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农业文明的几个问题 -- ziyun2015

共:💬236 🌺117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太祖大约到长征之后才唯物辨证法大成

明末心学的问题论述很多,入门的文章可看这篇 王阳明的心学是不是亡国之学

太祖年轻时不是唯心主义者,但也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和现在大多数青年一样,太祖有一部分唯物主义,也有一部分唯心主义。太祖早期的思想其实是“实学”。主张经世致用。太祖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潮后开始向辩证唯物主义者转变。这个转变的完成以太祖写出《矛盾论》《实践论》为标志。大力推荐一下这两篇著作。这是太祖的学习笔记和学习总结。其中又加入了太祖自己的理解。

《实践论》讲求理论联系实际。粗看貌似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类似,实际讲的却是: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末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这些其实都是批判心学的“心外无理”的。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作用。盖其否定外部的“天理”而认为人内心自有“至善”,人可以通过行动来“致良知”。这其实类似于西方的宗教改革主张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不必通过教士阶层中转。但从本质来说,实际上是释放了个人的欲望。盖什么才是”本心“,什么才是”良知“,如果标准只是存在于人的内心,那么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会相同。

后世对王的"知行合一"往往望文生义,从朱熹的格物角度来理解,结果和王的本意南辕北辙。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行合一"约等同于“理论联系实际”,但毕竟不是王的本意。以这个误解再去解读陆王心学,未免削足适履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