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瞎扯篇1——内心的小宇宙 -- 回车

共:💬16 🌺1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登上舞台的梯子

自秦建立大一统帝国之后的历朝历代,政治舞台上有三种人一般是跑不掉的,一是皇家以及与皇家有关系的,二是打江山立下军功的,三是通过各种不正经途径上去的(古人谓之杂途),通过正经途径,或者说制度化途径的这个梯子,登上政治舞台的第四种人,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形成,可以说,这帮人大都是拥有小宇宙的文化人,并且,这帮人自打登上台后,在历史的政治舞台上就牢牢的把住C位,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但是,归根到底,如果没有那把梯子,也可能永远都是池中物。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搞了察举制,并在两汉时期成为定制,是文化人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把梯子。察举制最大特点为“乡举里选”,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这种自下而上的操作方式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地方上谁家宗族势力大,谁家上人,这一点看曹操的简历就很清楚,曹操20岁便举孝廉,然后出去做官,然后回家拉队伍,没有宗族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再比对现在的村委会选举,能当村主任的大都为当地家族势力大的,古今同理。因为宗族势力大,通过察举制能够派出自家子弟出去做官,自家子弟又利用政府资源壮大自家势力,累代积世,所以到东汉末年,基本上就是豪门望族的天下。

曹操的曹魏政权就是这样起家的,自然深明其中的关窍,所以曹操死后不久,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推出了第二把梯子——九品中正制,开头自然只在魏国实施,其后则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与察举制不同的是,九品中正制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所谓九品就是将人分为九个档次,中正则为代表中央政府确定档次的官员,总的来说,其操作方式属于当政者“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那种,比较粗暴,文化人自然受不了这个,所以出了很多不合作分子,像竹林七贤之类的,豪门望族也受不了,也不能老杀人,所以到后来,就成为不看人只看家世的局面,出现所谓”寒门无上品”的情况,这其中有合理的成分,因为有了一定的标准,而非此前的没标准,完全靠鉴人术,但对整个社会来说造成了阶层固化,阶层当中又固化为就那么几家。不管怎么说,九品中正制确定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思路从此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变过,要变的只是具体的考试内容,也就是选官的标准问题,指挥棒是牢牢的掌握在中央。

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是第三把梯子,起因应该就是解决自上而下选官的标准问题。科举制其实自隋就有推出,但没有真正实施过,真搞起来的是唐代。唐代科举的考试内容很复杂,各个时期又有变化,粗略的说,主要是三块内容,一块考死记硬背(明经),一块考议论文(策问),一块考诗赋。唐初主要考议论文,太宗时期增加了死记硬背,大概是为了考试政策向豪门倾斜,因为考死记硬背,就是将典籍经文以及注释,随便抽出一句来,扣掉其中几个字,让考生填空,出题人为了增加难度,拉开成绩,要出一些比较生僻的句子,这样一来,谁家书多,谁读书早无疑占优势。到了武则天时期,考试政策的方向又一变,向寒门倾斜,增加了不限题材的“杂文”(玄宗时期干脆明确为诗赋),而且还动不动搞殿试,因为是自选动作,能够最大程度的反映考生的个人才华,加上武后亲任考官(武后称帝,骆宾王写檄文骂她,武后读之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可见武后的文学水平不低),应该说这套办法确实好,也确实选出了不少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开元盛世与此有极大关系,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通过加试“杂文”以及殿试上来的这帮人,又有才,升职又快(随才授任),其风头几乎将其它所有通过正经或不正经途径上来的盖过,致使当时“士有不由文学而进者,谈者所耻”,所以结果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到了玄宗时期的开元24年,玄宗下诏,将科举从吏部划归礼部管辖,相当于从组织部划到宣传部或者中科院,这一槽糕之举其实就是将科举变成了单纯的学问名誉制度,另外在用人路线上采取“因循资格”,所谓“因循资格”,顾名思义,就是在选人用人上只看其官场资历,不看才能和业绩,也不管怎么上来的到此,这第三把梯子算是名存实亡。都说安史之乱是唐自盛转衰,可是强盛如斯的大唐,怎么就说乱就乱了?原来祸根起自20年前。

(未完)

通宝推:尚儒,审度,发了胖的罗密欧,笑不拾,青颍路,梓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