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印度爆雷了 -- 给我打钱87405

共:💬69 🌺494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握爪
家园 这个说法让人想起钱穆的《灵魂与心》 -- 有补充

原本觉得这似乎是说西方总不脱本质主义,总是会弄出各种形式的形而上的终极,进而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但是后来觉得,这应该是更深入的,比如“灵魂”与“肉体”、“感官”与“理性”的对立,这样的说法就很接近钱穆的文章了。

另一方面,似乎也能看出道德基础不同。比如孟子的性善,作为道德之端,并不强调某种形而上的终极(就像康德那样)或者仅仅出于怜悯(叔本华),甚至是某种生理(自然主义伦理学)……不会像他们那样赋予某种先验的标准,而是始终随着情况变化的。因为他只是告诉你有善的可能而已。进而将选择归还给人,而不是靠所谓的理性标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忘记说怜悯了。 -- 补充帖

从卢梭到叔本华,基本上不脱从个人出发去构想他人,虽然叔本华不得不因此否认怜悯的内在基础。注意,这里不是推己及人,而是基于自己的认识,构建出一个实体,或者说客体。因此必然陷入上层所说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因为它始终是个体式的,主客思维的产物。必然受到自主先验的限制。

这就是为什么说“看出道德基础不同”。少了这段,主楼确实有很多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