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简单介绍下帕雷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社会学理论 -- 大眼
即独断论。
中国诗,或者说汉语思维的特点是“布置”,“逻辑”就是要求你发现其中的关联,还原其情境,探索无限的可能性。
参差荇菜首先和前文的地点有关,其次和当时的心态有关,故而其逻辑是于当前状态的关联。左右流之、采之、芼之,可以现场情景,即女性的神态。可以映射情绪,即男性的心态。
这是要从整体讨论的,还有更简单的,比如两个独立句子合成。这个有人研究过。
(119)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薛克扬《连心锁》)
(118)和(119)两句读起来干净利落,语义自明,但若想补全这两个独语句,却很困难,因为存在多种可能性,如:
(120)天都下了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1)竟然不顾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2)下了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3)地上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4)外边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5)今天下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6)随着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27)听到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28)响起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29)传出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0)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1)我们听到一阵剧烈的马蹄卢,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2)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3)不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4)人们忽地听到远处传来了—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多种可能性同时存在,其意义要根据情境(上下文)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常识理解,也就是大家都会想到的情景(通常预设)。
关键在于,这里不强调纯粹的还原,而是大差不差,强调对其的指向。然后通过交流展开具体,也就是确立“主体间性”。
这也可以凸显汉语的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先有整体……基本布置是在勾勒整体,然后发展具体。而不是通过部分组合出主体。这和之前讨论《功夫》时候意思差不多。
这还没讨论词语本身就是时间-空间、现象-本质的合一,强调动态生成(运动与情境),未发状态是中(保持开放平等的可能性),充分认识是和(可能性的充分发展)。换句话说,汉语逻辑和外语相反的地方太多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认识论大革命应该从培根开始,他定义了新的归纳方法 大眼 字405 2022-01-09 12:28:01
🙂首先要有平常思维,才能完成这个论证 月之回忆 字606 2022-01-09 20:41:16
🙂还有逻辑之外的思维 大眼 字422 2022-01-12 15:38:20
🙂没有,这里强调的是观念的决定性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还有就是,形不重要,重要的是势。 3 月之回忆 字1384 2022-05-11 08:44:30
🙂诗里的採荇菜的可能是男子呀, 1 大眼 字37 2022-01-16 11:18:00
🙂没看懂。楼主看懂就解释一下嘛 普鲁托 字150 2022-01-02 05: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