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全球疫情与永久居留管理条例1 -- 听宇

共:💬12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全球疫情与永久居留管理条例1

旁观十余年,注册近九载,偶有碎念语,板砖请轻拍

十多年前因为陈经等大牛的文章,开始关注西西河论坛,虽然注册了账号,但自知为井底之蛙,怕拙见被贻笑大方,所以一直默默品阅各种帖子

近期因疫情突发,加上探索改变之道,故尝试思考和创作,原本发表在知乎,但因违规较多被禁言……所以突发奇想,想与西西河的各路大牛一同探讨

希望在和论坛里的各路大牛探讨之后,突破思考的盲区,拓展创作的视野

先将个人观点集中归纳如下:

1、赞同出台一部成文的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但是希望在群策群力、严防严控下,正式出台的条例门槛更高、漏洞更少、规则更细、执行更严……杜绝超越国民待遇、假借婚姻移民、子女教育不公等漏洞

2、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在疫情还未结束,因为监狱疫情系列新闻而焦头烂额的司法部,在这段时间理应默不作声、严防疫情,却在事前没有半点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就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看似与疫情无关?

3、个人虚构推理的结论:全球疫情及疫情后因恐慌引发的灾难不亚于世界大战(希望是杞人忧天),某某、某A等借着条例隐藏了不能对外公开发布的信息——疫情艰难,外国将乱,速来华夏,这里安全……

以下为2020年2月29日发表在知乎的原创内容

2020年2月27日,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条例),引发了轩然大波,网上群情激愤、一片愤慨,目前看到的网络意见中不满的应该占大多数。

也有不少法律专家针对具体条文逐条分析,各种反对意见也此起彼伏,笔者也不再班门弄斧、针砭时弊,在深夜回想疫情的新闻,突然偶有所想,细思极恐……

假如不是以中国人的角度,而是以外国人的角度,在世界卫生组织28日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为最高级“非常高”的背景下……会怎么看这部条例?

先来看看截至2020年2月29日9时2分的全球疫情部分数据:

中国确诊79389例、新增430例(其中武汉420例)、疑似1418例、死亡2838例、治愈39049例

​国外部分靠前的数据(2020年2月29日的数据)

海外病例(确诊5221例,死亡85例)

韩国确诊2337例,死亡16例

日本确诊938例,死亡11例

意大利确诊888例,死亡21例

伊朗确诊388例,死亡34例

……

然后是百度疫情封城的部分国外资讯搜索结果:

伊朗总统称不会封城,自主研制核酸试剂应对制裁

意大利疫情威胁全欧洲:封城12座,逃离者可拘三个月

德国卫生部长:疫情蔓延难以避免,柏林也可能封城?

意大利封城、日韩开始“社区传播”……疫情致全球贸易承压!

韩国拟对大邱等地采取“最大程度封锁”不是封城

接下来是美国与疫情相关的部分新闻:

美国商务部长:中国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

美股一周跌超10%,鲍威尔暗示降息救市

美国国土安全部呼吁民众:囤好2周水和食物应对疫情

美国官方若要发布疫情信息,都必须先经一个人同意

当然读者也可以再多搜索一下国外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新闻,了解一下国外普通人在网络上发表的疫情相关文字,再放下所有偏见,假设自己身处韩国,会不会对身边的疫情产生各种恐慌?假设自己身处国外,会不会对疫情的控制有着绝对信心?

疫情期间,想要换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一个月,需要多少财力来支持,要是想和家人一起去躲避一年、数年,现有的资产够不够?

如果是不同的收入群体,不同的信息接收渠道,会选择去哪里躲避呢?

假如是低收入群体,国家宣传可防可控,对外地甚至外国缺乏了解,相信宣传留在原地或者去人烟稀少的乡下,是不是比起到国外更方便更现实,开销的费用会更少

假如是中等收入群体,国家宣传可防可控,但看到网络各种真假消息,周边地区确诊人数增加,但担负着家人开支和各种贷款的重担,留在原地工作还是选择异地甚至他国躲避,将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假如是高收入群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新可靠消息,知道周边地区确诊人数的真实数据,但是资金流转永不眠,并且人际交往范围比低收入群体广得多,在病毒不分贫富,自身不受到国家地域限制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个安全并且还能继续保值增值的地方?

假如是政府官员,手中掌握着最新甚至是不能公开的消息、数据,不能告诉公众,自己虽然不能惊慌失措,宣布疫情可防可控,但假如真实数据远比宣传的糟糕,即使自己不能离岗,又如何确保亲友的人身安全?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疫情可防可控,自己身边及周边地区没有确诊病例,或者确诊病例都已经被隔离,又或者因为天气变异等原因病毒传播力减弱……但假如新冠肺炎病毒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呢?

现在某个从数据上来看在疫情爆发区域外已经控制了疫情的大国,突然针对外国人发布了一个《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前文中的四种人员,谁会更为关心这个条例呢?

现在请将时差倒回国内,再看看条例。条例既然在公开征求意见,但是各种官方消息下面评论区的回复却很少,为什么不直接在评论区征求意见呢,这样不是更便捷么?

或许,这个条例发布的消息,针对的是可能会看到条例的外国人。换位思考一下,时间回到疫情初期武汉封城,地点是国内的湖北省外自己家中,那个时候你会关注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发布的《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么?

低收入群体,在关心疫区的进展,在到处抢购口罩,采购长时间的生活必需品和食物,在陪伴家人一起过变长的假期……国外疫情外的新闻还不如抖音网文游戏好看,更不用说什么条例了

中等收入群体,关心疫区的进展的同时忧心2020年自身的收入、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医疗是否会受到影响,各种贷款如何偿还,能不能晚点上班又不会被扣工资,到异地工作收入能不能养家,到国外工作人脉能力够不够……国外的《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和前面纠结的问题相比,或许只是新闻上的一行字

高收入群体,嗅到了不安全的气息,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第一手消息,趁着假期让家人到安全的国外躲避一下,自己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观望一下,计算对自身资产造成的影响……还是先安排工人复工复产,大不了将工作交给副手,自己去陪家人躲避一段时间,正好美国发布了条例,先看看以防万一

政府官员,看到了最新的专家消息和推演结果,被惊吓之余继续站在一线,忙着找武汉出来的疑似感染者,安排少的可怜的人手完成各种任务,又不能提前让公务员上班避免搅乱当地民心,公务员上班了又愁如何避免聚集性传染,焦头烂额中,人生好难……这个时候看到其他国家落井下石停飞航班制造业回流,气都不打一处来。然后又看到了条例——这个就不用假设了,这是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为最高级“非常高”时,中国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在国内严格防控已得到认可、全球疫情可能大规模爆发的时间点发布,不禁令人浮想联翩。毕竟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的、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急需的紧缺人才和能增加就业岗位的高收入群体,对任何国家都不嫌多……当然如何避免条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请由大家群策群力、严防严堵。

行文及此,回想起了美国商务部长之前说过的话语:中国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或许现在某人悄悄在说:美国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业、金融业等流通全世界,《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只是碰巧,请不要过度想象……

最后,笔者仅从条例和新闻中推测一些条例和新闻外的疫情猜测:

新冠病毒远比想象中凶猛,笔者也曾猜想过封城是否过于严苛,但封城的牺牲不仅拯救了整个中国,更是给全球疫情提供了更多的预防时间。感谢,武汉!

当各地医护人员还在支援武汉、各地政府还出文奖励疫情医护和一线人员,国内的疫情就还未缓解,不要像国外一样不重视,敬请保护好自己。致敬,逆行者!

古人有文: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三不黑,不黑“育人之师”、不黑“救人之医”、不黑“护国之师”,但愿猜测是杞人忧天。祈愿,平安!

在疫情完全结束之前,无论身在何地,切不可大意,出门带好口罩,进门勤于洗手,一旦疏忽,前功尽弃,而且后期还会出现输入性病例,要做好各种防护。预防,关键!

无论病毒是来自于自然环境,还是人为制造,是有意投递,还是无意传播,在交通便利的背景下,同处地球村,寰球共命运,接受自然界万物的馈赠,也要心存一份:敬畏,感恩!

先尝试第一次发帖,通过了再后续更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