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美国时代》完结篇 -- 心的方向

共:💬27 🌺247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当年的 “大计划经济” 失败,主要是数学、计算机跟不上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文盲,会初中数学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地方上都要当个宝贝。

这种情况下,谈何统筹规划? 我看过一群半文盲画表格,来计划企业生产的,他们都很努力,在当年的情况下也算是新中国的脊梁,但是效果肯定不能跟现代企业、计算机辅助工具相比。

苏联人还弄了列昂节夫矩阵呢,理论上完全行得通,但是这个计算量不是人力能够胜任的,必须上计算机。更关键的是缺少大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搞 “大计划经济” 有点左了,客观条件跟不上,八十年代邓放权,客观上确实有拨乱反正的作用,正如你指出,“把大计划限定范围了”,但是之后,计算机、大数据都大发展,全世界大企业的趋势就是 “大计划”,跨国企业越来越大,企业内部计划的项目越来越多(掌控能力越来越强),这时候再讲 “商品经济” 就是反动了。

你提到的 “变数”,其实是大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像农业这样的领域,对抗变数的办法,其实是加强计划,而不是减弱计划。天灾一来,你做好的计划固然泡汤,但是 “市场” 条件下更加没有对抗能力。所谓的 “市场” 无非是放任一部人饿死,大自然优胜劣汰,系统自己修正。

科研领域,计划经济确实没什么 ”确保“ 的办法,但是市场经济同样没有。而现在的 “市场” 就是养蛊,大家厮杀看谁活下来。这和计划经济也不矛盾啊。我们看政治领域,无论怎么定向培育,都是不保证成功的,你看张春桥、王洪文怎么上来的? 都是在斗争中冒出来的,对吧。科研跟这个类似。不要说科研,你培养运动员不也是这样? 中国哪怕乒乓球这样无悬念的项目,谁敢打包票十年以后? 二十年前中国乒乓球还是抖抖索索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