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共:💬140 🌺10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8:阻,陕

“阻”和“陕”两字的部首都是“阝”。前面已经提过,长成“阝”这样的部首有两个,是不同的字变的,我原来也搞不清楚。其实分辨这两个不同的部首,有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个“阝”站在声符哪边:如果是站在声符右边的,就全是“邑”变的;要是站在声符左边的,那就是“阜”了。现在“阻”和“陕”的部首“阝”都站在声符左边,也都是“阜”。

关于“阜”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阜字)隶定作阜,作为偏旁隶定作阝。阜部的字多与土山、丘陵、登降、高下有关;也有的字与建筑物有关,如陛、除、階等。”。

以“阜”——“阝”为部首的常用字共二十六个:可用为动词的约有“防”、“阻”、“附”、“降”、“限”、“陨”、“陪”、“隐”、“隔”、“障”,看起来可能都和人为改变地形有关;还有名词,“阱”、“阶”、“际”、“阿”、“陌”、“除”、“院”、“陵”、“陶”、“隙”、“隘”、“隧”、“隅”,看来也全和动土有关,再就是形容词,“陕”、“陡”、“险”,都是形容地势的。

结合上面“阜”本身的含义及其作为部首覆盖的意义范围,观察下下图中左上角“阜”字的图形,我觉得那图形表现的是夯土的夯层。也就是说,“阜”的原意可能是一层层垒土起高,《说文》也说是“象垒高”,所以后来“阜”才引伸到一般的动土、以及土包(“包”与“阜”可同音)、高下等等。至于部首“阝”的覆盖范围涵盖了建筑,也是因为中国古代建筑离不开夯土。

下面是阿房宫前殿台基遗址断面的图片,从中可见一道道垂直裂缝和一层层水平夯层的痕迹。图片出自《(历史遗址)秦阿房宫遗址:令人感慨不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8

“阻”这个字,《说文》说“险也”,所以有常用词组“险阻”,在《商颂•殷武》中则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33));在《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还有:“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其中的“阻”大体都是“险阻”的意思。但《尚书•虞书•尧典》中有:“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秦风•蒹葭》中又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8));其中的“阻”可能就引伸得更接近我们现在常用的“阻挡”、“阻碍”了。“阻”字的图形在上图左下角。

而“阻”《说文》还说是“且声”,因此“且”是“阻”的声符。“且”这个字,《汉语大字典》提到:“甲骨文、金文用为祖先的祖,后加示旁。”。而上图中中间偏左的“且”字的图形,看着像是所谓“石祖”之形。

“且”这个声符以及由其产生的复合声符“查”、“査”、“助”、“虘”、“沮”,能发十一个音:cha、chu、cu、jie、ju、qie、qu、zang、zha、zhu、zu,其中四个比较多见:zu、cha、zha、ju。这里声母z和j接近,韵母u和ü接近,所以从zu变到ju有迹可寻。而cha和zha就离zu和ju稍远了点,这是因为发这两个音的主要是从“且”产生的一个比较特别的复合声符“查”。因为“查”这个字很常用,样子也离“且”比较远,读音也就变得和“且”不那么一致了。

而且这个“查”实际上是个错别字,本该是“査”,由“木”和“且”组合而成,结果却被错写成了“查”,变成由“木”和“旦”组合而成,看着和“且”没关系。

“査”现在算是“查”的异体字,在《说文》中“查”还有个异体字“柤”,也是由“木”和“且”组合而成。互相对照,很明显,“查”就是“査”写错了,“木”下面本该写成“且”,错写成了“旦”。“旦”与“且”现在的字形,笔顺完全一致,很容易写错。

不过,从早先的图形看,“旦”与“且”这两个字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上图中也有“旦”、“且”二字的图形,您可按查。上图中还贴了“柤”字的图形,在“阻”右边,“柤”上边是“旦”的图形,两个字再往右就是“且”字的图形了。

再说“陝”——“陕”这个字,这个字其实有两个读音:

第一个读音是xiá。读xiá的“陝”,《说文》说“隘也”,段玉裁解释说“俗作峡、狭”。《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有“马陵道陝(xiá),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孙子•(始)计第一》里有一句“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李零先生注云:(银雀山)简本作“高下、广陝(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孙子译注》(p 002)李零(010200)),这两处出现的都是这个 “陝”。后来这个“陝”的意思被“峡”和“狭”瓜分,读xiá的“陝”就被忘记了。

第二个读音是shǎn。这个读shǎn的“陝”,才是常用字。读shǎn的常用字“陝”只用为地名,《说文》说“弘农-陝也,古虢国-王季之子所封也”,此“陝”在今三门峡市,东经111.21,北纬34.76(李家窑-虢国故城遗址)。而且这个“陝”是有故事的:

话说西周初年,天下未定,殷商初平,一代英主周武王就死了,留下个没几岁的儿子周成王,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和召公辅佐。于是周公和召公把当时华夏族分布的地域一分为二,划分了治理范围,以“陝”为界,“自陝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公羊传》)。然后,召公专心看好了“自陝而西”的周人的老家,而由周公治理“自陝而东”的那一大片地方。于是周公平定了周武王另外一些弟弟勾结殷商遗民发动的三监之乱,还在天下之中“雒”修建成周,定九鼎于此。

上面所说“自陝而东”、“自陝而西”的“陝”,就是这个读shǎn的“陝”。现在的常见地名陕西,就指的是这个“陝”之西,大体上曾是召公所主的范围。

由上面周公和召公划分治理范围这事儿还产生了成语“分陝”,大意是被委以封疆之任,《汉书•杜邺传》中有“分职于陝,并为弼疑”,南朝-梁-萧绎【别荆州吏民】中有“玉节居分陝。金貂总上流”,隋-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诗】中有“封唐昔敷锡,分陝被荆吴”,都用的是这个成语。

下面是原立于陝塬的分陝石柱的图片,出自《姓氏略考-陕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陝”——“陕”这个字,无论是读xiá的“陝”。还是读shǎn的“陝”,《说文》都说是“从𨸏(阜),夾声”。因此,“陝”的声符是“夾”,而“夾”《说文》说“持也。从大,夾二人”;王筠句读解释:“大,受持者也。二人,持之者也。”;林义光《文源》进一步解释说“象二人相向夾一人”。

上上图中有“陝”、“夾”以及与“夾”看起来有些相似的“亦”和“來”两字的图形,可对比。“來”在最右侧,往左是“亦”,再往左上边是“陝”,下边是“夾”。

“夾”作为声符,可发八个音:ce、ga、jia、qie、shan、xia、xie、yi,其中主要是xia和jia两个音,声母x和j很容易读串了,好比“校”字,就是既读xiao也读jiao,又有“欣”和“近”,都是用“斤”作声符的,还有“歇”和“揭”,都是用“曷”作声符的。

读shan的常用字只有“陕”字。作为地名的“陕”之读音,在先秦似已与“峡”或“狭”的读音分开,大概是当时当地之读音如此吧,名从主人。

虽然“陕”和“峡”与“狭”连读音都早已不同,但我觉得在更早时“陕”这个地名还是和狭窄之类的意思相关联的。“陕”那个地方,北面是秦岭余脉,南面是滔滔黄河,西面是后来的函谷关和潼关,东面是殽之战的战场,二者之间的道路经常行经狭窄的黄土深沟,因此很可能用“陕”(xiá)来命名,后来读音才逐渐有了变化。

另外,“陕”可以分化成“峡”和“狭”,也说明这个词的意义正是三个部首“阜”、“山”、“犬”覆盖范围的一个交汇点。

————————————————————

下面是16个以“且”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且”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且”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1种不同的声音:

且jū-qiě助zhù锄chú诅zǔ阻zǔ沮jǔ-jù姐jiě组zǔ祖zǔ租zū

蛆qū粗cū查chá-zhā喳chā-zhā渣zhā碴chá

楂chá(茬)zhā(樝)

cha、chu、cu、jie、ju、qie、qu、zang、zha、zhu,

zu。

下面是8个以“夹”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夹”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夹”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夹gā-jiā-jiá侠xiá陕shǎn挟xié荚jiá峡xiá狭xiá颊jiá

筴cè(策)

ce、ga、jia、qie、shan、xia、xie、yi。

下面是26个以“阝(阜)”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且”和“夹”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阱阶防际阿阻附陌陕降限陡陨除险院陵陶陪隔

隙隘障隧隅隐

且查夹

通宝推:本嘉明,尚儒,mezhan,澹泊敬诚,青颍路,听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