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流浪地球》观后感 -- 东湖珞珈
中国开放这40年来,孩子们受到的压力(折磨)也是不小的,十大酷刑不断在升级。以前完全没机会出国,那就算了,现在这么多孩子出来,要么移民,要么留学,一下子从一个文化切换到另一个文化(语言关真心还是小事),再有可塑性的孩子,神经再大条的孩子,每天是怎么过过来的,我们家长忙于糊口,哪里有心思去体会一下?想当然认为他们没事的。
我儿子5岁多的时候过来加拿大,咣扔进幼儿园,小朋友们围着老师席地而坐(幼儿园没有小凳子的,进大门就脱鞋,在教室里就坐在木地板上)听故事,他找个角落就地躺倒,听不懂嘛。好容易听懂了,7岁就回上海读小学,一排排坐端正手背在后面,没见过嘛。好容易当个小队长了,4年级回加拿大,从ESL(学校里的英语补习班)再重新出发。
其实小学中学是什么?就是培养盆栽,把那个群魔乱舞的各色竹子,用铅丝绑起,基本统一地扭成一定的形状。中国要扭成毛坦厂的形状,加拿大要扭成傻白甜的形状。然后这小子呢,每3年换一个美姿扭扭,换了你会觉得很爽吗?
走得过去的,都成才;走不过去的,折了一地,我见了很多了。来留学,留着留着,留下个刑事案底;留着留着,因为女朋友一句话,自杀了,警察找到那女孩调查:“你都说什么了?”“我忘记了。”父母来料理善后,连这句话是什么,都终身不能知道了。
我还是那句话,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个高风险的过程,不要把他们当成特殊材料制成的,现在连共产党员都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了,你还指望他们?最起码,我们为父母的,第一是以身作则,处理好夫妻关系,家和万事兴;第二,多跟孩子说说话,说啥都行,多无聊的话题都行。孩子就像一块石头,聊天,就是雨水冲刷石头,虽然不能冲掉石头里的斑纹,但可以冲掉石头上的泥土。
我儿子到了加拿大读小学并且适应后,渐渐外向了很多,用我的话说,看着他就像一朵花,渐渐恣意地开足了。那时候他要箍牙,还要每周补法语,我要陪他进进出出,我就找各种话题聊天。我们一家三口就一个牙医诊所看了十几年了,我俩去,前台小姐不说什么;我们家丢大侠独自去,前台就说了,每次等牙医的时候我俩就不停在说话,没有任何一家的父子是这样的。我到今天还记得,有一次上法语课,提前到了等老师时,儿子(当时是初中)说,他们学校有个女生自杀了,学校吓坏了,给每个学生心理辅导。他说得很平静,应该已经度过去了,我就哦,然后继续聊别的。这么大的事情,会在孩子心里形成一个核,但他已经习惯跟别人相处,聊天,交流,这种心理冲击就比较容易消化。
我跟他聊的,今天回头想想,很多其实就是科幻,男孩爱听这个。我把自己小时候看的不少科幻/科普题材,都跟他聊过。
说回罗杰斯,他这种育儿做法我不赞同。孩子要有一个文化的根,要对某个利益集团有认同感(每个民族就是一个固结的利益集团,不能成长为利益集团的民族都已经被灭掉了),说白了要懂“狐假虎威”,你背后的民族就是你的老虎,大族就是大老虎。关于新加坡,我以前评论过李光耀在文化依附上的摇摆性。罗杰斯是大富豪,留这么多遗产了,他女儿没有一个文化的主背景也无所谓,我们一般人家的孩子,恐怕不能跟他学。人怎么自立?首先就是脚要扎在地上,连通自己的文化之根。没有根,再好的苗子也会枯萎。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说的是西式玄幻 2 本嘉明 字542 2019-02-21 17:21:04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快乐·罗杰斯 3 丁一叮 字639 2019-02-21 21:03:14
🙂不要托大
🙂就文化氛围而言,美加澳不比中国高明多少。 8 粗茶淡饭 字297 2019-02-22 18:38:05
🙂其实应该恭喜本大的 5 夜雨行歌 字180 2019-02-19 21:33:23
🙂再过20年,正是该人生巅峰的时候 1 曾自洲 字27 2019-02-20 22:01:03
🙂我的结论相反 13 龙驹坝 字337 2019-02-18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