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69:临渊见鱼 -- 本嘉明

共:💬29 🌺100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茗谈169:临渊见鱼

我们说回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有个下行,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你把中国的楼市当作股市看,买了楼就是买了股票,长红20年而不坠,正常吗?拐点总会来的,只是被人为地多次推迟了而已。

但中国经济的这波下行,正好遇到了几个搅局的因素。第一是美国的“趁你病,要你命”,就是骂骂咧咧的贸易战。第二是中国国内,两种体制的支持力量互相对峙互相刺激,形成巨大的“双向焦虑”,社会其实是分裂的,政府的那一套民众不是很认账。第三是科技发展的“自道德”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茫然过。

以前科技的发展,基本上是利大于弊(包括“原子弹下无冤魂”),这是毫无争议的。但到了推广“平安城市”这个水平了,发达国家(包括中国)知识界害怕“《1984》成真”的焦虑很厉害,觉得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受道德约束了,已经结束公民的隐私权和大量人权了。

AI来了,天眼来了,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天眼”系统的存在,今天已经使得中国的各种犯罪率普遍降低,到未来连110都可以撤号了,有个车祸或者老妈妈过马路摔一跤,不用求救,救护车+交警+卫视记者,套餐服务立刻到了(当然自动驾驶后,车祸都木有了)。可以说,科技走到这一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哪个好”的论战,至少一半都是浮云了。这带来了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现在有6500万套空置房,那么如果世界天灾人祸,大乱,而中国反而是路不拾遗,那么有多少有钱人,年轻人,要到中国来避一避,甚至留下不走了?

现在中国就像一个渔夫,站在岸上,看着玉渊潭里冰面下游动的大肥鱼。

但是看到鱼,不代表就一定能熬过冬季,再破冰吃上鱼。

(一)

我们以前在讲丰田的八卦时,说起过一个事叫over engineering, 这是一种病,得治。目前中国在市政管理上,也有这个趋势。

市政管理的主要方面,就是警政和税政,这两条麻绳用好了,能把每一个市民都五花大绑,不过绑得喘不过气也是可能的。在税政方面,现在有“税力下沉”的趋势。以前限于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税务工具简陋,税务法规不够严密,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切实做到“税力下沉”,一竿子到底。很多微小企业,账册比较简陋,小企业只需要一个退休财会人员,兼职来做做账,也能对付过去,在上海这样的人员支出,每月4000元左右也够了。但现在税力逐步触及社会底部的微小企业,账目必须按规范模式与上级税务部门对接,企业就必须增聘全职人员,应付大量的报表(关键是一个数据都不能随便填,因为每个数据都牵扯到其他数据,胡乱填一个,日后就给自己埋雷)。尤其现在有了一些个人减税的措施,比如教育赡养的一些支出,可以抵扣在收入里,从而先交个税,再得到退税。但这个退税手续极为繁琐,需要用人单位出具很多文件,这样一来,名为让利于民,实际在另一领域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增大了企业负担。

企业财务是什么?我不是专业学这个的,说句门外话,我觉得财务工作的重点不是“过去”,而是“未来”。财务不能满足于仅仅是“结绳记事”,财务是决策,财务是预测,财务是刹车。通过Year to Year 环比,发现今年哪个数字大了,为什么大了,利润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经营是更容易了还是更困难了,最后决定未来怎么走。

而如果你把一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公司的话,那么国家的税务,实际就是这个巨型公司的财务管理的一个基础部分。国家的税收汲取能力(税力),决定了政权的存亡,民族的兴衰。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税力强则国兴。因为税力过强,只能勃兴一时,刮完板油后就是民穷财尽,国家管制进入长期的亚健康状态,甚至恢复不过来了。

第一,各个国家的各种征税税率,其实都会畸高一点,因为税务系统很清楚,有相当一部分税基,由于种种原因,是征收不到或者征收时会打折扣的。这一部分的缺口,就只能由被摁住了乖乖交税的那部分企业和国民分摊。第二,其实各政权都有多征税的冲动,因为这个来钱最轻松,要打李自成就加“剿饷”,要打辫子兵就加“辽饷”,这时候政府既是参赛球队也是裁判员,当然吊打另一边的“草民队”。

所以,所谓“与民休息”,一个就是“减租减息”;一个就是确保本币币值稳定,不要用恶性通货膨胀来洗劫自己的国民。在美国,确保币值稳定,就是由相对独立的FED来控制;“减租减息”则是由国会对政府预算的表决通过来控制。

按普世歪理说,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是弱的,中国政权是邪恶的。但中国的优势,就是不出去打仗,在国内又尽可能维持一种“善政”。这种“善政”足够好了吗?大家可以见仁见智。但这种“善政”确实不是太坏,这个,你跟中国历史纵向比,跟当今世界各国横向比,都及格了。

中国的税务操作越来越细致,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与西方国家接轨,这是对的。税制在全球逐步统一,其实对于世界和平是有益的,全世界都“书同文,车同轨”,当然就利于交流,不利于对抗。

但是在税制重大改善的初期,会有两个可能的风险。第一是“扰民”,就像上面说的,一家小公司也必须配置全职人员,有些省市还要求相关人员通过“财务管理专员考试”才能上岗,结果这类人才吃香,工资高还要加五险一金,小企业的人力成本就上升了。税务和退税上的繁文缛节增加,那么税务机构还要扩编,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第二就是初试新法,税力大增,环比一看,今年的税收汲取能力,远远超过往年,某种程度上这会误导政府,误以为新法有百利而无一弊,可以坐享百年。

同时,西方国家,比如美国,税制之繁杂叠绕,过度精细,已经到了回天无力的程度。中国以前的税法和执行手法都比较简单,现在修改得精致一点,算是利多弊少,但走到后来,也跨过平衡线回不来了,那也是很可能的。

我觉得比较柔和的方法可以是这样。首先,用法规鼓励“独立会计师楼”大量兴起,一个会计师可以同时为十来家小企业服务,这样会计师人尽其才,小公司也节省成本。其次,税法每次有重大修订时,同步也降低一些该税种的征税率。在大数据和AI等高技术支持下,新的征税方式越来越细腻,以前限于人力有限无法覆盖到的角落,无法准确核实的纳税基数,现在能 “颗粒归仓”。如果不愿意降低税率,因此而显著增长的税收净增额,请拿出一部分来,无差别地回馈给国民(比如澳门,到年底用财政盈余给每个居民发几千块钱),这种无差别方式虽然有缺点,但下发过程中损耗和私吞最小,能最大程度公平地回馈国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