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梦里新闻534:马逆祸祸中国舆论场,事后居然理直气壮? -- 万年看客

共:💬83 🌺38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梦里新闻534:马逆祸祸中国舆论场,事后居然理直气壮?

马逆祸祸2022中国舆论场

之前的三期节目,我们一直在做2022年的新闻回顾。大多数观众对这个传统表示欢迎,但也有一些观众批评了今年的新闻盘点,认为选的都是负面新闻,有明显的导向问题,要求我增加一些正能量内容。

这里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觉得新闻盘点有导向问题的观众,并没有在批评我的时候,给出自己认同的2022年度正能量新闻。进一步说,不会有任何人禁止其他人做2022正能量新闻合集,但批评者也没有去做,或者说还没做就知道观众可能不太认同,这就说明他们心里也知道为什么。

但我还是要解释一下,2022年我的新闻回顾看起来大多数是负面消息,首先说明这一年有很多普通人也能发现的问题,其次不能说明我和普通观众对中国社会缺乏信心,反而体现了我们看好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我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的态度——如果你交出一张自己没把握的笔试答卷,最好期待考官是拿着答卷挑错,而不是想方设法挑作对的题目。

具体来说,中国过去一代人最大的变化,是在硬件上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两大目标,让大多数人口获得了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个质变完成之前,普通人对社会发展的打分方式是“挑亮点”,如果某个方面告别了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是值得赞美的进步和创新,就应该做一条正面的年终总结。

大概在2015年之后,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在硬件方面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但还有一些缺项,软件方面更是还有明显的不足,所以,我们评判社会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开始站在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下,反过来找不合理的地方。2022年的中国比2015年的中国更接近现代社会,剩下这些缺陷更明显,再加上临时的疫情冲击,导致我们的年终总结看起来很烦躁,这是中国社会“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的另一面,是“发育迟缓的乐观”,而且我们眼前就有例子。

12月份的时候,防疫政策急转弯的效果首先体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没有预先储备药品和医疗资源就放开了,等到出现问题之后才仓促提高退烧药产量,才快速把ICU病床增加一倍,导致有基础病的人和老人出现一波集中死亡,到现在殡仪馆还在排队。

当时就有人根据城市的情况去推测农村,说现在农村没什么年轻人,都是一群留守老人,一旦发生疫情,别说带老年人看病,就连在身边照顾的人手都不够。然后有人说,农村的惨状可能会是城市的几倍。

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疫情波及的农村当然也有类似于城市的问题,但的确并没有达到几倍的地步,冲击比很多人预期的要弱一些,也算意外的乐观消息。

这份乐观成果被各方面争夺,有人说是因为农村更多地使用了中医草药,有人说是因为村医系统继承了之前的赤脚医生体系。跨年那几天,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赤脚医生打赢疫情逆风局》。

但最真实的理由,是传统农业社会在疫情之前就做了残酷筛选,降低了平均寿命,用其他方式减少了高龄老人和基础病人。所以真遇到新冠这种冲击波,就算没有什么医疗资源,受到的冲击反而得到了缓和。中国现在的高龄人口都集中在大城市,有且仅有两个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就是北京上海。所以大城市人口会依据自己的身边经验,夸大政策急转弯对农村的冲击。农村的社会还没现代化,“成长的烦恼”比大城市要少,但这并不是值得赞美的现实。

国际上也有类似的例子,孟加拉国人口密集,能源靠进口,经济增长靠出口纺织品,面对疫情,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共存,现在看起来反而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因为抛开疫情搞经济,穷国更多的人吃饱饭。这也是低人权优势,在这样的国家,任何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哪怕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厂,也是值得年终总结表扬的亮点,可以说孟加拉正在享受自己的低人权优势。但我们几十年前就越过了类似的阶段,不能再用类似的落后视角去评价自己。否则现代社会就没法完善了。

2022年的年终总结显得漏洞百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疫政策从层层加码快速转向无条件放开,所以哪一方都不会满意。而这本来应该是可以预期,可以控制一场转变。

从基本的经济逻辑来说,中国是一个放大版、高水平的孟加拉。中国发展经济,也需要从外国进口资源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制成品,不可能通过隔绝外贸来封死病毒。尤其是当前中国的科研还高度依赖于和欧美的人员交流,教育交流,为了缩小技术落差,也不能长期给交通制造麻烦,所以早晚要和病毒达成共存。

打个比方,2021年的中国类似于一架空中的飞机,而病毒就是机场跑道上的坑。中国知道降落有一定风险,所以先在空中转几圈,做点准备,但绝对不可能一直在空中盘旋,因为财政和外贸这两个油箱早晚会见底。

相比之下,孟加拉是一架根本没有油箱的轻型滑翔机,所以根本没有考虑的空间,直接就落到跑道上,不管有没有坑。中国这架飞机比较大,油比较充足,而且看到了其他国家降落的问题,有一定选择空间。正确的做法是利用空中盘旋的时间,模拟几次降落,给旅客普及一些自救常识,选一个合适的角度,平缓落地。

但从2022年的实际操作来看,我们把空中盘旋当成了成就本身,拒绝演练落地模式。最后油箱见底了,旅客的耐心耗尽了,又匆匆忙忙落地,根本没有任何预警。所以我们落地的颠簸,并不比几个月前嘲笑的欧美国家更好看。我固然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成长的烦恼,是孟加拉没资格享受的烦恼。但是以成熟现代社会的标准,烦恼本来可以更少一些。这才是这是去年新闻合订本比较难看的重要原因。

这种合订本也许看起来负面的教训比较多,但绝对不是无用的情绪发泄。中国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城市化,就必须为城市化的负面效果做好准备。城市化就必然有密集的人口中心,必然有人口大范围流动,必然导致细菌病毒从一个人快速传播到所有人人,尤其是促进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2003年中国爆发了非典肺炎,2019年中国爆发了新冠肺炎,间隔只有十六年。如果我们不想闲置高铁和国产大飞机,就必须承认,2050年之前,我们还会遇到一两场类似的疫情。

无论新的疫情是什么病毒,我们都不可能用古代的方式去应对,事实证明,2003年和2019年都有遮掩疫情信息的暗箱操作,都有放任基层挖断公路的默许加码,但都对付不了病毒。最终,还是要靠公开透明,靠尊重科学去解决问题。而最近的急转弯证明,如果政策和立场绑定到一起,一定会损害公众对政策的信任。这都是现代社会要总结的教训。现在不总结,下一次疫情就要吃亏。这就是2022年新闻合订本的意义。

至于说正面新闻,按照以往的标准,去年还是有一些的,但如果观众关注过之前几年的年度总结,看看往年的年度正面新闻标准,大家会发现,2022年的确缺乏两种新闻,首先缺乏完善现代社会制度的改革,其次也缺乏能颠覆现有经济规律的创新。大多数建设成就,都是复制前几年的类似创新,在局部地区做锦上添花的进步。

比如说,我随便举两个例子。12月31日,福建的兴泉铁路全线开通,又新增了一条福建通往内地的交通干线。

但是,泉州本来已经有比较发达的铁路交通,福建省也不缺向西打通武夷山的通道,西侧400多公里的距离,已经有从福州和厦门方向出发的三条铁路沟通内地,相对邻居广东省和浙江省,福建的全省铁路网还算相对发达的。所以,我要是把兴泉铁路这样的新闻列入全年新闻总结,别说全国观众不会赞同,福建观众可能都觉得我小题大做了。

再举个例子,2022年全年数据汇总,山西吕梁到山东日照港的“日瓦铁路”货运量达到1.03亿吨,中国又新增了一条煤炭外运通道,而且是不消耗石油,用电运煤的高效通道。这当然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进步,但这也是大秦铁路之后中国铁路重载化建设的正常后续。如果我列入年度总结,也不会有往年正面信息的效果。

我已经很努力在2022年的中国新闻场找突破性的创新了,但真的找不到,如果哪位观众能找到,可以指导我一下,我一定虚心学习。

另外,说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现在的问题甚至不是锦上添花效果越来越淡,而是建设本身可能会制造负面资产。2023年一开年,中国的第一件大新闻,就是遵义道桥集团破产重组,100多亿债务直接赖到20年之后,基本上都是欠国有银行的钱。这其实也不是新闻,10月16日的498期节目我们就分析了遵义道桥集团的赖账方案,只是1月1号贵州省公开确认而已。我这里不重复之前的分析,总而言之一句话,遵义是贵州经济最好的市,普通产业和北面的四川长江经济带配套,特殊产业有茅台,但还是拦不住遵义国企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破产,我们必须承认,60万亿各种形式的地方债,可能有三四十万亿还不上了。

去年我们还做了一个500期特别节目,介绍了睡前消息节目的方法论。当时我说,花钱没有绝对的合理性,为了效率去投资,或者为了公平去消费,都是可以的。中国没有必要在哲学上争辩效率和公平哪个重要,但一定要说清楚,每一笔钱花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是效率还是公平。如果是为了效率,就不要在意这笔钱被少数企业赚走了;如果是为了公平,就不要抱怨这笔钱花了不刺激经济。如果不划出这么一条明确的边界线,一定会有人用公平的名义拖经济的后腿;也一定有人用发展经济的名义,剥夺底层的福利,最后扯皮下来,谁也过不好。

遵义道桥破产赖账,就说明我们的社会没有清晰划出效率和公平的边界,结果花了很多钱,换来了负面的效率和少量的公平,威胁到全国的经济安全。

之前说到地方债黑洞,很多人就说,起码拉动了西部就业,繁荣了西部小城市,客观上是维稳的效果。但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些漂亮的楼盘,这些空荡荡的高速公路,这些每天客流量几十人的景区不仅建设要花钱,维护要花钱,最后还要通过虚假繁荣宣称自己有前景,吸引更多的投资,是一个财政无底洞。在借钱的地方干部任期内,GDP很好看,建设项目不断开工,任期过了,下一任只能借更多的钱来避免破产。

如果只是以干部任期为单位来借钱,问题还不算太大,因为下一任干部也有另一种选择,把责任推给自己的前任,早点把财政黑洞暴露出来。但问题是地方债问题和房地产泡沫相互绑定,明显延长了借钱的周期。

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时候,地方搞基建的口号还是“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本地的农业特产可以卖出去,本地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可以开企业,这都是基于实体经济的可验证逻辑。等到2005年之后房地产周期逐渐启动,搞基建就有另一套炒作逻辑了。

理论上说,修路架桥搞绿化可以提高附近的土地价值,政府再把土地卖给房地产商,回收资金。然后一部分资本发现,其实不搞基建,直接炒房价,相互倒手几次,也能在更高的价位上让消费者到银行借房贷来最终买单。政府发现炒房行为之后,不仅不用房产税一类政策去控制,还反过来利用虚高的房价,提高自己储备土地的价格。等到全社会都相信房价会一直涨,地方政府借钱就彻底摆脱了干部任期限制,不断扩大基建规模,增加土地储备,甚至在很多不适合搞基建的西部山区,也要硬开山修路,炸石头平整土地。反正房价隔几年就翻一番,理论上说基建的投资一定能收回来。

2019年的时候,房地产泡沫破掉已经是必然的结果,就算没有防疫政策来回折腾,也必然会在接下来几年破掉。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大批资产最后没法变现,坑了银行。无论是夏天时候换不上钱的河南村镇银行,还是这次被遵义道桥集团强行赖账的国有大银行,本质上都是把钱投入了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然后因为泡沫垮掉血本无归。

现在遵义道桥集团破产赖账,远远不是泡沫的底部。因为当初投入造泡沫的资金,的确给中西部省份注入了一批真实购买力。比如说被雇到贵阳盖房子的建筑工人,就完全可能在这一轮房地产周期赚到了买县城房子的钱。一旦省一级国企也借不到钱,这些寄生的购买力也会消失,再对着地级市和县里面的房地产砍一刀。砍下去的高度说腰斩有点乐观,说对着脚脖子砍有点悲观,我估计会砍到小腿靠下的位置。到时候地级市和县级的土地财政就知道十八层地狱下面还有十九层了。

新年还有一个新闻,鹤岗宝泉岭农场被供暖公司宣布停止供暖了,原因是政府定价不够买煤的,现在没钱了,必须在鹤岗这个煤城停掉供暖锅炉。我查了一下,宝泉岭这个地方还在鹤岗市区外面20公里,是农垦形成的小镇。鹤岗今晚的气温零下26度,这就是比买不起房子更可怕的经济地狱第18.5层。

2022年初,睡前消息385期研究过鹤岗的经济情况,我们的结论和贵州地方债差不多,鹤岗不是因为发福利把自己拖垮的,而是因为乱投资财政导致了破产。鹤岗在市区外围造了四季水上乐园,在整个城市搞“清水秀岸工程”,借钱提升城市形象,打算吸引旅游业,这都是要付很高利息的贷款和债券。如果老老实实躺平,还不至于连农垦基地的暖气费都补贴不起。

所以,回到我们500期的方法论,既是中国社会必须严肃划清效率和公平的界限。发达地区和国有银行给西部拿钱没问题,但拿钱必须说清楚目的。如果目的是公平,是解决穷人生计,那就老老实实承认这笔钱是赚不回来的,就是要发给穷人消费,就是要用来培训穷人适应现代经济,就是要用来搬迁那些不适合发展经济的农村。这样无论花多少钱,我们都有个预期。也许是一个需要国家财政来填的坑,但绝不会是泡沫下面的无底洞。

现实中的鹤岗和遵义,都把自己花钱的理由说成兼顾效率和公平,又要拉动地方经济,又宣称那些神奇的旅游项目能赚钱,那些盲目收储的土地能回收资金,所以从国家拿了上千亿的钱,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底层,最后还是要躺平赖账,让全国人民来买单。这是能想到的最坏结果。

前面我说过,2022年中国新闻场的一个特征,就是在生产方面缺乏突破性的进步,所以在防疫新闻之外,很难找到能上年终总结的创新项目。这也是遵义、鹤岗乃至大多数内地省区的地方债的长期效果。过去十几年,太多的资源用来造没人走的公路,修没人买的楼盘,造地方政府维护不起的公园和景区,投入企业研发的资源和人力就一定会减少。

这反映在资金上,就是银行不用过脑子,把钱借给西部基建项目就可以赚钱,还能拿到土地做可靠的抵押,完全没有动力去研究企业的需求,更不愿意冒风险把钱借给企业开发新产品。最后整个社会逐步陷入停滞,只能通过造泡沫来保持名义经济增长。

日本20年前就发生类似的问题,到现在也没走出停滞。但问题是,日本陷入停滞的时候,GDP水平已经达到了人均三四万美元,现在中国只有一万美元出头,各方面都向20年前的日本靠拢,未富先疲,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我做睡前消息节目,原则就是用现代社会的高标准来评价当前的中国社会,希望中国能尽快补齐软硬件各方面的缺口,实现产业升级,才能摆脱“成长的烦恼”。等到2023年末再回顾全年新闻场,我期待能做出一份让人振奋的年终盘点。

通宝推:不远攸高,自以为是,龙牡,学步桥,普鲁托,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