周的时间里,九位大法官反复争论这份里程碑式的判决书究竟应当如何撰写,以至于整整起草了九份草稿。威廉.布伦南大法官不仅要拿出一份有利于《纽约时报》与黑人被告们的意见书——从而阻止人们明目张胆地利用州立诽谤法律来捍卫种族隔离——同时还要避免激化派系之间的紧张关系。他抓住赫伯特.韦克斯勒的一段口头辩护加以引申,将苏利文案的一审判决置换到了二百年前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历史环境下。1798年,联邦党人控制下的美国国会颁布了《惩治煽动叛乱法案》,旨在将政敌当成刑事罪犯来加以打击。布伦南在意见书中写道:“尽管《惩治煽动叛乱法案》从未在本法庭得到过检验,但是针对该法律正当性的抨击却在历史的法庭上赢得了胜利。”通过如此富有戏剧性的类比,布伦南将历史拉出来充当缓冲,免去了过于显著的种族考量。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美国的民主理念当中存在着若干道互不相交的深谷,这些理论深谷之间又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通过与历史进行类比,布伦南巧妙地强调了这一冲突的存在。他引用了杰斐逊总统当年赦免所有《惩治煽动叛乱法案》定罪人员时采用过的公开理由:“过去与现在我都认为这项法律毫无效力,因为这项法律如此绝对而又如此浅显,简直就好像国会要求我们跪下来崇拜一尊黄金偶像。”

通过布伦南大法官深思熟虑的措辞,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一致同意让州立诽谤法首次经受宪法的检验。大法官们认为,第一修正案对于政治辩论的保护意味着公共人物在提起诽谤指控时必须按照全新且更高的举证标准。原告不仅要证明涉案言论内容不实以及个人名誉受到损害,还要证明发布涉案言论的被告人“‘确有恶意’——既明知自己的言论不属实或者毫不关心自己的言论是否属实。”这一决定不仅颠覆了阿拉巴马州法院的裁决,还堵死了日后发动类似起诉的路子,因为就算是苏利文本人也从未生成过四位不慎卷入本案的民权领袖或者《纽约时报》广告部的员工们亲自炮制了广告当中的不实内容。最高法院裁决对于本案当事人带来的实际影响几乎完全被“确有恶意”测试的深远意义比了下去,这部分裁决内容开辟了宪法的全新领域,对于美国境内每一家新闻机构、每一位公职人员以及每一名公共人物来说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布伦南法官将本案裁决包装成了杰斐逊时代遗留下来的未完成事务,从而让公众的关注点永久性地远离了本案的根源,也就是沆瀣一气的种族压迫。“四位个人上述人的案情无需太多讨论,”他在判决书中这样写道。就这样,阿博纳西等人在苏利文案件当中的戏份就永远被《纽约时报》的遗产遮蔽住了。*多年以后,布伦南法官的传记作家只能揣测,蒙哥马利警务专员之所以要因为一份纯良无害的《纽约时报》广告而发起诉讼,“显然是因为他这人脸皮太薄。”

*【大法官们针对苏利文案件的象征性清洗预示并且极有可能促成了少数族裔口头论辩内容在官方记录当中的彻底缺失。1968年之前,为了保存史料,最高法院誊写了一大批官方录音记录,但是第四十号案件——也就是阿博纳西等人诉苏利文案件——并不在此列。到了八十年代,最高法院图书馆干脆销毁了相关的录音带,因此黑人原告们在1964年1月7日的当庭发言内容也就再不可能为人所知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