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图解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 陈王奋起
我觉得中国不能按照西方理论。
我可能有点落伍,更倾向于语言结构的不同。下面是碎片的集合。
西方这个结构是语言哲学上建立起来的,格式塔、象征秩序、现实世界的裂痕,都是语言逻辑为根本特征的。而中国,虽然破除了文言,不再有纯粹意义上的形意文字,但依然是形象思维,和西方始终有距离。
弗洛伊德是将哲学换成他的私人语言,给予人性新的核心,为 “世界 “奠基。也就是力比多。他将个人意志、生理反应,以 “本能冲动” 表述,进而混淆了人性。当力比多作为人的核心,或者说宇宙的核心,人性能剩下什么?
集体无意识、大他者、意识形态、心理学主体的先验逻辑、意之本体、理学的心…… 有什么区别?
精神分析的问题我们都看得出来,Confirmation Bias。
这种思路,不适合建构人性,不适合中国人,更不适合普遍人性。
所以我觉得这个层次是不存在的,最起码上面也是相对扁平的。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
不学无术,没读过什么心理学著作,纯粹瞎想。
之前自己那套说法,也就是前提预设…… 意义的生成与潜能的发展,实际上是用来对接各类学说的。也就是事实和价值的构建。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个人、他人、世界。这三者的级别并不固定。但就建构过程而言,必然是如此发展的。
对应到心理结构,可能更接近铁手老大的说法。也就是个人、社会、超然。
首先从生物学主体的人,从生理信号出发,获取对事物的感知。
然后从社会学主体的人,从他人言行出发,获取对价值的感受。
接着从文化学主体的人,从文化知识出发,构建出世界的认识。
但是,一般意义上的 “心理结构”,也就是一个具体意向的过程层次而言,并不是这样的。刚好是反过来。
从世界出发,以价值为基础,获取事物的基本认识。
进而,在这种结构下,“力比多” 要让位于人的意识,尤其是价值观念。除非这种观念包含了对它的放任。(明白为什么反对力比多作为人性核心了吗?当然力比多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个含混概念。)
然后,另一意义上的 “心理结构”,也就是我们试图安排的意向层次而言,则更为不同。
阶级、种族、性别、自我、自卑…… 它们本质上是同一个级别的。但是,他们会在不同的层次中捆绑。
比如,自卑在世界建构中占有较大比例,成为较为优先的价值主体,那么,自卑当然要比其他要重要得多,可以放到序列的前面。但是,这种自卑,很可能是世界建构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他实际上等同或者晚于集体无意识。
比如,性别认同和阶级概念,可能平常并不存在,只有遇到事情才会建构出来,实际上在序列最后面。但是,如果在一种特殊环境中成长,他们依然可能先于集体无意识作为意识的基础,也就是在世界和价值层次。
说的有点乱,大体来说,就是这些认同,大体上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集体无意识,一方面包含了这些,一方面又属于世界和价值的建构。使用这样的说法多少会有些混乱。
关键在于,世界本身,是由事实和价值构成的,在我们的意识里,有些价值成为构建世界层次的(初期)核心,他们可能属于以上五个的任何一个、多个,主要是由个人经历带来的。也有可能他们全部位于价值层次,主要是经由文化权威带来的。甚至也可能全部处于事物层次,主要是经过思考和训练,或者是探寻自我。
进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结构如何,也不在于结构的具体优先顺序,而在于,这些鬼玩意到底是哪里来的?
无意识、自卑、认同,本质上来说,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虽然从事实上来说,是生物学主体,经由社会学主体,形成文化学主体。生物和社会,都决定了最后结果。但就中国人的心理而言,实际上主要是社会建构。毕竟生理不健康的是绝对少数。
其实我的意思在于,现在的意识形态构建,文化知识,思维模式,现实生活,国别政治,人际关系…… 一切的一切,其中所包含的价值成分,构成了这个自卑情节的主体。这是近代以来外部冲击、内部崩溃、艰难革命…… 还有西方上百年排斥和抹黑的结果。是由一件件事实,一条条价值所构成的先验主体。
也就是位于这个心理结构底层的自卑情结。它实际上是世界的一部分,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地位。所以,几乎无法拔除。除非进行彻底的分析判断,剥离其中的价值倾向。
性别、自我、阶级和种族也是如此,无非是个人经历或者现实需要让他们占据了什么样的层次而已。就世界层次或者价值层次而言,他们实际上是平等的。只有在具体意向,或者世界本身发生变动的时候,才会有不同的地位。
但是,这种说法似乎和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没什么关系?
因为 “中国人”,是不存在的。
只能说,这个结构、这个顺序会是什么样子,而不能说就是什么样子。
其实就顺序,就价值倾向来说,当然是自卑>集体>自我/性别>阶级/种族的。我只是觉得,这样分没什么意义。自卑情结,对很多人是不成立的。它可能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主观情感,也可能是先验主体意义上的事实陈述(即客观存在)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怎么想。
这个胡说的关键在于,每个层面都会有属于那些七个层次的内容,包括每一个层次,每一个意识。事实和价值的纠缠远远超乎想象,所以想要分出层次是很困难的。不得不变为生成意义的序列,分析其中的具体位置和成分。就具体意义而言,任何一个层次都可能作为出发点。甚至我们无法得出一个所谓比重,来判断它们到底处于什么位置。
差不多就这些,熬夜伤神,行文错乱,抱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图解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75 陈王奋起 字3387 2021-10-05 09:33:26
🙂我把结构图放在了IPFS上 1 陈王奋起 字131 2021-11-16 00:20:54
🙂自卑的集体无意识要完全瓦解很困难 liuhaoasd0701 字259 2021-10-12 10:59:31
🙂我来点胡说八道
🙂也许这只是不理智的那一部分 1 zero9999 字105 2021-10-11 00:02:34
🙂中国传统的三层次 20 铁手 字976 2021-10-10 15:22:12
🙂大洋马毛多粗糙且臭 3 匿名 字286 2021-10-05 15:04:54
🙂据说并不都是 1 匿名 字153 2021-10-05 1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