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学记》 -- 给我打钱87405

共:💬9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读《学记》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及“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为殷高宗举为相,终使殷大治,他是有雄才伟略的。郑玄为《学记》作注时说,傅说作《兑命》三篇(收于《尚书》),这意思是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中关于教育的内容源自《兑命》。而一般认为,《兑命》是中国最早的教育经典。故,读《礼记》之《学记》,可温故而知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是《学记》的第一段。意思是,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招纳善良的人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就能赢得小小的美名,还不足以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自己疏远的人,就能打动众人的心了,还不足以教化百姓。君子想要化民成俗,只能办学。

在我们今人看来,执政的人等同于统治者,统治者等同于剥削阶级的首脑,依《学记》所言,兴办教育乃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因此,教与学,都是反动的。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不教不学,人无以立足社会。这矛盾让我们产生困惑,究竟该听谁的,该怎么办呢?

我以为,求同存异,放下剥削二字,单从管理来看,欲求身、家、国、天下之平安,需教需学。《学记》将此段置于首,开宗明义,想来也是这个意思,如此才能心存大志,人有大志,才有大量,人有大量,方能化解冲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第二段好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兑命》,我们往下读,就会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三段的意思是: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备的道理,不学习是不会了解它的益处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读到第三段,我们便知道《学记》是在讲解《兑命》。第二段中,“念终始典于学”是指教育是国之根本。第三段中,“学学半”,深入透彻的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不教,不知道自己不会教,不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老师在教学中成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教与学乃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非对立冲突。我读至此处,不禁大呼:“阴阳相生,才是正道!”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第四段的意思是:在古代,每25户为一闾,设立塾,每500户为一党,设立庠,每1250户为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遇难不畏,这就叫做“大成”。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远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今人对“蛾子时术之”的理解并不一致,有一种理解为“小蚂蚁时时学习衔土,终能筑土成堆”,“时术”作“时时学习”。如果结合上文“学学半”来看,我以为“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这一理解较为妥当,它是在做进一步的讲解。大蚂蚁也曾经是小蚂蚁,不教小蚂蚁,大蚂蚁也总结不出从小成走向大成的发展规律。

并且从行文来看,在提出“学学半”这一高级理论之后,立刻从学生的角度,以九年为一周期讲解小成是如何成长为大成的,这本身就是善教之表现。因此,我读了,颇为信服。

因而,在我来理解,九年教育之所成,并非是教育要求,而是教育规律,是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普遍规律。讲述这一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反观我们今日,总是下达“指令”,提出“要求”,并以此为核考标准,有一股浓郁的“人定胜天”之气味,实在是本末倒置。

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总是下指令、提要求呢?因为没有第一段,没有声明大义大志。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第五段的意思是:大学开学的时候,官员穿着礼服,备办祭菜祭祀先哲,以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以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愿望。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以使他们谦恭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不到夏祭不去考查学生,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旨趣去学习。(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多观察而少说话,以便保护学生用心思考(的本能)。(年幼的)学生应多听少问,以使学习循序渐进而不越级。这七点,是施教的大纲。《记》上说:“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首要责任在于尽职,学生的首要责任在于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这一段以“此七者,教之大伦”对“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首要责任在于尽职,学生的首要责任在于立志”做了完备的讲解。

我们今天经常说,老师要尽职,学生要立志。何为尽职,何为立志?空谈而已。

《学记》告诉我们,尽职、立志,要做到七条,而这七条,就可以称得上是“要求”了,因为只有按“具体的要求”来办事,才真正做到尊重规律,才能从小成到大成。

我们今天读了这七条,恐怕内心感受的是惭愧,样样都做错了。

并且,还能从这七条里读出来对历史的曲解:读书的目的是要当官,当官的目的是要平天下,这有什么错呢?当然,我们今天的选择是多样的,不一定非要当官,才能平天下,当工程师,当泥瓦匠,也能成为众多平天下的劳动者中的一份子。这个理,是通的,是从几千年前通到今天,还通到未来的。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第六段的意思是:大学的教学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安排了课外活动。课外不学杂曲,课内就不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学歌咏,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洒扫、应对这样的杂事,课内就学不好礼仪。总之,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能学好正课。所以,什么叫善于学习呢?又学会学又会玩。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信念坚定。即便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保持专心致志、循序渐进、全力以赴、适时而学、锐意进取,自然学有所成",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这一段在讲解学与玩、正业与杂学的关系,它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阴阳相生,不玩不会学,不学不会玩,讲得多么精彩。会学的孩子也会玩,这不是我们许多老师发现的规律吗?

又会玩,又会学,玩与学互相促进,正业与杂学互相促进,如此,“保持专心致志、循序渐进、全力以赴、适时而学、锐意进取,自然学有所成”。守大道,才能得自然。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第七段的意思是:现今教书的人,只知照本宣科(自己心里并不通达),向学生灌输(一些无味的)知识,但求数量(不求质量),不顾学生能否接受。于是学生没有学习的诚意,教书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教育的方法违背规律,教育的目标不合情理,如此一来,学生既厌学又憎师,只感受到学习的艰苦而体会不到学习的益处,尽管(表面上)学成结业却在转瞬之间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不能成功,根源就在于此。

显然,第七段是在举反例,在讲,不会教的老师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读了,觉得脸都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2000年前的先祖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不按规律办事,一意孤行,把人的主观意愿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教育必然失败。

教育的失败,就表现在,刚下课,课上讲的内容就不记得了,刚结束考试,就把书本、试卷撕了个粉碎。

真打脸呐,pia!pia!pia!

今天就到这里,未完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