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忆苦不思甜(1)-扶墙进扶墙出 -- 听松
第一轮是中央希望的武大合并华工,以及武汉的众多优质院校比如武测、水院等----校名为武大,拟定校长是双院士李德仁----因为那些年武大的老教授凋零得很多,有些年头没有院士了----那年头院士还没有烂大街,华工给当时本校的四名院士都盖了半别墅式样的院士楼。
推动的人是常委李岚清。如果华工同意被武大合并,进入十所,好处是武汉有了一所全国十所,坏处是华工从此消失。周济犹豫过,但是被朱九思、杨叔子及绝大部分师生坚决反对,杨校长那句公开的放话:”你敢同意被合并,我就带着博士生们去清华“,就是那个时候的代表意见。
华工最后终于顶住了来自中央常委的巨大压力,另一个顶住中央压力拒绝合并的城市是天津----南开&天大。最后C10变成了C9.
华工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丧失了合并后带来的中央巨额补助,而且在之后的合并中,屡次碰壁。最后合并的学校中,只有同济算是一流的大学,而城建学院,包括那个凑数的城市干部学院,如阁下所说,纯粹是为了那片地皮----而那个时候的地皮,从吴家湾往东走,都不怎么值钱,更别说关山口以东了,地皮真正炒作起来是本世纪后。而华工真正想合并的武汉众多的优质理工院校,一个都没成功。
比如,从学科建设上看,测绘、水院等理工大学,是与华工联合合适还是与武大更合适?从事后武测等强烈抵制被合并的行为(几次公开取掉了合并后被X大校长亲自挂牌的X大研究生院的招牌),之后一系列的合并,显然有来自最高层的巨大压力 ----当然,这与武大与华工无关。
第二轮合并中,华工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同济医学院,也因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除了改校名之外)。当时武大与华工激烈争夺同济。当时的情况是,同济的校长与书记,一个支持与武大合,一个支持与华工合。最后的结果,是杨叔子院士通过自己与同济德高望重的袭法祖院士(同济当时唯一的院士)的私交起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当时的华工某任职副校长12年的资深领导层亲口讲的)。但是呢,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钱。那个时候,作为工科院校,华工自筹的科研经费比较多(我记得某项指标是仅次于清华),给同济开出的聘礼是:
1、保留”同济医学院“名称不变(武大则坚持改称”武大医学院“)
2、经费支持(教授2700,副教授1500,讲师900,每月)
3、保留同济两所附属医学院(同济、协和)的独立性,包括华工的学生不能拿它们当校属医院等
后来武大没办法,只好合并了湖北医学院。
其实绝大多数师生,包括毕业的校友们,对强迫并校行为是非常抵触的,尤其是多年的名称被改甚至永远消失。
当年的那些合并,主要是主推并校的李岚清羡慕美国的所谓”大“学,认为越大越全越好,贪大求洋----其实,加州理工大嘛?
最后强迫命令式的搞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拉郎配,如今效果如何,见仁见智。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6 层
😁我也好奇。。。华中科技怎么就敢抢了华工的名字? 3 菜根谭 字52 2020-09-14 01: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