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毛泽东年谱》看长津湖战役的真实历史 -- 回车

共:💬20 🌺20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从《毛泽东年谱》看长津湖战役的真实历史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映,很多人开始关注起长津湖战役和抗美援朝来。

其实,要想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毛泽东年谱》很值得一看。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指挥,毛主席是如何指挥这场战争的,年谱提供了第一手档案资料。

而这些档案资料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战争的全过程,当然也包括长津湖战役。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档案资料最为可信。

本文将朝鲜战争爆发至长津湖战役结束期间,年谱记载的毛主席有关讲话、电文摘录下来,并加以简略释读。

为便于阅读,本文共划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6月25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至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

第二部分: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至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开始

第三部分: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开始至12月31日

-----------------------------------------------------------------------------

第一部分:6月25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至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

这一段时间,毛主席主要为抗美援朝做准备工作,包括挑选志愿军统帅,准备志愿军一、二线兵力,统一党内外对出兵朝鲜的思想认识。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这一天,金日成的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大举进攻南朝鲜。

何谓三八线?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字投降。

同一天,在事先取得苏联方面同意之后,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正式发布命令:

三八线以北的日本士兵向苏联人投降,三八线以南的日军由美国人受降。

7月6日,致电粟裕,“现有重要任务委托粟裕同志执行,请粟裕7月16日前将三野事务处理完毕,于7月18日来到北京接受任务,粟来时可随带秘书及参谋人员数人。”

闻颦鼓而思良将。

毛主席已经听到了战争的脚步声。

而粟裕毫无疑问是毛主席心目当中挂帅出征的第一人选。

此时,粟裕正负责指挥攻占台湾。

年谱记载,当年的3月28日,毛主席主持政治局会议,粟裕汇报华东军事情况和攻台准备。

7月7日,提议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的问题。

在战争准备方面,毛主席的工作效率极高,这是长期军事斗争形成的习惯。

7月10日,复电粟裕:“来电悉。有病应当休养,可以缓来,但仍希望你于八月上旬能来京。那时如身体已好,则担任工作,如身体不好则继续休养。”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毛主席也是如此。

粟裕来电称有病恐难赴命,毛主席似乎不太相信,3月底还能来京,怎么忽然就说身体不行了,于是,第二次发出温柔的召唤。

7月13日,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由四个军、三个炮兵师、四个高射炮团共约25万人组成,粟裕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毛主席那里,似乎没有议而不决的事情。

25万大军的组建方案,从提议到敲定,一周不到便完成。

粟裕有病,没关系,先戴上帽子再说。

7月17日,得知粟裕已去青岛修养,致电华东局转粟裕:“现粟裕已去青岛修养,甚好。请粟于八月上旬来电报告身体情况,如病重则继续在青岛修养,不要来京,如病愈则盼来京。”

11天内,毛主席连发三份电报召唤粟裕,可见粟裕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地位。

8月4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威胁我国。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毛主席给人的感觉总是神机妙算,有先见之明,很重要的一条是毛主席的底线思维方式,正如他所说的:

“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总不吃亏。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

在他老人家看来,朝鲜战争无非两种结果,一种是好的结果,金日成得胜;另一种是坏的结果,美帝得胜。

那么,需要考虑的不是好的结果,而应当是坏的结果。

只有考虑了坏的结果,才能有所准备,才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而且,他从一开始就不看好金日成,在此后的12月3日会见金日成时,便不客气地指出,“当你们越过三八线直向大邱进攻不计后方空虚的时候,你们是最弱了。”

8月5日,致电高岗:“边防军各部现已集中,八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九月上旬能作战。请高岗同志负主责,与八月中旬召集各军、师干部开会一次,指示作战的目的、意义和大略方向,叫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

同日,接见邓华,说,“杜鲁门在朝鲜看样子不会罢手。你在给军委关于美军可能在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实施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这个分析很有见地。你们集结东北后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作战,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打仗,还要准备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们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我还是那句老话,在战略上蔑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

高岗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有“东北王”之称。

东北边防军主要由13兵团组成,邓华为兵团司令员。

邓华是第一个预见美军仁川登陆的人。

8月8日,复信粟裕:“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

罗瑞卿时任公安部部长。

毛主席是否派罗瑞卿去探视粟裕病情,不得而知,但在罗瑞卿回来报告之后,毛主席对粟裕的病情应该有了了解,开始考虑志愿军统帅的另外人选。

8月18日,复电高岗:“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九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此时朝鲜人民军已经占领朝鲜半岛的90%以上,南朝鲜军和美军被逼退至釜山一带。

但毛主席却预见到朝鲜战争形势将很快发生逆转,因此给高岗的命令变得有些急迫。

8月20日,聂荣臻报告请示:“如美帝的侵略战争继续打下去,虽然我们有了第一步的部署,仍恐不足以应付事变,应于关内机动地区再行配备第二线兵力。建议于九月秋收后将西北军区第十九兵团三个军集合起来,移至济南或郑州洛阳地区休整,作为机动。

批示:“德怀同志:兹将聂荣臻建议一件发给你。十九兵团是否可以照聂建议部署,请加考虑,电复为盼。”

聂荣臻时任中央军委代理参谋长,他关于配备第二线兵力的建议非常高明。

由于在长津湖战役中九兵团冻死冻伤三万多人,因此,一直有对毛主席用兵不当的质疑,认为不该用久居江南的9兵团,而应当用征战西北苦寒之地的19兵团。

但是,从此条档案资料来看,毛主席起初也是打算用19兵团的,只是在征求彭德怀的意见后便没了下文。

彭德怀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19兵团暂时动不了,估计与稳定西北局势有关。

当时西北地区,绥远的起义部队仍在改造之中,上半年甘肃各地叛乱不断。19兵团是西北的主要军事力量,如果将其调走,刚刚平定的大西北恐将生变。

8月23日,晚上,周恩来带雷音夫到毛泽东处,由雷音夫汇报中央军委作战局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成果:敌军可能在仁川、元山、南浦等地登陆,以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最大。

毛泽东认为:作战局的分析和判断有道理、很重要。

为此,和周恩来决定:(一)检查督促东北边防军各项战备工作情况,严令其务必在九月底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保证随时可以出动。(二)将敌军可能在仁川等地登陆的情况告诉朝鲜和苏联政府,并告朝鲜对此应有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三)总参谋部和外交部要密切注视朝鲜战局的变化。

雷音夫时任周恩来军事秘书,军委作战部一局副局长兼总参谋部作战室主任。

他在邓华之后,再次提出美军仁川登陆的可能。

遗憾的是,金日成没有听进去中方的意见,未对仁川加强防御。

8月27日,致电彭德怀:“为了应付时局,现须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已经集中了四个军),但此事可于九月底再作决定,那时请你来京面商。”

也许此时,毛主席已经开始考虑让彭总出征挂帅了。

9月3日,复电高岗:“林、粟均病,暂时均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估计时间是有的。”

关于毛主席是否考虑过让林彪出征朝鲜,年谱没有提供直接资料。

但从此条档案来看,林彪应当是在粟裕因病不能挂帅后的第二人选。

9月5日,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讲话:“假如它要那样干,我们没有准备就不好了,我们准备了就好对付它。所谓那样干,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

新中国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包容性极强,囊括了很多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毛主席的讲话旨在取得党外人士的共识,让党外人士对出兵朝鲜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可是党外人士中出了一个奇葩,此人叫张东荪,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此人较为亲美、恐美,反对当时“亲苏反美”的一边倒政策,居然向美国方面通风报信中国的出兵意图,试图充当中美之间的调停人。

事情败露后,被所在的民盟开除,差点以叛国罪逮捕法办。

后来还是毛主席出来讲话,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才将他养了起来。

由于长津湖战役中,9兵团的确是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奔赴朝鲜战场,所以这件事就被演绎成由于张东荪泄露军情,迫使9兵团仓促上阵。

9月8日,对华东军区9月5日关于第九兵团北调的执行办法的报告批示:“九兵团全部可以统于10月底开到徐济线,11月中旬开始整训。该兵团在徐济线整训期间,仍归华东建制,惟装备和整训方针计划受军委直接指挥为适宜。”

长津湖战役的主角9兵团终于登场,尽管是以替补方式。

这份批示显然是采纳了聂帅的建议,只不过将19兵团换成了9兵团。

如此调整,一是如前所述,19兵团暂时动不了;二是自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航母舰队进入台海,9兵团攻台计划因此搁置,没有另外的军事任务,将其作为志愿军的二线兵力较为合适。

批示要求9兵团开到徐济线,应该是考虑挨着铁路,机动响应速度快捷。

为什么不一下拉去东北?估计是从部队供应考虑。

九兵团15万人,东北边防军25万人,当时刚解放,全国都很困难,如果40万大军全部挤在东北,高岗会叫苦连天,部队分散各地才能保障供应。

此时的毛主席尽管预料到朝鲜战争形势会发生逆转,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但他还是没料到后来战争形势的变化如此之快。

谁也没有料到作为二线兵力的9兵团会那么快入朝参战。

批示中9兵团11月中旬才开始整训,但后来的实际情况是,9兵团11月7日便跨过鸭绿江,奔赴长津湖战场。

不仅如此,9兵团既然作为二线兵力,也就是当预备队考虑。

在毛主席最初设想中,9兵团是用来轮替一线部队作战的,因此,在指挥体系上说是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主要是考虑跨地区的部队供应问题,具体作战还是以兵团的指挥机构为主。

毛主席也未想到9兵团后来会开赴朝鲜战场东线的长津湖地区,独自作战,于是导致东西两线同时开打时,东线的指挥机构明显比西线彭总领导的志愿军司令部薄弱。

也许战争就是如此吧,谁也没办法算清楚每一步。

后面的第二部分,我们会看到,关于9兵团的调动命令,是一变再变,有时甚至一天之内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命令。

(未完待续)

通宝推:箫十一郎,方平,MaverickZ,diamond,大眼,领班军机,北庄,pendagun,呆头呆脑,acton,acton,盲人摸象,常挨揍,牧云郎,落木千山,袁大头,西安笨老虎,伏波将军,桥上,审度,唐家山,四十千,起于青萍之末,曾自洲,青菜园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