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胡继成开国少将回忆录摘录 -- 史文恭
“。。。部队威信高了,就有不少姑娘嫁给我新四军干部,不少团以上领导干部都在这时候成了亲,唯我没娶妻。
我16岁参军,17当连长,20岁出头当营长,25岁当团长,此时不过二十六七岁,已是旅参谋长兼团长,在同龄人中,应该算是优秀干部了。那年月,老百姓子弟再穷之家,到了这个年龄,父亲当牛作马,也要给儿子娶媳妇了。那时候人的寿命似乎要短得多,一般人家,老人活到五六十岁就病死的不少,二十五六岁就算活了一半了,还有好大一堆生儿育女的事要做呢?还不该娶妻生子?该。
可我那时却不想,不是因为我觉悟如何如何高,不是因为我眼光高看不起人,不是因为我长相有什么缺陷,姑娘们找我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都不是,而是我怕麻烦。你觉得好笑吧?可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笑。我觉得那时候整天行军打仗,有了老婆就是麻烦。我看见不少团以上领导干部,有了家室就有了麻烦,真是不如我们当单身汉的团长、政委们执行任务痛快。我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来去自由,毫无羁绊。他们就不行,总有些拖累,婆婆妈妈的事儿不少。
总之,我那时是不愿意结婚后被婆婆妈妈的事缠着。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革命故,二者兼可抛。这是小知识分子革命家的感受,这当然是对的。但我是农民出身,是放牛娃出身,是低文化程度出身,没有这种感受。在我看来,生命、爱情、革命是3个问题,根本不能摆在一起比较,爱情算什么啊,真要在中间加一项重要内容,恐怕应是“吃饭”,如果说,生命诚可贵,吃饭最重要,若为革命故,二者皆不要。那时候,如果有人这样说,我可能会接受,会觉得这话实在。一个饿昏的快要断气的男人面前站个女人,放块烤红薯,二者只准得其一,你说他会要女人,还是会要烤红薯?好了,不说这个了,这事好像有点扯不清,对女同志也有些不恭敬。
我讲这么多闲话,无非是想给你打些比方,说明我当时的确比较憨,也许是被不断行军打仗的残酷现实搅昏了,真的不想娶妻成家。
我有这种言行,错过了许多成家的机会。
可这又毕竟是人生中的大事,我傻乎乎地不想,领导和年长的同志们要为我想,那年月,我革命军营内同在枪炮下生活的同志,亲如父兄。陈集之战不久,我奉命率二十三团北上山东滨海军区作战,师长黄克诚同志竟派人给我送妻。
1942年年底,我奉命率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去山东归滨海军区指挥,打击叛徒王宏明所率日军特务大队。
王宏明原系我八路军某团团长,因其受托派思想影响,错杀了不少优秀共产党员,后被组织清查,觉得自己前途暗淡,便在山东叛变投敌了。
我带部队由苏北阜宁出发,行至苏北边界快要过敌大运河封锁线时,师长黄克诚同志派两个通信员全副武装,把苏北根据地随部队行走的一位地方财务部的女税务科长送来了。通信员跳下马向我报告说,首长,黄克诚师长让我们把税务科张科长送来交给您,请您签收。 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把客人从马上接下来,奇怪地问,张鸣燕同志,你来干什么?我去师部办事。多次见过她,认识,但不熟,不知道她跟来干什么。
张鸣燕同志递给我一封黄克诚同志给我的亲笔信,红着脸说,你看了师长的信就知道了。
我拆开信一看,原来是介绍张鸣燕同志情况的信。从这封信上,我知道了张鸣燕同志是上海市人,姐姐是上海我党地下工作者,为了她的前途和安全,把她送到苏北抗大读书。毕业后,她被分配在苏区财务部税务科工作,先当税务员,表现很好,不久就当了税务科长。黄师长说,这是个好女孩,我已和她谈过话,就让她给你当妻子吧。
我看完信,十分吃惊,根本没有又惊又喜的感觉,就是吃惊。当场就埋怨黄师长说,哎,这个老头子真烦人呢,我又没求过他找对象,他怎么就给我送了一个来呢?现在马上要过封锁线了,谁有心思成什么亲嘛?你回去好了。
张鸣燕同志一听我这么说,又羞又急,噙着眼泪说,又不是我自己跑来的,是首长硬逼我来的,还说是组织决定,你不要我我咋办?以后我咋见人?
随后赶来的另外几位团领导见状,赶紧打圆场说,哎,团长,这可不能随便开玩笑啊,把新娘子吓跑了,小心师长找你算帐。
我猛省过来,觉得自己是有些失言,好歹也是师长送来的人,怎么能当场退回去呢。再说,人家一个大姑娘,服从命令来,就很不容易了,你让人家回去,人家今后怎么见人?就让她跟着部队先走走看吧。于是,我赶紧派兵保护,给她单独安排了个住处。
此时,团里几个领导就我没结婚,副团长和后勤部长都带着妻儿跟随部队走,我再带着妻子走,那不更麻烦了吗?说实在话,我当时就是怕麻烦,怕有了拖累执行任务行军打仗受影响。
几天以后,部队深夜暗渡运河,我带着张鸣燕同志通过封锁线,在运河上拉条绳子,让她坐在木桶里拉了过去。
通过封锁线后,我忙着指挥部队准备打仗,一直顾不上和张鸣燕同志成亲,就让她一个人单住了半个多月。后来,形势有些紧张,副团长和后勤部长对我说,团长,你老这样让张鸣燕同志这么单住着算什么啊?既不安全又没人情味儿,再忙也不在乎那么一两天,抽个空,我们帮你们把亲事办了吧。我看张鸣燕同志也挺委屈的,思想好,人也长得还可以,就同意了。就这样,我和张鸣燕同志在行军途中成了亲,直到今天白头到老。那年月,我们成亲很简单,我们成亲哪能讲什么排场啊,让司务长多买几斤猪肉,加几个菜,就算宴席;在我住的破房子里贴了一个大红纸剪的双喜字,就算新房。
张鸣燕同志和我成亲后,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啊!哎,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史注:首先要赞美这篇文字的简练而生动。胡继成老将军的回忆录初稿应该是他87岁,这个时候他的人生境界已然是“大英雄自本色”,所以这个讲述非常自然有切中要点,能够这样写自己婚事的老将军,好像俺看到是第一个。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这桩婚事来的出人意料,但胡老将军和老伴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近60年时光。上文中这位非常值得我们‘同情’的张鸣燕老前辈在2002年逝世,胡继成将军悲伤过度,导致眼睛失明。所以这段现在我们几乎难以相信的爱情故事比任何小说,电视剧都来的真切,充实而久远。
回头在说下黄克诚大将,他的第一幅照片是在解放军将帅名录里看到的。非常显老,给俺留下的印象好像他老人家一直面貌就是“德高望重”,后来知道,这张照片是他在文革后补拍的,大将礼服都是借的谭政大将,其实他也是年富力强过来的。
特别要说的是,黄克诚把徐海东的红25军从略有青春期色彩的彪悍带出了后来新四军三师和东野2纵(39军)这样的劲旅,在抗战期间我方多位诸侯里,他看起来一派儒雅风度,实际上军政双优的大将之才。胡继成将军的这段婚事,他办的干净利索,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并没有乱点鸳鸯谱,促成的是一段佳缘。--但在这段故事后面,战争时代严厉的军事作风和这段略带羞涩的爱情故事却组成了一个让现在我们感到别样的风采。
最后,还是要指出一个可能现在我们容易忽略的背景。那就是,抗战期间,一方面我军的年轻指挥员确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是一个自然界的规律,另一方面,战争期间的婚姻真的很艰难。再一方面,对于行军打仗的部队而言,实际上首长有没有随军家属,关系是很大的。---从这点看,胡继成将军对黄克诚大将安排的婚事的“抵触”并非他不近人情,而是他有更高尚的人格和更负责的态度。后续的回忆里,他谈到,抗战胜利后,新四军三师3万余人作为后来东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林总在东北刚起家的时候,切实的老部队也就10万多人)从江苏步行两个月去东北。随军的家属就度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
“ 1945年9月28日,我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副师长刘震、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率三师七、八旅和师直机关干部战士和家属,从苏北淮安出发,十旅从胡集出发;10月10日,三师独立旅作大军后卫跟进。
部队进至山东,行程不到半月,粮食便吃完了,不得不在临沂地区休整两天,补充粮草。
离开临沂后,大军继续快速北进,急过胶济铁路和黄河故道,于10月底到达渤海区域。随后,从东光以南穿过津浦铁路,入河北,过永定河,于廊坊地区越过平津铁路,于10月上旬抵达冀东的三河、玉田一线。这时,时逢连日阴雨,道路泥泞难行,部队既无雨具,又缺粮草,许多人都生病无法行走了。
随军北上的部队团以上领导干部家属小孩才苦啊!大军从淮安出发时,行动紧急,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稀里哗啦被赶上了牛车。许多人家的孩子都小,大都尚在吃奶还走不得路,需要专人照顾,补充婴儿食品。可部队走得紧急,行动又保密,走时,她们无法携带保姆,购买婴、幼食品,这阵就只有每天凑合喂养孩子。随军北上的孩子十有八九缺奶,没办法,他们的母亲只好在车上口嚼馒头、米饭、饼干,口对口喂。每辆牛车上挤几个妇女,半躺半坐把孩子裹在被盖里捂在自己胸前抱着,换下的屎尿布无法及时洗晒,全都只好堆在牛车上,熬到晚上宿营时洗净烘烤。”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关键还是红二十五军长征沿线相对富裕 3 袁大头 字108 2021-06-29 05:54:02
🙂有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真大不一样呀 8 胡一刀 字323 2021-06-28 22:53:25
🙂在这个混乱时刻,李云龙式的将领就比孔捷、赵刚式的好用 3 mhymark 字36 2021-06-28 22:52:06
🙂【整理】(2)胡继成的婚事和黄克诚大将的思想工作水平
🙂山东的托派问题谁能讲一讲? 3 龙眼 字0 2021-06-29 21:04:46
🙂转载: 湖西肃托 8 漂流瓶 字876 2021-06-30 08:34:19
🙂如果是整肃地方主义 2 袁大头 字78 2021-07-01 07:06:57
🙂杀人无非是两个目的:1、立威;2、夺权。 3 七天 字36 2021-07-01 09: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