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 -- 给我打钱87405

共:💬188 🌺284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后感(3)

我在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这套书时,不断的自问:是什么在推动我读下去?

一开始我找不到答案,感觉好像可能也许是因为我被中共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所感动,可是,在别的书里也有类似的内容啊;我又想,是不是因为这个事跟我有关系,我是中国人呢?我想了又想,不是的;我再想,那就是我被“中共总能想出来办法来”所吸引?可惜,仍然不是。

一直到我近来进入“反刍”阶段时,答案才浮现出来: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是这个东西在带着我读。

对我本人而言,这是一个突破,收获巨大!!!

我以前,老持一种观点: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是给人一种随时要崩掉的感觉呢?那是因为有一个“名实问题”。很多概念,比如爱情,比如社会主义,这些都只是空盒子,里面没有内容。所以,不是说“历史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爱情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社会主义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认为,要把话说清楚,要给出明白无误的定义,这样就没有争执了。这是我长期持有的观点。

然而,这一次,被颠覆了,我被中共党史颠覆了,或者说,我造了自己的反,我把我自己给颠覆了。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新陈代谢。为什么病毒不算生命体?因为它只会复制啊。新陈代谢不是用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来替代另一个东西,它是用一个新东西来接替一个旧东西。

所以,爱情也好,社会主义也罢,这个”盒子“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变,也就是旧的,所谓的”旧瓶“。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往其中放入新的内容。毛泽东心中的社会主义,跟刘少奇心中的社会主义,那不是一个样的。邓小平心中的社会主义,会跟刘少奇一模一样吗?我看这是不可能的。毛泽东离开了我们,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就至少暂时告一段落了。邓小平接着干,那就往社会主义这个盒子里装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事实上,这么做,当时很多人是欢迎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人都是喜新厌旧的。这里一定要重复一次,是当时欢迎。现在为啥不怎么欢迎了呢?改开到今天已经有40年了。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

顺带插一句,今天正好有个n字打头的河友来跟我”论战“,涉及到了喜新厌旧和持之以恒,在这里我复制一遍我的观点:

西西河任何一个ID都知道,一礼拜20万字说easy并不过分,然而,要每个礼拜都如此,那就难了。

同理,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腻在一起一个礼拜,这并不难,实际上很容易,但要每个礼拜都是这样,很难。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能每天坚持看书的或者跑步的或者做饭或者谈恋爱的,他一定是从中发现了“新”,既然每天都有新的内容,为什么要换来换去呢?反过来,不能从中发现“新”,自然就要换。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人都是持之以恒的,只不过,怎么个喜新厌旧法,因人而异。

这个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思想是很不解放的,其中一个不解放就是鄙视”喜新厌旧“,比如陈世美喜新厌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人自己又无时不刻的喜新厌旧。正因为如此,这些人过得相当的纠结,因为发现自己”心口不一“,是个”两面派“。这种纠结有非常多具体的表现,坚持读书,他做不到,那坚持做饭他能做到吗?他也不能;坚持跟另一个人过一辈子,他还是做不到。实际上,他每天都想换,换衣服,换工作,换房子,换车子,换居住地,换丈夫或妻子……

这里面就涉及到所谓的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马克思说唯物才是对的,因为这个世界天天都在变,每天都有新鲜事物,即便是地球自转,每次都不一样,这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不对呢?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是不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由人来解读的。在有的人看来,每天的太阳都一样,而在另一些人看来,每天从东方升起的是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很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说这句话的人到底看到的是不变,还是变化呢?如果他看到的是不变,那么他必定受不了,他用自己的大脑把自己封死在一个不变的世界当中了,然而他作为人这样一种生命体是无法忍受”“活着就已经死了”的,所以他会”疯“。那如果他看到的是变化,那么他就自在了,相当舒服。

“温故而知新”这五个字,我现在意识到,我以前不认识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