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说几个现在与三国巧合的事 -- 萝伏
我到过国内一些民族地区,除了欣赏自然风光外,与当地民族的人文历史接触是很有兴味的事。其中有一些见闻,如果和三国联系一下,也有不少可说的事,下面拿出几个说说。
(一)十马九韩
青海东部与甘肃接壤的地方有一个叫循化的地方,是一个撒拉族自治县。撒拉这个民族形成有点意思:700年前中亚名城撒玛尔汗有两个信仰伊斯兰教的部族发生冲突,其中一个部族开始往东迁徙,经历了千山万水,因为路途险恶,大部分人都死掉了,当走到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地区的时候,只剩下二三十个身体好的精壮青年男子,于是就在此地定居下来,并和当地的藏族女子结婚,于是形成了现在的撒拉族,他们现今依然信仰伊斯兰教。
当地有位了解撒拉族历史的老人给我讲了很多该民族的风俗,其中听到该民族姓氏有“十马九韩”的说法,让我感兴趣。“十马九韩”意思是说撒拉族二十个人里,大致就有十个姓马的,九个姓韩的,还剩一个是外姓。这个民族绝大多数的人为什么取这两个姓不得而知。在青甘交界地区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保安族、东乡族等等,姓“马”、“韩”的也很多,这些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三国中马腾、韩遂出自甘凉,恰好和现今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大姓吻合。
当时甘凉地带乃至西域诸国(新疆及周边地区)的各族百姓,都尚未开始信仰伊教,而三国中的马、韩也无法确定是否有少数民族血统。所以三国的马、韩,应该和现在姓“马”“韩”的人们是没什么关系的,仅仅是一个巧合而已。
(二)数字“七”
三国演义中有“七擒孟获”的故事,看书时我一直纳闷,按我们古时常用的数字,应该以“三、六、九”居多,为什么擒孟获的故事要用“七”呢?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我国傣族和其他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叫布朗族,居住在版纳南部边境一带,生活习俗、语言与傣族略同。有一次我到布朗山,布朗族一个通文化的老人给我讲这个民族的事。其中一处说得很有意思,说布朗族过去数数字最大就到“七”,数到“七”后再重新开始计算。当时他是掰手指头绘声绘色跟我讲的,我看着差点没喷出来,掰手指头算怎么也该数到“十”嘛,怎么到“七”就回去了呢?忽然想到“七擒孟获”擒的次数也是到“七”为止,就更想笑了。这里丝毫没有不尊重孟获现在老乡的意思,还是象上面说的,只是觉得十分巧合罢了。
(三)藤甲军部族
有这么一件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近几年经常出现文物走私的情况,尤其是彝族文物被私下买卖的现象严重,这令凉山州的文物管理部门很头疼。因为这些文物都是私家物什,我国并没有禁止私家文物走进市场的相关法令和条例。这些彝族文物中尤以彝族古代铠甲为重,一个是价格昂贵,数万元;一个是此类文物罕缺,且不可再生。这些文物在私人手中传来传去,极有可能流失得不知去向,再有就是保存不得法,使文物品相不完整。文物部门要干涉这种交易,手头没有法律依据;欲自己收购保存,单位又缺少足够的资金,这令他们非常恼火又无可奈何。
我有幸见过这种彝族古代铠甲,很多款式的用材都是全藤制作,制作手工正象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我见铠甲藤条对接处都以牛皮细丝捆匝相连,甲身涂以异色,端的精美异常。
记得演义描述,在蜀军南征中,孟获因为革命斗争的需要,请来了乌戈国兀突骨的藤甲军。按我们现在看,兀突骨这支部族身着的藤甲与彝族古代铠甲有很大相似的地方,至于他们是不是现今彝族的先人就不得而知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原创】闲说几个现在与三国巧合的事
😄明明是七分巧合嘛,哈哈 1 李根 字535 2012-03-07 17:09:36
姓氏应该好解释 2 马前卒 字276 2005-07-14 04:08:04
呵呵这个就说不好了 萝伏 字12 2005-07-14 04:15:21
难道罗贯中曾在明玉珍帐中? 1 柴皇荣世 字27 2005-07-14 03:32:09
我见过的那件据说有200多年了 萝伏 字64 2005-07-14 0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