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沈约-中国诗歌的一个里程碑 -- 夜如何其

共:💬7 🌺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沈约-中国诗歌的一个里程碑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

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平。

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馀声。

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

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作者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人(今浙江湖州德清),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家族社会地位显赫。

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

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

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请注意《四声谱》。

沈约之所以是个里程碑,是因为以他为代表的同时代诗人,发现了古人千年未发现的秘诀,声调变化。

然而,但是----

古人真这么糊涂吗?

不是的。

这是因为过去,古代汉语没有声调,或者不强烈。

一如既往,贩卖私货的奸商老王又上新货。

--------------

请保护多种声音,反对一言堂。

---------------

一般认为孔子在的时候,汉语口头语,没有很大的声调变化。

原因是那时候复辅音依然存在于汉语中,抵消声调的用途。

举个例子,英语里面的春天SPRING(只是个类比),就是复辅音的一个汉字的发音。

这也是为什么诗经,四言句子现在看着短,实际当时念起来,还挺长的。

古代汉语复辅音问题争论很激烈,可以这么说,外国人,海外华人,民国时期名人(比如陈独秀),认为有。

反对者基本都在国内,赞同者也很多。

王力先生反对复辅音的构建方式,外国人搞的。

有人认为山西话和福建话依然保存着少量复辅音。

当然大伙当他们舌头不利落,我也不反对。

反正我不是老西,也不是闽人。

我只负责点火放炮。

转移一下对“屎(诗)人”的关注。

欢迎批驳。

通宝推:脑袋,北纬42度,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