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盍彻乎? -- 燕人
孔子思想为后人改头换面,这且不论,我们先只看孔子在他的时代的思想。
《论语》记载如下鲁君与孔子弟子有若的对话: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杨伯峻先生对此的翻译如下: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孔子这个弟子有若也是一尊人物。《论语》中有若干篇记录他的谈话。孔子死后,有学生愿以有若为师。在这篇对话中,有若表达了儒家的基本社会观念:以民为重。这个观念后来被孟子推广到那句著名的准民主陈述。
其实鲁君的抱怨是否真实有理,依赖于观察者的位置。如果他在鲁君及近臣立场,今年歉收,收到的粮食比往年少,是个事实。如果他站在地主和自耕农的角度,今年歉收,自己都不够吃,还要按常规给国君纳粮,国君还嫌不够。这不公平。
国君有宰(钱穆先生考证,宰来自家宰,本是私人官),有各级官员。一算收入支出,收到的粮食不够用。他们不想节省支出,只想多收。多收的后果必然是民众的贫困,导致国家整体经济长期下行。这是有子在谈话中的观点。
隔壁同学在谈论中国面临西方压制,全面挑战迫在眉睫,因此国内经济不平等的现象是西方压迫的结果,要同学们忍耐(例:西瓜子答大胖子高房价如何解决贴)。如果谁提及改善国内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就是西方打压中国的支持者,内奸,台战。他不管国内人民所受经济压迫的内在原因,而只想维持现状。他得到儒家维持等级秩序的真传?还是违背儒家的真义?他说他是毛主席的追随者。我说他与毛主席思想无关。他的想法不过反映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的儒家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
孔子的儒家被后人演绎成封建地主阶级的辩护哲学,这应该是他所始料未及的。通观记录孔子思想的《论语》,孔子对于经济的根本观念是“藏富于民”,实际上与自由资本主义的理念是一致的。当然我们知道儒家独尊对于地主阶级的重要性,在于孔子所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只要社会等级存在,“藏富于民”在中国的必然后果就是官商地主占据大量土地财富,纳税人被逼迫至片瓦无存,最后铤而走险。这已经被中国过去的历史所证实。未来还要拭目以待。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盍彻乎?
🙂秩序 3 普鲁托 字401 2021-06-20 07:52:19
🙂关键是对主要矛盾的看法不同 6 独立寒秋HK 字291 2021-06-19 22:18:19
🙂贫富差距是美国的主要矛盾 1 qdst2008 字497 2021-06-20 18:19:54
🙂为何不用“阶级”而用“贫富” 9 燕人 字278 2021-06-20 03:13:40
🙂我来抢答 2 懒厨 字109 2021-06-20 10:22:44
🙂标准提法是目前国内没剥削阶级 2 审度 字550 2021-06-20 06:56:25
🙂如果中国没有剥削阶级,那么美国也没有 4 shuangcheng 字63 2021-07-15 04: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