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看了《黜龙》以后的一些感想 -- 真理

共:💬231 🌺1501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试着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先把模型简化一下,假设全世界只有一台终端设备A(甭管它是一部手机还是一台电脑或者其他什么设备)和一台(云)服务器S,A和S通过网络N相连。

这里的“云”加括号,其实是因为,“云”这个概念本身,我觉得并不是特别必要,从A端往S端看,S是A的“云”,但是,但是,但是,反之亦然,A也可以是S的“云”,这种理解,扩展到一个S对应多个A的情况下,依然成立,因为完全可以把多个A看作一个虚拟计算集合,模拟成一个“云”。其实如果把各种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等等,都抽象成一个统一的称谓“计算机”(广义),那么,根本就无所谓“端”和“云”的区别和对立。这段话说得有点绕,可以完全跳过,不用理会。

回到前面假设的模型A-N-S,并且我们还是遵照实际的用法习惯,区分“云”和“端”。现在需要进一步假设,网络N的传输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已经达到了理想状态,可以完全媲美广义“计算机”内部硬件的“总线bus”(这里借用了传统电脑硬件结构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总线结构bus,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从你的回帖来看,我认为你应该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同时,假设设备的计算能力(算力)与其配置的CPU是线性比例关系。

好了,现在有两个技术方案,甲和乙。

方案甲,A配置两块CPU(分别记为u1和u2),S配置一块CPU(记为u)。

方案乙,A配置一块CPU,例如u1,S配置两块CPU,u和u2。

看出来没有,方案乙就是现在兜售的“云计算”概念!!!

那么,方案乙相对于方案甲,优势究竟在哪里呢?请给我一个选择方案乙的理由。

成本也许是最大的理由,但方案乙中,A虽然减少了配置一块CPU的成本,但这个成本只是被转移到了S上,而不是被消灭,云服务提供商S可不是慈善家,这个成本最终还是要由A来支付(这里实际假设了CPU的造价,也就是成本,也是呈线性比例关系,实际当然很复杂,这个“算力”成本,可能会通过这种转移实现一定程度的减少,例如,所谓的“闲置算力分时复用”概念,但不可能完全消失),而且,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网络N的使用成本,这个成本要么由A承担,要么由S承担。综合来看,方案乙的成本极大概率反而是要高于方案甲的(两个方案的实际成本计算很复杂,很难说哪一种成本更优,但我实在找不到方案乙成本更低的明显理由,尤其是,方案乙还硬生生地多出了一个网络N的使用成本)。

以上讨论的这个简化模型,进行逻辑顺延和扩展后,结论依然成立,不影响理解。简单来说,“云计算”始终难以回答这样一个灵魂拷问:明明通过本地计算就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非要绕一大圈,把这部分算力转移到“云端”来完成后,再返回结果到终端?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不论你如何转移算力到云端,你始终都需要一台具备“”独立计算能力”的终端A通过网络N来访问和使用S,既然如此,直接在A上进行计算,不就结了?A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退化成没有“独立计算能力”的一块纯屏幕啊!

注意,我并不是要否定“云计算”,云计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云”是需要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不需要的是,借“云”概念来卖“服务器”,搞什么“云手机”、“云电脑”的噱头(愿意的话,你还可以发明“云平板”),这些新潮的概念说穿了,就是卖服务器资源而已,这没什么不好,挣钱嘛,不寒碜,但你要是被绕进去,那就……

每个人都需要购买或者自建一个或者若干“云”,也需要独立的终端计算设备若干(例如,你需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和一台智能汽车……等等),这些你自己掌控的独立计算设备和“云”(其实就是另外一台硬件控制在别人手上,但部分使用权归你的“虚拟”计算设备),所有这些或实或虚的计算设备,通过某些网络连接在一起,协同工作,这个才是鸿蒙的“超级终端”的理念,而不是什么把某个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上移到“云端”来“替代”,况且,这个“转移”和“替代”,是基于传输网络的极端优化的前提,究竟能不能实现要打很大的问号,前面已经分析了,这种说法和做法,完全就是多此一举,莫名其妙。

希望上面啰里啰嗦的一堆废话,把这个概念和意思表达清楚了,本来真的不想解释的。

通宝推:脑袋,赵美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