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城南庄到豫东战役,军令状从何而来? -- cba
这段讲话是毛主席在豫东战役结束后约两个月,济南战役启动前夕(48年9月8日)在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在谈到战略方针的部分时,毛主席说:
“消灭敌人正规军。。。第一年九十七个旅,第二年九十二个旅,两年已消灭正规军近二百个旅。第二年较少的原因是:一、敌军将每旅二团制改成了三团制。二、东北和粟裕[7]少打了一个仗。三、刘邓[8]到大别山后减弱了。四、华野外线兵团主力,去年七、八、九三个月,在山东逢水过水,逢田过田,打大仗的神气就不足。所以,消灭敌人数目就不多。今年上半年,陈粟[9]五个月未打仗,东北半年未打仗,但我们还歼敌九十二个旅,一百五十万人,可见国民党军队不难消灭。第二年的好处是把临汾打开了,徐[10]兵团变成有战斗力的兵团,许谭[11]兵团加强了,陈粟的情况变了,刘邓已开始壮了”
可以看到毛对华野西兵团有一些批评的意味,对豫东战役没有提及,夸奖了徐帅,指出“第二年的好处是把临汾打开了,徐[10]兵团变成有战斗力的兵团”
这就涉及对华野外线作战时期的评价,华野分兵后遇到一些困难,按粟裕的意见是对国军主力作战无法形成绝对优势兵力因此难以歼灭敌军,也就是说屡战受挫是受到华野部队的作战能力限制。但是在太祖看来则是华野外线兵团“逢水过水,逢田过田,打大仗的神气就不足”。
尽管如此太祖之前还是接受了战区指挥员的意见,既然中原现有条件下无力歼灭敌军主力,于是提出粟兵团下江南,分散国军主力,造成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的局面。粟裕方面感觉下江南困难更大,在休整三个月后,斗胆直陈,提出还是在中原打大仗歼灭国军主力邱清泉五军的想法,被太祖有条件批准。
此后粟兵团在刘邓,陈唐,许谭的战略和战役配合下,打了睢杞战役,歼灭了区寿年大部,求歼黄百韬不下,及时撤军。对此太祖是肯定的,“陈粟的情况变了”,就是说粟裕打大仗的神气又回来了,现有能力下也有决心决战歼敌了,下江南就不再是当务之急了。
所谓粟裕抗命不下江南是纠正了毛泽东的战略失误,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是少数人搞出来愚弄视听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刘邓这次不是一般歼敌伤,而是战略任务 3 海纳 字1254 2021-09-19 23:25:09
🙂以一个军完成全军当月KPI都无法调动敌人 6 北纬42度 字488 2021-09-20 00:31:12
🙂货比货得扔。林彪、陈庚攻不了城,叶飞攻克费县,陈世渠攻克泰安 1 海纳 字106 2021-09-22 11:03:05
🙂毛主席在豫东战后对中原军事形势的评论
🙂在对战场的敏感度上,粟>毛>彭>林 1 海纳 字60 2021-09-19 08:18:24
🙂毛主要是战略敏感度,彭林粟才更需要战场敏感度 11 cba 字425 2021-09-19 10:48:11
🙂主要是有阴影 3 独立寒秋HK 字312 2021-09-20 12:09:46
🙂红军长征时,特别是四渡赤水,是毛抓战场时机的集中体现 1 海纳 字45 2021-09-19 1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