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皖西乡村亲历记 -- lmylqh
杜去的第一站就是张庄,把这个已经能机械化作业的集体农村靠行政力量强行包产到户了,气得曾经在张庄辛苦搞机械化的韩丁和杜润生拍桌子。
河北那么多平原,就保留下一个周家庄还是集体经济,人家正儿八经按手印的,可没像小岗村那样作假。
当年有阳关道和独木桥的争论,结果呢?全强行走独木桥了。
当年被胡乱帮批评的顶门杠在回忆录里面是这么说的:
三是还有10%左右的社队,大都是互助合作运动以来的先进社队,领导力量强,生产发展快,除粮食产量高以外,很多社队还有工业、牧业和林业,群众生活也比较富裕。对这部分社队没想放,甚至向他们打招呼,希望他们在包产到户的风浪中稳住。但这一愿望没有完全实现,在包产到户的冲击下,只留下了甘南的兴十四大队。这个大队在1983年时,粮食总产量548万斤,总收入145万元,人均收入1250元,村办工业3个,80%的劳动力种地。到了1994年,粮食总产量增至683.7万斤,总收入提高到8413万元,人均5000元,只有2%的人(6人)种地,村办企业30个。对于这样的社队,我感到保留下来的太少了,如果多有几个兴十四大队该多好啊。看来,虽然我顶了,但也顶得不够。
经过省委常委讨论,一致认为对农村拖拉机站和各农机单位,可以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不能把农业机械承包给个人,也就是不能把农业机械分掉,拆碎。1983年春在全省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我对农机的情况仍然不放血,曾于3月8日至23日去齐齐哈尔、肇东、拜泉、克山、龙江等10个市县考察,看到市县和农机部门的同志和省委的认识一致,都感到黑龙江的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不但可以促进粮食的生产,而且可以解放大批劳动力,用以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工业。他们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方面也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以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农业种植服务。对此我是满意的,为正确地因地制宜地贯彻了中央决议而感到欣慰。如果有人说这就是顶,那我也是认为顶对了。可惜的是我还是顶地不够,以后农业机械还是承包给个人,或是把配套农机分开卖给个人,农技站大部不存在了,黑龙江的农机总值18亿元,相当大的一部分损失了。许多搞农机的同志同我谈起此事时,都感到痛心和惋惜。
杨易辰顶到83年4月,就被调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了。
以前河里也有人提过:有意思的一点是,邓自己似乎对承包农业远不像他的吹鼓手那样有信心。在改开十年后,在展望90年代的时候,邓曾经表示,他认为90年代的其他领域都将取得顺利的发展,但他唯独担心农业生产。(见1987年10月31日《中国日报》。)也许在邓的心里,对于承包的神话的认识比许多人清醒地多。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农业也就真的如他担心的那样,一路走向“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这事不能说太细 懒厨 字75 2020-09-16 05:50:32
🙂集体制的效率确实不如包干单干吗? 7 假日归客 字1351 2020-09-15 03:09:11
🙂其他变量需一致 3 线上线下 字264 2020-09-15 05:07:57
🙂河里以前就发过老田的帖子,有关杜润生怎么在河北搞包产的
🙂原来全国当时一样呀。 8 戒定慧 字606 2020-09-16 20:09:17
🙂稻派绝招:一刀切 6 patrouille 字111 2020-09-15 06:05:35
🙂分田前后粮食产量是成倍增加了 12 lmylqh 字2708 2020-09-15 07:52:44
🙂举例之前麻烦把地区说下。 1 出云银河 字104 2020-09-18 02: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