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读点书之《世界佛教通史》 -- 冻雨

共:💬53 🌺10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上文有两个预设。 -- 有补充

其一、《大乘起信论》是本土作品

此论历来视作疑伪,近百年争论不断。由于方法和思想都有本土痕迹,同样怀疑造作。具体而言,采用大竹晋《大乗起信論成立問題の研究》,视为北朝人士基于汉文文献的拼凑性撰述。

详细争议可以参考姚彬彬的《宗教与哲学的两难:《大乘起信论》义理之争的百年回顾与反思》。

其二、印度佛学有逻辑冲突

著作中可能提到,大家说法都差不多。

问题在于本体论思维。破我执而立缘起,破法执而立空性,都是用本体的思路在反对本体。只不过是用形而上本体(实在/理念)去反对实在论本体(实体/物自身)。无论如何,出现本体都是大势所趋,否则无法解决这种内在冲突。

但一旦确立本体,就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与原始教义、早期大乘教义相悖,有必要解释这种矛盾。于是导致佛学的经院化。其二、外道也就有了成立基础。虽然性质不同,但容易混淆,而且无法被经验证实。于是很难与外道斗争。

其二讨论的就是梵我(atman),从《奥义书》所发展出来的本体论思路,即作为存在本质的主体。而佛教本身是反对梵我的。但如果承认了缘起或者空性,又否认一个主体的存在,那么修行和轮回都会失去意义。就像大乘空宗一样。哪怕这并非原始佛学的义旨。

但是由于此在的现实性,人是无法否认主体存在的。否则世事皆空,还有什么意义?这里的关键性问题在于,这个主体(本体)究竟是什么?

本体论的问题

这要从本原论和本体论说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原发生论就是本体论,本体论也是本原发生论。

本原论规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始基,将意义的生成这一结构变为宇宙的起源。

本体论规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同一,将万物的本质变为这种抽象同一的演变。

看出来问题在哪了吗?

前者就是道家、儒家传统。后者就是原子论和物理主义。

问题在于意义的生成。

如果不讨论宇宙本源,仅仅讨论事物本身,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就是从实在到符号/概念的转变。事物可以从多方面考察,获取不同的名字。每个命名都必定指向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而可以综合出一个整体。但是这每个方面,也包括这个整体,都无法等同于事物本身。只能说是这个事物的一种抽象共同。

进而,当我们感知某一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是从这种共同出发,获取认识的。名字以及命名之理所构成的抽象共同,或者说由定义所组织的共相,就是本体。

而本体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无法抽象出本体。仅有本体,也无法对应具体事物(不讨论现在我们可以制造)。因为事物可以论述的方面几乎是无法穷尽的。就像白马非马。

作为本体/共相的马,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严格来说,只是一组定义。而白马则是由马发展出来的一个具体事物。尽管在具体层面,白马依然是共相,但如果视为某种具体所指就会明白,事物的白马(现实),是从定义的马(理念)出发得出的一个殊相。

这种殊相是无穷无尽的。因为现实中白或者马显然并非定义所能穷尽。我们都知道白的定义要视情况而定,而马的定义则一直在更新。尽管多数时候形态就可以认定。

当我们把万物万理,那种无穷的可能性总会到一起会怎么样?他们会成为一个最原始的本体,成为万物万理本身的本体。也就是一。我们都知道这个一只是一种理念的组合,而背后还有一个现实世界,那就是道。

这个道,或者后世的理,或者先秦的天,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总括万物,又是万物起源。

只要我们把「道和一」理解为「现实和现实的理念」就能够明白关键所在。因为人自身也是这样的结构。你的意识本身就是从这样的一出发,知悉对象本体,获取事物认识的。严格来说,我们所认识到的现实世界(客观世界),其实只是一,而不是道本身。一方面,我们无法超脱我们的感官认识,一方面,现实是无穷无尽的。就像有待、因缘。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我们也很难判断是否接近。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有限的一。知识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确定性,也必须划分边界,只能是有限的。

说了这么多废话,终于可以讨论本体论了。

通常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在于,会把这个一直接等于现实世界。同时,会将某种基本构成等同于这种本体。也就是说,会将理念上的定义直接等于现实中的事物。

进而也就有了古希腊的四元素论、原子论,一直到现在物理主义的原子论。似乎世界的本质就是原子。不管什么事物,都有原子的性质决定。哪怕不是原子,也有更基本的粒子等待人们发现。具体问题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之前也谈过。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

在印度,这种本体论思路的问题(也就是《奥义书》的问题),会把一直接和个人意识等同。或者说,梵我其实是一回事,也就是梵我合一。人既是梵和人,又是两者合一。哲学上的后果不必多谈,这还是种姓的理论根基。

在佛学这里,无论是缘起还是空性,都是反对这种本体论思路。只是进行的并不彻底,因为依然在用本体论思路说明。更关键的是,未将个人意识完全从宇宙秩序中解脱出来。尽管可以用修行摆脱轮回(生死流转)。在符号上,这表现为概念的浑沦。未将天、人明确区分。也就是形而上本体依然与个人意识纠缠不清。结果就是所谓的唯心。(用不好的比喻,就是把梵天的头砍掉了,但是身体还在。)

回过来再看《大乘起信论》的修正和后世本土佛学的发展就知道问题所在了。虽然中国也强调天人合一,但那已经不再是宇宙秩序的天,而是人心(道德)秩序的天了,尽管后世依然有所混淆。宇宙的天,已经和人心的天完全分离。就像荀子,「天行有常」。

从这个角度讲,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佛学会在印度湮灭,在本土却能继续发展下去了。

本体论的困扰,概念上的浑沦,阻碍了义理发展。之后转向密宗,强调咒语仪式,削弱了经教精神。进而在遭遇印度教的挑战(吸收)和伊斯兰教入侵(毁灭)之后,彻底消亡。

本体论的困扰,印度教的吸收,这两点是致命的。当然,还有编故事的传统。精力都放在编故事上面了,面对繁难支离的经教体系,却没人进行有力总结。组织形态,也就是僧团制度也是导致无法抵抗入侵的原因。

附记

简单的说,现实→现实的理念→有限的理念→理念的局部。看起来眼熟不眼熟?之前讨论程序正义就是这个思路。如果将理念等于现实,那么就会变成理念的游戏,可以和现实毫无关系。

前面的思路很显然就是「理一分殊」和「总天地万物之理」。其实这一命题在王弼那里就已经明确了。至少也是经由六朝道教(家),而不是某些词典说的来自佛学。

由于天、道并非本体论的本体,所以其实是无本可返的,三家思路都是如此。进而,返璞归真更多的是儒学意义上的中庸。也就是四毋和周而不比,不受既定观念的困扰,才能够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诚)。儒道的不同在于,发现之后还要去用,还要用这种思维政教施用。

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恰恰是天人分离,也就是明确天是一回事,人是一回事。天理是一回事,想法也是一回事。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穷理尽性是什么。

另外,心学显然没有继续唯心的思路,其实这里的心,就是先验自我。天是不同的。只是就名相而言,看起来含混,因为心的含义太多了。尽管语境中可以分清。

其实名学是在用逻辑来指出名(实解离)带来的问题,只是对于形象思维来说,未免诡辩。而且就算用逻辑来说,也很不好理解。公孙龙子就是典型。为什么会说名实解离?因为这就是本体论/语言哲学的问题所在。名被当成实,名又发展名,进而和现实毫无关系。这也就是封闭的玄虚,或者说纯粹理性。

汉语及文本的优势也在这里,和经验联系紧密,不至于掉进语言的陷阱。当然现在另说。

又及

因为三家还要讨论价值问题,所以这里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比如,「一本万殊」看上去和「理一分殊」差不多,但主要是讨论道德的。在不讨论价值问题的时候,可以视作现象学的等价物。

王船山对心体虽然有所误会,但他的批评却抓住了重点,那就是这种本体,是「先设之定理」,只是一种纯粹的思辨。也就是这种本体,从来都是一种理念。主客二分,物自身和现象的对立,其实并不存在。本体是在主体知行过程中,构造出来的,从来不与现象有所分离。换句话说,这种本体只是一种逻辑构建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观察,就知道不管道家、儒家、释家,其实都是这样说的。有无相生、体用不分、理事不二,本迹为一。这也是超验哲学的特点。

只是在这种思路之下,三家的核心吸引力会变得模糊不清。价值问题需要另说,那就得从孟子谈起,目前没有能力说清楚。因为最初的道德是怎么来的,很难讲清,尽管能解释孟子如何为道德奠基。

通宝推:花怒,小泽珍珠,四十千,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忘记说了 -- 补充帖

这种「一」也包含了对超自然事物的原初体验。不管是个体还是共同的。进而可以代表那种“超越存在”,成为宇宙起源。也就是…神。

所以把一等于现实本身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就是神。只是在中国,尤其是诸子之后,一直可以区分开来。比如太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