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一堂中文课聊起(0) -- 奔波儿
经常与这种问题打交道。除了用超验、应然、启明这样的说法外,似乎没什么好办法。
首先,「忠」不可能是经验的。时代在变化,我们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即便是符合某种历史经验,也可能会认为不符合忠这个词的「内涵」。又或者称之为「愚忠」。
其次,「忠」没法有确定的真。一方面是经验,可以想象未来认为现在是忠,而现在的我们并没有理解的基础。反之亦然。一方面是认识,人的认识不大可能完全一致的。
然后,「忠」还能有什么意义?既然经验无法参考,意义也无法确定,那么这个词还能做什么?答案是,我们可以通过把握实然与应然,以期达到我们所认定的内在精神。
「忠」是这样一个符号,它从我们的历史经验出发,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有很多可以称之为忠,但是这些不等于忠。而且如果没有,我们很难准确的将其表达出来。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联系。
或者说,这个符号适合用来表达我们所认同的那个精神。会成为指导我们的行为符合精神的那个准则。
而这种精神,就是文化。(这个过程,叫做启明。)
在开始的时候,孩子很难理解这点。只能从表面上,那些近似「规范」或者「律令」的含义出发,慢慢接近这个精神。甚至有可能把那些规范和律令等同于这个精神本身。或者从比较的角度得出一个不如其他文化的结论。这是很难避免,也要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汉语中这种符号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
这些其实是也是最近一直在说的东西。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是从「器」(有形的具体事物)出发来体验什么是「道」(无形的内在精神)的。
还有一点,最好是将语义源流一并说说。因为每一个字背后都有一种生活,一份历史。通过造六字法和语境分析,可以把握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这也是古代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路径。国内先天生活在汉语环境,所以小学可能没那么重要。但在国外就不一样了。
换个比较直观的说法,每个汉字背后都存在海量的前提预设来表达出那种意义组合。单个字的含义,甚至单个字本身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生活本身。
水平不足,只能随便谈谈,希望有所帮助。
注一:第五段的不等于的意思是属于忠但不能反过来规定忠。
注二:忠最早的含义是中心不二,心无旁骛。也就是敬。也就等于尽心尽力。换句话说,忠是某种结果或者现象,但它背后表达的是某种应然:「我应该如此……」进而,为什么是应该的?怎样做才能符合?所以忠是价值与行动之间的一个桥梁。它要表达的不是现象,而是那种价值的存在,那种行动的可能。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应该说人民颂扬的是舍生取义的精神气概 3 贼不走空 字664 2021-06-22 21:51:26
🙂借用一段 5 月之回忆 字402 2021-06-21 09:50:03
🙂忠的本意是心诚,不是服从,愚忠才是服从,干大事的没有愚忠的 12 迷途笨狼 字267 2021-06-19 12:19:26
🙂【原创】感觉可以从思维模式下手。
🙂所以是时代楷模 4 自由呼吸F0 字389 2021-06-21 12:28:28
🙂讲太深入了不合适吧 1 燕人 字102 2021-06-18 16:49:25
🙂讲是应该的,能接受多少,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1 铁手 字0 2021-06-21 17:59:18
🙂期待后续 2 ziyun2015 字0 2021-06-18 1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