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记六十年代一次农民进城 -- 天马行空

共:💬137 🌺900 🌵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毛时代农民进城政策和改开农民进城政策本质上两条路线

毛时代时城市的工作机会少,但是性价比高。农村的工作机会多,但是性价比很低。农民们除了耕田种地,每年起码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修路、修水利。解放前农村的羊肠小道就是这样在解放生产队时大多数地方都可以通车了,全国几万个大小水库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老毛时代的做法是提高农民进城门槛,不让大家一拥进城,避免农民工恶性竞争,但城里可以赚钱的活绝对不用担心没人干。有能力进城的,他本人可以赚多一点,没本事进城的,也间接得到一定的收益。买工分的钱不是个人拿的,而是给生产队的,生产队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直接或间接收益。

改开后,有本事捞钱的,自己大捞特捞,除了交公粮和自己的各种杂税,也不用交给集体了。农村的义务劳动再也组织不起了。能出去赚钱的都不肯出钱,留在村里的又怎么肯出力呢?拿我村子来说,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末,村里的路基本都没修过。水利甚至现在还是吃毛时代的老本。依我看,不但毛时代进城农民应该向生产队交钱,现在也应该交钱,不交钱的就参加义务劳动。

改开后最惨的是去了城里,又没本事在城里找到工作的。被抓起来,政府不但连让人做苦力挣路费的机会都不给,还要罚钱,不给钱就打到弄到钱为止。仅仅深圳收容站,就收容遣返了两三百万人。老毛时代,如果不设置进城门槛,这个数字可能会翻几倍。当然,在有些人眼里,这数字没什么可怕的,收容遣返越多,就赚得越多,但老毛绝对不是这样想的。

在老毛时代,总思路是以农业哺育工业,但农村里有能力赚钱的人,还是需要上交一部分集体的,这是共富的体现,其他留在农村的人才安心劳动。改开后,只有个人能吃肉,哪怕集体汤都没得吃。

我觉得,老毛时期农民进城的政策就是大寨路线,取得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改开时期的政策就是小岗路线,即使国家帮忙作弊,和大寨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认为大寨路线对的,说服不了支持小岗路线的,认为小岗路线对的,也说服不了支持大寨路线对,我也不准备说服谁。

通宝推:阴霾信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