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回忆俺收听“敌台”的一点历史 -- 黑岛人

共:💬20 🌺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回忆俺收听“敌台”的一点历史

据说未老先衰的症兆之一,就是开始喜欢回忆过去。如此,俺是劫数难逃了――最近“想当年”都要成了俺的口头禅了。不过,既然大趋势是不可挽回的,那么就趁着还没有患早老性痴呆症,先记下点东西,也许以后流口水之际,可以打印出来证明――俺也年轻过--b

先自我表扬一下,俺自少时就喜欢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对于各种时事新闻极感兴趣。可大家都知道,当年(其实也就十来年前)国内媒体的新闻基本都是党八股(现在稍微好一点,但也没好多少),实在是没什么可多看的(当然,其实从党八股中也是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的,据说当年倪润峰就天天看人民日报,然后在商场上战无不胜,可当年俺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哪有那心思和能耐),所以……,所以,“偷听敌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当然了,所谓“偷听敌台”在那时候其实也就剩下个可供大家互相调笑的“罪名”而已,反正满大街都有卖短波收音机。俺买了个“伯龙”牌的,质量很好――至少让俺没感到传说中的“大规模电子干扰”,迫使俺需要苦练耳力。

其实对于俺这种鸟语不灵的来说,可听的电台也不多,最主要的就是BBC和美国之音,这两家确实财大气粗,有好几个广播频率,时间长,内容也多,其它如日、法、德、加的中文广播时间大都很短,俺有时还喜欢听台湾的中国广播公司(前年好象改名了)――它的岛内新闻速度是最快最多的(这确实是废话--b),不过奇怪的是,虽然它的基站应该最近,但收听却是最困难的,而且似乎完全不是干扰的因素(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而纯粹是功率太弱?!真是弄不明白。另外,它的新闻还有个特点,就是给人感觉,除了老美,全世界都在围着台湾转,现在回头想想,台式文革的架式当时就已经开始显现了。^_^ 俺甚至偶尔听过朝鲜电台,不过实际上,除了播音员的声调过于抑-扬-顿-挫,特别是讲到他们的“金太阳”时,好象随时准备痛哭失声以外,广播内容本身倒也没有什么大过大失,无非是朝鲜的革命形势在“长白山升起的启明星”与“百战百胜的钢铁灵将”的领导下一派大好,不是小好………^_^

虽然俺听外台的主要目标本来是国际新闻,不过,外台对华广播自然是以中国新闻及相关报导为主,俺当然也就一并“兼容”了。不同的电台听了,自然会有比较。比较的结果是让俺自己都觉得出乎意料。至少在俺收听的几年里,对华态度政治最激进的不是象美国之音这样,被点名为“积极煽动颠覆”的“名台”,也不是几十年一贯化竭尽所能、丑化大陆形象的台湾电台,而是可能大多数人绝不想到的法国对华广播――我听它主要是因为它的晚间开播时间正好比BBC和美国之音早半个小时(实际上它是俺所知的晚上开播时间最早的外台)。对此,它的几位编辑、主播也是颇为得意的,有次甚至得意洋洋的宣称,某位中国著名政治异议者(记得好象是刘晓波?)高度赞扬了它的“战斗性”,及在国内有它为耳,方不闭塞的感慨,虽然俺是一点不记得,它提供过什么有价值的独家报道。对它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某位艾女士出了一本书,声称自己是周恩来的私生女时,法广积极的不得了,转载连播了好几天(我没听到其它台对此事有过什么报道),主播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来的“空调”能力直追朝鲜介绍他们的“心中的太阳”时的表现――为了身体健康,自此之后,俺基本就放弃听法广了。

日本的NHK正好相反,倒不是说它的立场“亲华”,而是它的报道风格实在是――四平八稳(除了批评朝鲜),保守谨慎的作风和我们的中央广播电台真是交相辉映。得承认,这样确实不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但也让人没法多提起兴趣,一听就明白,是国际传媒大舞台上的小伙计,战战兢兢,以不犯错为先。德国、加拿大之类的,平衡性还行,可惜规模太小,一会儿就结束广播了,深度的更少,也属于鸡肋。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就是一路坐着过山车下滑,在对外广播的水平上也能看得出来,俺除了偶尔路过,从来就不去听。

所有外台里,说到及时性、深广性以及可信度结合的最好的,还得承认是BBC。名气确实不是光靠吹得。虽然俺现在认为,当时它的很多报道中其实也有相当程度的错误和有意的倾向性,但至少在大面上,他们(BBC的编辑)控制的还算可以,至少不大出现信誓旦旦的新闻两天后就被证明是完全离谱的,深入报道以及读者来信中也能安排言之有物的不同观点,虽然多数情况下,与台方长期立场相近的一方的文章显然要厚实的不少。这方面美国之音的编辑就小气得太多了,除了总体新闻的准确性实在是不敢恭维(噢,顺便说明一句,以上及以下的“新闻”“报道”都是指涉华内容的,纯粹的国际新闻一般问题不大,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分辩能力不足以深入分析),客观性更是远跌到及格线以下,基本上,不仅是对于中国成绩的报道,永远要拖一个很大很重的“但是”的尾巴,而凡是关于中国阴暗面的报道上,要么是没有反面质疑或是辩解,要么反面质疑或辩解象是出自十六岁以下少儿之口。我想,任何一名美国教新闻学的老师都会认为,那完全没有基本的报道平衡性可言。(关于这一点,可以对比一下被一些人批得一钱不值的人民日报社出的《叁考消息》,可以看到,虽然“叁考”的基调一定是总体形势看好(这点也确实是事实),但无论是讨论经济增长方式,是研究海外收购利弊,都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的文章登载,给的版面份量也差不多,可以比较公平的让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至于报道面过于集中的狭隘性,更不用说了,不知道现在如何,反正我当初是越来越有正在收听“民运”机关电台的感觉。老实说,这也就是俺开始逐渐疏远短波电台的缘故。嗯,不过,当俺把“伯龙”丢开的时候,短波的鼎盛期早已结束了,至少从俺周围没听说还有人在听,所以俺也算是短波新闻时代最后的一批人了。你看现在的人对短波的兴趣?唉,人心不古了

顺便再扯几句。有人以为,中国收听短波电台习惯的衰弱主要是被上网取代了的缘故,至少对俺来说不是这样的,俺基本断掉听短波和以网络为重要信息来源,中间隔了几年之久,而且俺也怀疑,单凭上世纪末以前的大陆网络的普及程度和那可怕的“速度”,这种自身能力就能让人放弃原有的方便廉价的信息渠道,这就好象认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电视就可以而且打败了电台一样。当然从根本上,电台的相对衰退是无可避免的大趋势,但即使以美国――这个电视业最发达的国家――的实际情况看,电台仍然是非常受欢迎,受众极多的媒体(据说最近几年,美国电台在各种媒体影响力版图中甚至有所恢复),更不用说经济发展水平离美国相差万里的中国了。事实上,城市电台的受众面及相对影响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不仅仍保持着相当实力,仅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反而进步了许多,通过针对特定人群,很多电台和节目的地位相当巩固。而外台其实正是有特定的目标群,且与如今国内传统新闻机构直接(竞争)冲突不大的媒体(因为新闻党八股化的毛病十多年来没有本质改善)。我们更可以看到,甚至就是现在,网络的势力已经空前膨胀,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在绝对数上仍然在增长,中国庞大人口造成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所以俺一直就认为,网络的兴起并不是外台在华影响力溃退的主要原因。以俺看来,实在是虽然如老美,为“美国之音”啊,“自由亚洲”每年都投下了成千上百万美元的大本钱,也真是寄与了巨大希望,冀意能出来第二个“自由欧洲电台”,可是自九十年代以来,以政治倾向决定如何选择新闻及播出角度的作风愈演愈烈,节目完全以迎合国内反华政治力量的口味为取舍,加上招了一群象易大旗那种,文章里不说谎话就浑身不自在的编辑和投稿人(经常以特约受采访人的面目出现),把听众都当傻瓜骗,一天两天、一次两次的不难,时间长了,正应了一句老话――你可以永远欺骗一些人,也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结果,把七八十年代对比当时的官方媒体而建立的可信度败得干干净净,不把除了“坚定”的“异议分子”之外的听众群都“赶”跑才是怪事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