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点西安事变和周邓 -- 真离
既然是蒋介石带着甲、乙案来的,为何最后不是有利的甲案呢?这个文章逻辑不通啊?
甲案应该是咱们的思路。
为何没有实现呢?
1937年1月1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分析形势:
南京内部斗争甚烈,亲日派不甘心下台,有最后挣扎、扣留张学良、进攻西安的危险。昨日何应钦令刘峙将复员各军原地停止,举行演习。今日何又令李默庵部以演习为名,秘密向洛南前进。政局已起变化,请立作如下处置:与杨虎城、王以哲等商议团结对敌;秘密通令东北军、西北军紧急动员,防御亲日派进攻;布置渭河北岸及渭南、洛南、商县、蓝田的阵地,为坚守计;红军准备进至兴平、扶风策应;加紧晋、绥、川、桂、直、鲁的活动,反对内战。
1月9日,蒋介石派王化一、吴瀚焘到西安,提出和谈的甲乙两案。
甲案:东北军调甘肃,第十七路军不动,归杨虎城指挥,红军回陕北,中央军驻潼关至宝鸡沿铁路各县。
乙案:东北军调河南、安徽,第十七路军调甘肃,红军回陕北,中央军驻潼关到宝沿铁路各县。
1月15日,周恩来向杨虎城建议:
杨虎城和于学忠通电就职;派人去奉化见蒋;坚决拒绝乙案,对甲案可基本接受,但须中央军全部出甘肃,西安留东北军、第17路军各一部,等等。
1月16日,杨虎城、于学忠发表通电,接受国民党政府革职留任处分,要求准许张学良回陕,并要在奉化的蒋介石回南京主持救国大计。
1月21日,毛泽东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等人,指出:
解决西安问题,“在于是否有保证让步而确能停止战争,让步而依然是战争,且得出比西安事变前更坏之局面,则不能让步”。无论和战,应使杨虎城、孙蔚如、何柱国、王以哲、于学忠、缪澂流、刘多荃及左派自己打定主意,我们处在建议与赞助地位。无论和战,红军主力应按前定计划出至陕南,处在川陕之间。
1月24日,毛泽东出席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关于同国民党谈判问题的报告,谈到西安事变的后续解决时强调,“就是要顾祝同不来,张学良回来。我们的让步是潼关归南京,最后的让步是退到渭水以北,西安让给蒋介石,但蒋要少驻兵,杨虎城部驻一个师。我们不能让步的是张学良问题。”
1月25日,毛泽东两次致电周恩来等人,指出:“立即准备退出西安的一切事情。”“现在一切工作应放在退出西安后可能发生的新战争或新压迫的基点上去布置。”西安退出后,应注意张、杨两军内部间以及与我们间进一步团结,而避免可能的分化与分歧。
东北军自相残杀,周恩来苦苦调停
此时,毛泽东致电潘汉年说,周恩来正在东北军苦口斡旋之际,南京中央社忽大发讨伐电讯,
引起张、杨两部及西安学生异常愤激,特别东北军方面更愤,认中央无诚意,抗战论又高扬,使我们陷入困难中。望速交涉:第一,中央社改取和平论调;第二,前线中央军不作引起愤激之动作;第三,对西安合理要求表示让步;第四,请蒋示意阎百川出面调停,最好阎到西安一行。
1月27日,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孙铭九等五十余人向周恩来请愿,激烈反对和平解决方针,坚持释张再撤兵。周恩来说服无效。深夜,周恩来获悉孙铭九等已拟了一个暗杀名单,内有东北军主和派和共产党员。
同日,毛泽东致电潘汉年,指出:
恩来用全力斡旋,结果杨虎城、于学忠、孙蔚如、何柱国诸人已完全同意服从中央,但东北军大多数师团干部坚决要求张学 良回西安一行,与东北军干部见—面,训话一次,即行撤兵,否则要打。我意蒋介石不妨让张来陕一次,仍回南京,使撤兵不生波折,很和平地解决此间题。
1月29日,东北军的团以上军官和主要幕僚在渭南开会。因应德田等坚持反对和平解决,会议决定在张学良未回来前,决不先撤兵。中央军如再进逼,决一死战。
2月2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善后问题的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被东北军中主张武力解决的青年军官应德田、苗剑秋、孙铭九等人枪杀(抗战爆发后,应德田在汪精卫的伪政府里,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投降当伪军的还有孙铭九、张学铭等人)。
血案发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对促成东北军联共抗日有功的旅长高福源,致使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危急关头,中共代表周恩来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月8日,顾祝同率国民党中央军进驻西安。九日,张冲、潘汉年到达西安。
接受“乙案”,东北军被分割使用
作者:金台望道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cb26e951960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毛主席势力在上升,因为彭老总林彪等都是支持他的人 1 真离 字1426 2022-10-30 19:08:30
🙂配合很多是事实,权力想让不存在,他又想自己玩,或者听 真离 字507 2022-10-30 06:16:02
🙂一篇有意思的文章 1 真离 字1757 2022-10-27 18:02:27
🙂这里很有意思,把接受乙案失败的责任给了东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