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假如大顺取代了大清 -- 真理

共:💬220 🌺1068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阴兄参与。一次与兄切磋两个跟帖吧

首先,历史/特别是军事史,关于山海关石河战役的分析,都模糊不清。比如三方各有多少骑兵,是没有数据的。但无疑,满清的骑兵是最强的,满清的骑兵统帅也是最强的——多尔衮率军不久前横跨整个内蒙草原,追击林丹汗,最后把林丹汗逼死在青海了。完全征服了内蒙地区各部也无疑大大补充了满清的战马/驮马资源。

第二个无疑,是多尔衮对满蒙汉三个八旗做了总动员,肯定包括了三顺王的火炮队伍。但是,这个炮队分析起来并没有参加山海关大战:多尔衮在20日傍晚接到吴三桂的再次求援后,一天一夜跑了200里(有网友画图是134公里)急行军,赶到了关外几里的地方(关上炮火打不到的地方)。也就是21日白天八旗的马队都在跑路。22日下午吴三桂突围跑进清军大营,剃发投降。23日一早吴军就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交战,下午清军趁着大风,八旗骑兵冲击大顺军“阵尾”。从清军各兵种的行军速度来看,轻骑兵最快,重骑兵次之,骑马步兵再次,徒步步兵再次,最后才是辎重和火炮(即便这两者谁在前谁在后也不好说)。

多尔衮很狡猾,能和他一起先跑到山海关外的骑兵肯定不多,所以他不敢立即进关,怕吴三桂也发现他人也不多,产生异心。所以他22日一整天都在等后面的部队赶到,让吴三桂能看到的是东边一直是尘土漫天。

第三,关于大顺军在山海关下究竟有多少骑兵?按照烤胖兄的说法,也就是3000左右。关宁军骑兵有多少?有分析说也至多3000骑。关于石河大战,三方各兵种的构成人数,至今没有可靠史料,都是只能靠分析。至于老满档说多尔衮派多铎2万骑兵冲击大顺军“阵尾”,也有夸张的嫌疑。大顺军之所以能在被突然袭击之下,还大量杀伤了满清旗佐,除了老李大哥的农民起义军战斗意志/战术经验并不差,大概也因为满清骑兵还只是轻骑兵,重甲马甲多还在后面的辎重队那里(重甲骑兵也不适合涉渡五月的石河,摔个跟头就淹死了)

说满清“2万骑兵”是夸大,也包括这样一个因素:即便是轻骑兵,经过两天200里的疾驰,也会大量掉队。即便跑到了,因为山海关外食草不多(小冰河期的关外五月也就是刚返青),也会体力恢复不过来,不能参加第二天的大战——大战从早开始,清军也必须从早开始列阵,不可能放马去吃草。这个马儿体力不支的情况,也可以从大顺军败走后,追击大顺军的是吴三桂的骑兵,这样一个事实看出来。

在《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一书中,记载了解放军四百人左右的骑兵11师一部,奔袭两百公里,花费了四天时间,最终只有四十名骑兵抵达,保持了较好的状态,剩余的骑兵全部掉队,在纪律性和组织性远超旧时的近代军队身上,骑兵奔袭作战尚且如此困难,损耗率(这个是原文,应该是掉队/误期率)接近百分之九十,而在古代,运用这种轻装简行的追击战术,对于骑士和马匹的损耗,只会更加的惊人。

不过,当石河大战落下帷幕后,吴三桂们会发现满清大军还在自东方天际滚滚而来,满蒙八旗入关7-8万人,总共的马匹超过5万是比较合理的。因此总结起来,山海关之战,大顺军的6万部队,是步兵为主的部队。而满清军队则可以算做骑兵为主的一方。设想大顺军能对满清军队打成歼灭战,是不可能、不合理的。

再说阴兄此贴。不用提大西军在西南的“屯田”。对满清战斗到最后的,是老李大哥的余部,他们在湖北山区屯田。只是自西汉以来的屯田,虽然历朝历代都存在,明朝卫所的军屯也是屯田的一种,但是屯田不能成为大一统农业文明下,土地关系的主流。因此也不能作为阴兄所说的“绕过地主掌握土地的”办法,其中的因由,可以另外展开详细讨论。

郑芝龙降清,不是因为惧怕清朝的“骑射”武力。分析起来他大概是过于迷信满清对于走私商很讲信用了。游牧民族(比明朝士大夫)注重商业信用+战争中狡诈无比不讲信用,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可以另外展开。

郑成功攻取南京失败,恐怕和他的私人老师是著名的东林党钱谦益,关系更大些。

湖南田兵和江南奴仆起义在《南明史》里有记载。与其盯着“江南无强兵”,倒不如看看明初那段历史:朱元璋到底是先政治与士大夫地主阶级妥协,再北伐成功?还是先北伐成功,再有士大夫地主投降妥协?想象李自成与朱元璋反着顺序来、还可以轻取天下,可能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