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旺”和“映”的部首是“日”。以“日”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不包括“日”,有三十一个。
因为太阳是最重要的光,又是最明显的时间的标志,于是,“日”这个部首的管辖范围就不限于太阳本身,还把和光有关的领域,以及和时间有关的领域,都包括了进去。
所以,我就把“日”这个部首管辖下的常用形声字,分成了六类:
首先,是关于太阳及相关天象的词,有“晕”、“昂”、“旺”、“晴”、“星”。
其次,是关于太阳作用及影响的词,有“晾”和“晒”,以及“暑”、“旱”、“暖”。
接着,是描述某种与太阳有关联现象的词,有“昵”、“晤”。
再下来,就到了各种关于太阳光的词,有“旷”、“映”、“昭”、“晰”、“晃”、“暗”、“景”,当然后来这些字也用来表现别的“光”。
然后,就是关于时间的词,有“时”、“暂”、“暇”。
最后,还有各种关于特定时段的词,有“晨”、“昧”、“晓”和“曙”、“晌”、“暮”和“晚”,以及“昨”、“晦”。
“日”这个部首,大多在形声字左侧,例如“旺”和“映”,但也有在形声字上方或下方的,例如“晨”和“暮”。由于“日”这个部首覆盖范围很宽,所以在常用形声字中出现了一对所谓“同体字”:“景”和“晾”,二者都是“从日,京声”,只不过排列不同,这也是古人造字时信息沟通不畅撞车了吧。
“日”这个部首,就是指太阳,是最主要的天光。但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还因为他们掌握了自己的光,就是“火”。于是,太阳落了,可以“以火继之”。这“火”,也是常用部首。因此,有些“日”手下的常用字,会有投到“火”手下的异体字。好比“昭”,就有个异体字“炤”,好比“暖”,就有个异体字“煖”,还有“晃”,就有个用“晃”当复合声符的异体字“熀”……
下图中我贴出了“日”字的图形,以及包含太阳形象的“旦”、“昜”、“莫”、“明”这些字的图形,“日”在左上角,“日”右边是“旦”,再往右是“昜”;“莫”在左下角,“莫”右边是“明”。
然后说“旺”。“旺”这个字,古代没有,也就没收入《说文》,但那时有个“暀”字,《说文》说“光美也”,据说是“旺”的异体字。但我们现在用“旺”字,大体都是如日东升的意思,已经离“光美”有些距离了。
古代常有用“王”字假借为“旺”字的,如《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李白《赠张相镐》“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当然也有用“旺”的,如诸葛亮《治军》“以众待寡,以旺待衰”,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不过以上的“王”和“旺”都是如日东升的意思。这样看来,如日东升的这个“旺”似乎该是“王”的孳乳字。
“旺”字的声符自然是“王”,“王”这个声符能发三个音:guang、kuang、wang,发wang这个音的声符主要就是“王”;发kuang和guang这两个音的声符除了“王”,以及由“王”产生的复合声符“匡”之外,还有个常见声符“光”。“光”,以及由“光”产生的复合声符“黄”、“廣”、“广”,主要发huang、guang、kuang三个音,和“王”不太一样。
“王”这个字,在古代一度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思,《字源》认为“王”字“象斧钺之形”,那时斧钺是杀伐之权的象征,若如此,这“王”可绝对是要心狠手辣才行。最初“王”字图形很像一个张开双臂的正面站立人形,类似于“立”。下图中贴出了“王”字、“立”字、“玉”字、“旺”字和“暀”字的图形,“王”在左上角,“王”往右是“立”,“立”下边是“暀”;“旺”在右上角,“玉”在右下角,您可对比。
再说“映”。“映”这个字,也出现的较晚,《说文新附》说“明也”。我体会意思是被照射而产生的反光。所谓“山冈有馀映,严阿增重阴”(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所谓“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现在所谓放映,都说的是这种反光。《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中有“青稞麦。特打时稍难,唯映日用碌碡碾”,我理解,这个“映日”指阳光能产生强烈反射的日子。
从反光这个意思“映”又引申为倒影,北朝-周-庾信【咏画屏风•逍遥游桂苑】中有“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水经注》中有“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华阳国志》中有“李冰所烧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玄黄。鱼从楚来,至此而止,畏崖映水也”,王维【奉寄韦太守陟】中有“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映”《说文新附》又说“隱也”,指的是遮蔽,不让光(包括目光)直射到,《齐民要术•粟米酒法》中有“此酒要须用夜,不得白日。四度酘者,及初押酒时,皆回身映火,勿使烛明及瓮”,李群玉【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中有“依微水戍闻疏鼓,掩映河桥见酒旗”。
“映”《说文新附》还说是“从日,央聲”,是说“映”字的声符是“央”。“央”这个声符能发三个音:ang、yang、ying,其中主要的是yang。发yang这个音的还有常见声符“羊”和“昜”。“羊”那个声符能发四个音:jiang、qiang、xiang、yang,主要发yang这个音,但其次还发xiang那个音,和“央”这个声符不一路。“昜”那个声符也是主要发yang这个音,但还发chang、shang、tang、dang等一些音,也和“央”这个声符不一路。
“央”,《说文》说“中央也。从大在冂之内。大,人也”,《汉字源流字典》以为“象人脖颈上带枷形,表示灾殃,是“殃”的本字”,就是说“央”的图形就是画了个带枷的人。要这么说,那表示“中央”这个意思的“央”就是假借而来的。
古人造字,对那些意思抽象的字画不出图形,于是就会用已有的发音相近的字来表示这个抽象的意思,如果这个抽象的意思非常常用,而那个原来的字不那么常用,那么原来的字就会被这个抽象的意思占用,只好另造形声字来代表原来那个字。这样的例子很不少,中央的“央”和灾殃的“殃”也是其中之一。
另外,与“央”含义相近的“中”字,《说文》说“内也”,但“央”字的图形与“中”或“内”这类意思的联系也不太明显,不知造字的古人是怎么想的。不过,这些抽象的意思要用图形表现出来,还得大家都容易明白,也确实难为古人了。
无论灾殃还是中央,都和“映”的反光不相干,“映”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下图中我贴上了“央”字、“映”字以及“中”字的图形,左面是“央”,右上角是“映”,右下角是“中”,您可对比。
最后是(自上而下)“王”、“狂”、“央”、“英”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这四字的读音正好是“王”和“央”这两个声符的主要发音,而且从中可见“王”与“狂”和“央”与“英”这两对字的读音相当接近,“央”与“英”最初的发音几乎是相同的,这四字的读音从先秦到现代的变化也不大:
————————————————————
下面是9个以“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王”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王wáng-wàng狂kuáng逛guàng汪wāng枉wǎng旺wàng框kuàng眶kuàng筐kuāng
guang、kuang、wang。
下面是6个以“央”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央”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央yāng英yīng殃yāng映yìng鸯yāng秧yāng
ang、yang、ying。
下面是32个以“日”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王”和“央”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日旱时旷旺昂昧映星昨昵昭晒晓晃晌晕晨晤晚
晦暂晴暑晰景晾暇暖暗暮曙
王央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37:驰,验 7 桥上 字9351 2020-09-03 07:24:50
🙂古籍里必有“验”字由来 2 燕人 字174 2020-09-04 09:07:57
🙂36:私,税 14 桥上 字15256 2020-08-27 04:08:56
🙂35:旺,映
🙂看不见图 东学西读岛主 字0 2020-08-20 11:38:46
🙂我在北京,能看得见图 1 桥上 字51 2020-08-21 00:26:25
🙂今天能见图了 2 东学西读岛主 字39 2020-08-21 06:09:58
🙂34:练,绍 11 桥上 字10899 2020-08-13 0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