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shua Freeman:巨兽兴亡录 -- 万年看客

共:💬77 🌺39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展览现代化

就算静止不动,蒸汽机依然成为了进步与国家实力的象征。建国百年博览会彰显了对于机器以及机器产品的广泛弘扬,而蒸汽机正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早在费城博览会之前,人们就举办过很多次围绕着机械制造业的工序、象征与产品而进行的博览会,博览会结束之后很久此类展会依然持续不断。所有这些博览会都将机器与现代化等同了起来。比方说在1839年,马萨诸塞州慈善机械联合会就在波士顿的昆西时常举办了第二届展览会,为期共计十二天,共有七万人参展。展会现场有一条实际运行的迷你铁路,一台驱动其他机器的小型蒸汽机,好几款刨床,一台薄毛呢剪裁机,印刷机以及针织机。展出的商品则包括来自洛威尔的纺织物,放大镜,木屋,马车,马鞍,袜子,礼帽,便帽,毛皮制品,糖果,肥皂,香水,皮靴,大炮,步枪,刀剑,五金,餐具,锁具,水泵,消防车以及各种乐器。当时有人认为制造业会损害民主价值,时任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的詹姆斯.特里克希克.奥斯汀在展会致辞当中针对这种看法提出了反驳。他试图以不屑一顾的口吻来谈论“臆想当中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冲突”,并且表示“假如用白银叉子吃饭也是反对民主的罪孽,那么我国卓越的白银制造业确实比无用更糟糕。”

1851年,伦敦举行了水晶宫博览会,官方名称是“万国工业产品大型博览会”。这次展会标志着大型国际展览会时代的开端。这些展览会可谓是献给进步与现代的庙宇,其中装满了机器与机器制造的物品。承载展会的建筑物本身至少也像产品一样引人注目。水晶宫是一座钢铁与玻璃制成的硕大温室,所有部件都是机器制造出来的。展会闭幕之后很容易就能加以拆除并且在其他地点重新组装起来。英国的展会是直至当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展会现场分成了高雅艺术区,原材料区,机械区以及制造业区。当年只有人脉发达之辈才能在工厂里享受到的工业旅游如今被普及到了广大公众当中。十五台蒸汽驱动的机器在观众面前完成了梳棉、纺纱与织布的全过程,将生棉变成了一匹匹棉布。种类繁多的制造产品让参观者们了解到了正在成型的消费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让他们看到了无数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这些产品将会如何改善他们是生活质量。日后瓦尔特.本雅明将会这样写道,“世界博览会”其实就是“商品恋物崇拜的朝圣地点”。

1853年,美国也组织了自己的水晶宫展览会,也就是纽约万国工业博览会。钢铁与玻璃质地的展览厅位于今天的布莱恩特公园所在地,基本上就是小一号的伦敦水晶宫,不过多了一个穹顶。这次展会引发了一片轰动,因为此前还从没有人在新世界建造过这样的建筑。至于展品则也像伦敦博览会一样是艺术、机械与制造产品的大杂烩。

其他国家也组织过国际博览会。比方说法国人就在巴黎举办过一系列展会,打头一炮是1855年万国博览会,拿破仑三世举办展会的用意自然是压伦敦一头。接下来巴黎还在1867年、1878年、1889年与1900年四次举办国际博览会。维也纳在1873年举办了博览会,芝加哥在1893年举办了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且广受好评的哥伦布博览会。接下来美国多个城市连珠炮一般地承办了好几场博览会,例如1899年的奥马哈博览会,1901年的水牛城博览会以及1904年的圣路易斯博览会。

就连美国的传统农业区也不能免俗。1895年亚特兰大举办了产棉州国际博览会,旨在彰显白人领导下南方各州的经济复苏与棉花大王一如既往的统治地位。但是即便在这次展会现场依然开设了机械大厅。有人干脆将这座展厅称作展览会的“心脏”:“大大小小的轮盘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发电机生成了无数伏特的电流;水泵、车窗、刨床与钻头,所有这些机器都在温顺地遵从着一股隐而不现却又无可抗拒的伟力。”史学家C.凡.伍德沃德这样描写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南方博览会:“南方人与千百万北方宾客们走到了一起,并肩召唤进步的精灵并且崇拜机器。”

为了1889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专门打造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了国际博览会的最突出象征。古斯塔夫.埃菲尔是一位成功的法国工程师。巴黎万国博览会的举办名义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政府想要为本次展会打造一件核心展品,于是面向社会招标,埃菲尔成了招标竞争的最终赢家。铁塔由超过一万八千个锻铁部件构成,全都是在远离施工现场的工厂里预制完成的。此前世界最高建筑是美国的华盛顿纪念碑。在纪念碑竣工五年之后拔地而起的铁塔则高达312米,几乎达到了纪念碑的一倍。人们在塔顶可以看到此前只有极少数有幸搭乘热气球的人们才能看到的壮丽美景,以鸟瞰视角打量脚下这座宏伟的国际大都市——当然此时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飞机的问世还将会让远远更多的人们看到同样的景象。

在铁塔兴建之前,一群著名法国艺术家、音乐家与作家联名提出抗议,反对这座他们看来“百无一用而又奇形怪状的埃菲尔铁塔”,“这根钢铁与铆钉构成的可恨立柱”,他们宣称铁塔将会败坏巴黎的美丽与声誉。但是铁塔落成之后几乎立刻就被人们奉为了现代化的象征并且被描述成为了某种全新的美丽。甚至早在铁塔竣工之前,乔治.修拉就绘制了以半截铁塔为题材的画作。铁塔竣工之后,各种相关的素描、油画以及版画作品更是举不胜举。亨利.卢梭、迭戈.里维拉、马克.夏加尔以及罗伯特.德劳内都曾以埃菲尔铁塔为题大展才情,德劳内更是忍不住一画再画。对于点彩画派与立体主义这样的现代派艺术表现手段来说,埃菲尔铁塔是十分理想的创作对象。此外电影行业的先锋们同样对铁塔情有独钟,路易.卢米埃尔与乔治.梅里埃都分别在1897年与1900年创作过以铁塔为背景的短片。此外铁塔还激发了作家们的灵感。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在诗作《区域》当中宣称铁塔驱赶着这个世界走向了现代化:

你终于厌倦了这个老旧的世界

哦埃菲尔铁塔你这牧羊女今天早晨桥梁们都在咩咩倾诉

你已经受够了栖身陈腐当中

布莱斯.桑德拉尔在1913年创作了献给德劳内的诗作《高塔》:

你们全都是

高塔

古代的神灵

现代的野兽

太阳的光谱

我的诗题

高塔

世界之塔

运动之塔

数量庞大的博览会观光者与洪流一般的正面舆论证明了对于新兴工业主义的钦慕多么广泛——蒸汽机,举行钢铁结构以及机器成为了展览会上的明星。*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为之着迷。例如居伊.德.莫泊桑就放话宣称:“因为埃菲尔铁塔,我离开了巴黎乃至法国。不仅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而且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它的形象。各种材质的铁塔模型应有尽有,每一扇窗户上都展示着铁塔的图形,简直就是无处不在、摧筋断骨的梦魇。”1889年博览会吸引来的人流让莫泊桑感到不胜其烦,他还注意到观光客当中“有不少人一看就是苦工出身,全身散发着精疲力竭的恶臭。”

*【十九世纪大型博览会的用意不仅在于展示工业与消费产品,还在于塑造国民身份,并且通过艺术与帝国物产来体现国家的伟大。帝国则与种族等级的理念密不可分,这也是各家展会上反复出现的主题。先进技术与种族优越论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很难讲究竟有多少工人阶级成员当真参加了这些展会。显然观光者的主体是中上层阶级,因为这些人更有能力支付出行与门票费用。伦敦水晶宫展览会的筹划者们确实花费了不少心思来吸引与控制工人阶级访客。周一到周四的门票相对便宜,方便工人及其家人前来参观,而较富有的主顾们则可以在周五周六这两天或多或少地独享园区。此外许多公司也会补贴员工参观博览会。由于当地教士们的抗议,费城建国百年博览会在每周日闭展。一般来说工人们每周只有这一天休假,因此很难参加展会。不过在英国,雇主出钱让工人参观展会的情况倒是时有发生。

总体而言工人阶级观光客还算挺喜欢展会的——有报道称他们与经济层次更高的游客相比更喜欢观看机器而不是高雅艺术——但是许多工人运动领导人都另有看法。各项展品在他们眼中全都是剥削行径的罪证,展会上大肆炫耀的工业物质丰富完全依赖剥削为基础才能存在。激进派宪章主义者G.朱利安.哈尼痛斥1851年博览会上的展品“无非是贼赃,由征服者、嗜血者、特权者与资本从每一片土地上的人民手中强夺而来。”1889年巴黎展会期间,欧洲与美国的社会主义者们聚集在巴黎市政厅门前进行抗议。此时已经从曼城棉纺厂管理岗位上退休的恩格斯倒是没去凑热闹。他在写给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拉法奇的信中表示,“基于做人的原则,这世上有两处地点我尽量避免造访,除非受到强迫:市政厅与博览会。”劳拉的丈夫保罗.拉法奇也在信中向恩格斯抱怨道,“资本家们邀请权贵们来到万国博览会观看与钦慕工人们的血汗成果,而工人们明明置身于人类社会生产过的最伟大财富当中,却依然被迫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