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内卷一下 -- 胡里糊涂
你看前文和这里说的都是,可以分析,但是要看情境。
阶级分析改成内部外部,改成崩溃和建立,实际上是偷换概念。因为原本指的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否是阶级,而不是问题的产生是否有阶级参与。
就像标题说的。蛋糕没了,你不管怎么分都没有意义,那么主要原因就是没蛋糕,而不是怎么分。
或许在某些时候,恰好是因为分的有问题。也就是分配不均、过度浪费、缺乏储备,导致抵抗力差,系统崩解。系统原本有纠偏、抗灾能力,但是阶级矛盾使其无法发挥。
这个时候可以说阶级有影响,但是也很难说外部环境变化就没影响。毕竟环境不变化基本就能维持下去。那么这个时候应该说是综合原因而不是单一原因。
反而是试图找出主要原因,找出单一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分析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是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第一次是海洋霸权,第二次是大陆霸权。单纯就战争性质而言,是无法讨论什么阶级问题的。只有从内部看、从结果看才可以有。
比如德国将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国家矛盾,比如战争后继续剥削第三世界的国际秩序。
由于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只有在结构中才能够得到阐释。对于行动而言,只能总结为某种原因或者结果。这就是局限所在。
——
由于经济压迫是现代压迫的主要形式,那么想要脱离阶级讨论基本是不可能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级别,不同的领域,对应的是不同的主体。
比如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压迫,是国家或者跨国资本所形成的主体。但是在国家内部和跨国资本所对应的企业内部,显然也可以划分出阶级。一层又一层。就像分形。
所以问题就在于,如何明确一个结构中的的阶级成分,再有就是,阶级指的究竟是什么?
严格来说,阶级只是一个价值符号,只适合在某种结构中进行解读。尽管对结构来说,他可能是一种事实。但是在具体定义的时候,调适性,或者说弹性太大,以至于没有比较精准的定义(也不需要),而只是划分立场的工具。
所以有河友认为直接分为剥削和被剥削两层才比较合适。这其实没错,因为在早期共产主义的文本里,资本和无产,实际上就是二元的善恶对立结构。形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大家认为的阶级划分有问题,恰恰也是这种思想(因果/目的论)有问题,而不是阶级。
我的观点是,只取决需要,只有阶级成分/阶级动机比较明显的时候,才有意义。
注:目的论的问题是,一切都有某种目的(善或恶)参与,所以一切都可以解释为善恶斗争,或者说一切都可以解释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一切和主要是有区别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两次世界大战是哪个阶级战哪个阶级? 2 奔波儿 字262 2022-03-31 18:25:11
🙂一次大战是以民族国家大战开始,以全欧洲阶级战争结束 4 绝对不是白领 字298 2022-04-01 04:44:21
🙂所以列宁的理论还是正确的 1 天空不空 字54 2022-04-01 09:57:10
🙂这就是我的意思
🙂另一种解答 1 月之回忆 字963 2022-04-01 05:06:32
🙂我发现你可能真的是ai 天空不空 字99 2022-04-01 18: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