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李兰娟首次披露武汉封城细节:1月22日深夜向上汇报必须封 -- veridical

共:💬115 🌺898 🌵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没想争吵,之前在回复贴里面我也阐述了我的看法。

F4在前期有责任,这个不容否认。

但是,这个责任是否就是造成后期疫情的大爆发主因,我个人是不认可的。

这个病毒最有杀伤力的在于高传染性和长潜伏期,尤其是无症状携带的传染,都是在1月底才逐步认识到的。

仅仅依靠月初的事例而没有对病毒的认识就要做出隔离和封城,事关1000多万人的方方面面,我个人认为无论如何也做不出的,你提出建议也说服不了人。

每次有事,人都想着当初把它扼杀在小火苗状态多好。

愿望很美好,现实不?

现实中,多少可能会造成重大、恶性后果的小火苗被扑灭了?我们不是穿越者,自然不知道,但肯定有。

及时关了电闸,可能避免了一场蔓延全城的火灾;出门关了燃气阀,可能避免了烧毁整个小区的爆炸事故。。。

有人注意关注了它们了吗?媒体为这些行为高歌了吗?

没有,因为没有后果。

有了后果了呢?小区被炸被烧了呢?

媒体马上会连篇大块的批评、探讨、反思、呼吁。。。

现实就是这样子。

如果我们承认这个病毒的未知性,那么就得接受只能在逐步认知的过程中逐步做决策施行。

就像这次的手册都在连续的更改中做到了第7版。

你会质疑为什么那么多专家经手了那么多病例怎么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就做出第7版的内容吗?

不会吧。

为什么呢?想过没有?

官员不是神仙。无非也就是相关经验多一些,掌握的资源多一些,过目的资料数据多一些。。。的人。

面对未知的病毒,他们和我们没多大区别,之前的经验、资源、数据什么的派不上多大用场,都在看专家。

月初的各种事例无法说明这种病毒的巨大危害性,专家的认识局限性在这儿显露无疑,他们得在后续中慢慢学习提高认识。

我为什么在这点上佩服习总,就因为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敢下这个决策,敢担这个责任,一连串的用“我亲自”而不用集体不仅仅是在揽责,也证明了背负的政治压力。22号上报,23号就决定了。后续事态的发展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那么,如果没有那个“后续事态的发展”呢?可想过习总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么?

所以我说就冲这个,我也要夸!为什么不夸呢?

相比而言,F4就差一些。

陶斯亮在观网上发了一篇质疑武汉市长不敢决断的文章,其中举了一个事例:5.12地震当天,人心惶惶,晚上都不敢回家住。四川某市长,根据自己的判断,果断让市民回家住,结果晚上没事。以此来论据官员的决断性。

“这里我想举成都前任市长葛红林的例子。他从2003-2013连任三届成都市长,加上成都挂职市委副书记的经历,他为成都奉献了整整十三年。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成都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当夜幕快要降临时,几百万惊恐不安的成都人仍然滞留在大街上。今晚能否回家住?还是继续留在马路上忍饥挨饿,被蚊虫叮咬?老百姓们希望听到一个来自政府和专家的肯定答案。当时省委书记、省长和市委书记均陪温总理去了汶川,而地震专家不愿现身表态。“我理解他们的难处,我决定自行发表一个电视讲话。”葛红林说。

讲话前,市政府秘书长提醒葛红林,是否需要把所有在家领导召集起来开会,对讲话内容集体决策。这意思是说如果出了事儿也由大家集体负责,而不必让葛市长一人去承担。这好心的提示让葛市长断然否决。他说:这个时候做不做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完全取决于我!

5月12日晚上20点26分,葛红林如期出现在电视上,明确告知市民:“除危房外,今晚市民都可以进室内正常休息。”这正是市民千等万盼的一句话啊!葛红林很清楚,这是当时最关键、最核心,也是责任最重大的一句话。

葛市长决定给惶恐中的市民一个承诺——“市长说可以回家了”,这可不是逞匹夫之勇,更不是莽汉撞大运。这个承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个人独特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功底。“成都的地质结构我很清楚。成都平原沉淀着厚厚的一层鹅卵石和沙土。从材料科学角度讲,这种双相材料具有优良的吸能和阻尼性能。我综合当天媒体报道和自身体验,判断这次地震是两大板块间剪切造成的,使得平行断裂带的长轴方向影响很大,而成都城区受到的影响较小。” 中国有那么多市长,有几个市长对自己城市的地质构造有像葛红林这么清晰的了解?

在不久后举行的成都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上,葛红林说:“这是一次承担了风险的艰难抉择”。他袒露心迹:“真要出了事,我是准备掉脑袋的。””

你赞同这种敢于下决断的市长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