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论流浪地球中月球和木星的正确打开方式 -- diamond

共:💬122 🌺919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论流浪地球中月球和木星的正确打开方式 -- 有补充

《流浪地球》是一部想象力令人称奇的伟大作品,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地球作为星际旅行的载体,不同于宙飞船方案,这是真正的站在了宇宙的视角思考问题,而不是像传统的科幻作品那样,简单地把宇宙看做地球的线性放大,把星际旅行当成航海的同类事物,把星系文明想作国际关系,来来回回无非是帝国和属地、殖民者和原住民那一套东西,著名如《基地》和《沙丘》,从《星球大战》到《阿凡达》,都脱不出这个窠臼。

一部科幻作品,想象力无疑是第一位的,其基本出发点可以是天马行空的设定,比如行星发动机,完全超出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然后,接下来的剧情推演还是得遵守基本的科学原理。在这一方面,《流浪地球》就不免有些差强人意了,虽然原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具体的数字在量级上差得有些大,特别是电影版,点燃木星产生的冲击远远不足以对地球产生有意义的推动作用。因为在宇宙尺度上,哪怕渺小如地球,星球的动能是极为巨大,万有引力是统治一切的力量,核能比电磁能高几个数量级,燃烧的本质是电磁能转化为分子动能,参与燃烧的那一点点气体质量和速度和地球都根本没有可比性,质量自然不用多说,比较速度的话,地球的公转轨道速度是30km/s,而火药爆炸的冲击波速度是3km/s左右。退一万步说,如果这个冲击真的有用,地球也就没法保持完整了。

所以,如果说有一天太阳真的快要爆炸了,为了延续人类文明,哪怕发明了行星发动机,我们也得仔细制定流浪方案,宇宙中危机重重,必须步步小心。

出门之前先看地图,流浪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周围宇宙环境,也就是太阳系是个什么样子的。太阳系大家庭的构成是:太阳居中,四个类地行星在里,以小行星带作为分割,另外四个气态大行星在外,一家人整整齐齐。说句题外话,冥王星之所以被开除出行星行列,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天文学家都有强迫症。

至于各位家人的体重和尺寸,那可就相差悬殊了。太阳占据全部质量的99.86%,木星占0.1%,土星占0.03%,其余0.01%,在这0.01%里,天王星和海王星又占去94%多,我们的地球不幸再次被统计进其余,不过好歹总算拿到3%,比剩下的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小行星们加起来还多。这对人类而言是种幸运,否则地球上就只会进化出水生物种了。

然后再看各星身边,我们地球就十分幸运了,拥有一颗大得离谱的卫星——月球,直径是地球的1/4,质量达到地球的1.2%,和2008北京奥运会一样,属于“exceptional”级别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地球同类的行星,金星和水星根本没有卫星,火星倒是有两颗,都小得可怜,质量只有火星的十亿分之一量级。话说这二位都瘦脱形了,长得和土豆似的,看人家但凡有些质量的天体,那个不是圆圆润润的,如果参照冥王星的前例,这种东西就应该开除出卫星队伍,不然土星岂不是可以炫耀自己卫星成群,天王星也有话可说了。

说到气态大行星,无论以什么标准,它们的卫星都不少,数量上去了,但质量呢?木星拥有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木卫三,质量是月球的两倍,但和木星自己比只有0.008%,其他三颗的情况也差不多,都在万分之一的水平。所以我们身边有这么大的卫星,是一种巨大的幸运。月球不但在过去的岁月里稳定地轴、抵挡流星,保证了生命的存在和文明的诞生,而且在未来的流浪地球中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绝不能像《流浪地球》中那样一抛了之,甚至干脆炸掉。

最后,让我们看看脚下的地球。我们的地球并非一个完整坚固的球体,“坚实的大地”仅仅是日常生活的体验,在宇宙尺度观察,我们的地球其实是一颗皮薄馅大的熔岩馅儿汤包,球体半径6400千米,但地壳平均只有17千米厚,相当于苹果肉和苹果皮的比例,还是个虫蛀过的,个别地方甚至干脆就是漏的。何况这层皮并非是铁板一块,大尺度上分成几个板块在熔岩球表面漂移和碰撞,引发各种地质灾难,小尺度看是也是一块块的碎石乃至砂砾拼凑而成的。地球内部的地幔是一团熔岩,不停活动的那种,地心是超长周期核裂变元素形成的热源,烧得岩浆在整个地球内部上下翻腾。所以从宇宙角度看,地球就好比一团晃晃悠悠的熔岩球,中心的火灶不停烧着,表面飘着一层散沙般的小石头,凹坑里面还盛满了水,我们就住在上面,恐怖如斯。有观点认为3.6亿年前的第二次生命大灭绝就是熔岩活动的异常变化而引发的,史称超级地幔柱事件,绝大部分原始物种都没能挺过来。

所以,针对地球的任何动作都必须轻微和缓慢,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皮破汤流的下场。《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方案在地球上是不可行的。足以推动地球变轨的力量作用在地壳的一个点上,这和拿锥子扎汤包没有区别,哪怕分散成一万个也不行。用地基分散压力也行不通,就算用黑科技材料,就算覆盖整个地球表面,也还是不行。因为地球内部不但是流体,而且密度分布不均匀。地壳的密度大约是2.8,地幔密度基本等于地球的5.5,地核都是重元素,密度估计应该在10以上。加速度作用之下,熔岩遭受挤压,流向改变、地核错位,由此会引发的地热和重力再分布,都是不折不扣的灭世级地质灾难,地核撞击地壳也说不定。何况真有如此材料的话,不如造飞船当逃亡派。

基于同样的理由,停止地球自转也是不可行的。转向发动机只能消除地壳的自转,里面的岩浆球还是转的,引发海啸都算是轻的,熔岩带动板块移动和碰撞,会造成火山大喷发和剧烈地震,地下城也无法幸免。那把地核也想办法停转行不行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地核的旋转是地球磁场的来源,一旦失去磁场的保护,带电的宇宙射线就会长驱直入,把地球表面彻底消毒。还有,自转的离心力使得地球不是完美球形的,而是赤道方向稍胖的扁球,自转消失的话,表面变回球形,这恐怕也是一场滔天巨灾。

行星发动机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发热。用中学物理计算,物体的动能是1/2mV^2,代入地球的质量6E24kg,以及《流浪地球》设定的终极速度千分之五光速,也就是1500km/s,只计算地球的动能增量,除以加速时间500年,可知行星发动机的总有效功率是4.3E26W,平均每台4.3E21W。这个数值是什么概念呢,太阳的总输出功率是3.8E26W,还不如行星发动机高。而太阳照射到地球的总功率是1.7E17W,只有行星发动机的25亿分之一。考虑到以目前人类的物理学认识,没有任何机器的效率可以做到100%,所以行星发动机哪怕只有1亿分之一的能量变成废热散布到地球上,也将等价于25个太阳的烘烤效果,比后羿的时候可厉害多了。届时地球将不会是冰封世界,而是蒸汽天空下的熔岩地狱。再者说,如果有这样的发动机,何必流浪那么远找新太阳,随便哪里都可以安家,留一台自己照亮自己就够了,还不用全天开的那种。

行星发动机和飞机火箭一样,也是采用喷射推进的方式,这就需要抛射一定质量的物体,即工质,才能获得推力。如果说行星发动机的能量来源是重核聚变,也就是烧石头,那它的推进方式就是扔石头。这也是一个大问题。仍然是中学物理之动量守恒:地球如果想获得千分之五光速的速度,就必须以同样的速度反向喷出等于地球质量的工质,或者以十倍的速度喷出十分之一质量的工质,以此类推。喷射速度越高,越省工质,二者成反比。但高喷速更费能量,因为工质的动能正比于喷射速度的平方。于是问题就来了,到哪儿去找另一个地球,或者十分之一个地球呢?从地球表面挖是不可能够的。前面提到过,地壳是很薄的,把平均厚度、密度和地球的表面积5.1亿km^2相乘,可以得出地壳的质量是2.4E22kg,相当于地球质量的千分之四,皮薄馅大果然名不虚传。就这?即便不考虑广义相对论效应,也无视此时近乎0的能量效率,把它们全部以光速扔出去,也不足以把地球加速到千分之五光速,更不用提还有减速了。

这么说地球就没有办法逃离太阳氦闪了吗?天无绝人之路,行星发动机在手,地球的活路还是有的,关键就在于月球和木星,要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它们。具体办法是:月球作工质兼牵引器,木星作掩体,行星发动机作人造太阳,维持地球生态不变,到木日第二拉格朗日点渡劫。这才是流浪地球的正确姿势。

先说工质问题。老天爷赏饭,辣么大的一颗月亮,质量是地球的1.2%,整个地壳的足足3倍,怎么舍得扔掉哦,作行星发动机的推进工质,它不香吗?俗话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宇宙航行什么最宝贵?质量!无论是烧石头,还是扔石头,都得有石头。与其挖脚下的,何不摘天上的。既然行星发动机已经造在月亮上了,烧月亮、扔月亮岂不胜过烧地球、扔地球,不用拆迁、不怕抗议,而且量大管饱,还不用担心发动机的尾流带走大气层。

和地球相比,在月球开动行星发动机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它的内部已经冷却凝固。引力潮汐的锁定作用使月球相对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一面始终面向地球,深色的玄武岩和浅色的长白石形成的样貌既没有摆动,也没有变化,陨石砸出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不会消失,因为月球已经几十亿年没有过地质活动了。一句话,凉透了。所以在月球是开行星发动机,不用担心熔岩和板块问题,当然,基座还是必须的,推力也不能太大。毕竟月球本质上还是靠引力聚集的一团散沙,推进加速度应远远小于其自身的重力加速度,以免散架。

说了半天月球,那地球怎么才能动起来呢?利用月地引力。《流浪地球》中把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当做一种干扰因素,在流浪地球之前先抛弃了月球,其实大可不必。月球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引力等于向心力,二者实际上是在绕公共质心转动。如果行星发动机直接推动地球,不拿掉月球的话,实际运动的是地月联合系统,月球质量又够大,地球的中心和系统质心不重合,发动机合力指向系统质心的话,对地球是偏心的,地球受力不匀将会是一场灾难。如果合力指向地球中心,就会偏离地月的联合质心,由此形成的运动轨迹会比较复杂,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就是操纵比较麻烦,所以原著中索性扔掉了月球。

其实月球还存在另外的打开方式。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地球上不采取任何动作,保持自转不变,而是用行星发动机消除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保持其高度不变,并且让月球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前进方向上,行星发动机朝向地球喷射,但不是直接对准,而是各自稍微偏开,以免吹散大气层,通过对称设计让所有发动机的合力方向平行于地心和月心连线,大小等于月地引力,维持二者相对静止的状态。流浪地球,事就这样成了。

对地球而言,身上没有一台行星发动机,自转不变,相当于在月球的重力场中自由下落,加速度就是地球的前进加速度,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随着地球速度的不断增加,轨道上升,逐渐远离太阳,实现流浪。这种情况下,月球的万有引力无处不在,均匀作用在每一块地球物质上,不论地壳还是地幔,抑或是地核,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同步前进,彼此协调,各安其位,完全没有行星发动机直接推进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依距离月球的远近不同,引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细微的差异,这就是潮汐力,原本就存在的。由于月球轨道高度不变,潮汐力也不变,不同之处是周期略微缩短,以及和太阳合成的大潮消失。从地球历史来看,月球的运行周期本来就是变化的。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发潮汐,潮汐力的反作用力使月球加速,轨道升高,周期加长。古生物化石可以证明这一点,远古的一个月比现在的短得多,相应的潮汐力也大于当代的,所以这一点改变还不至于对生态圈造成太大影响。

总之,这种方案的最大好处就是保持地球生态环境不变,没有海啸,不用抽签进地下城,一天还是24小时,太阳每天照常升起(这里需要一点额外的技术工作,后面会谈到)。于是乎,马照跑,舞照跳,数字生命派住进量子计算机,飞船派想润就自己飞,没人举牌子“还我太阳”,和谐社会啊。

没有人的文明,固然毫无意义,而失去生态圈的地球,人类文明也无法独自存活。无论是《流浪地球》中的冰封地球,还是前面提到的熔岩地狱,一个动物和植物全部灭绝的地球,不可能是人类的家园。就算找到新的太阳,湖水或许可以解冻,但不再会有鲑鱼可钓了。生物圈的存在基础是完整的物种多样性,以及足够的种群数量,类似火种计划或者诺亚方舟那样,靠种子库的办法,不要说无法恢复生态圈,就连保存一个物种恐怕都难于实现,尤其是高等生物,比如大熊猫无论怎样尽心呵护,也无法避免遗传退化的问题。因此,流浪地球的难题不仅是保存人类文明,而且是维护地球生态。用月球引力作牵引,替代行星发动机直推,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不少科幻小说中提出了用“空间曲率”发动机进行星际旅行的概念,用某种装置扭曲时空,然后让飞船在弯曲时空中前进。实际上,装置了行星发动机的月球正是一台推动地球前进的空间曲率发动机,推(拉)的是行星,比飞船夸张多了。从广义相对论的角度理解,所谓万有引力,就是物质对时空的弯曲。在弯曲时空中,一个不受外力的物体做有加速度的自由落体运动,而不是平直时空中的匀速直线运动。伽利略的球处于被地球弯曲的时空中,初速度为零,是经典的自由落体。地球在被太阳弯曲的时空中,带着轨道速度转圈圈,也是种自由落体。被月球的引力场拉动的地球,也可以看作被月球质量弯曲的时空驱动前进,和传说中一样,采用了空间曲率推进技术。只不过月球本身还是采用传统的工质推进技术,由行星发动机推着加速往前飞。于是地球一直在下落,但永远不会真的落到月球上,只要行星发动机还在工作。

这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风险:一旦月球发动机出了什么问题,地球就危险了。规避的办法有这么几个:一是增加发动机的冗余量,按时维护,轮流检修,互为备份;二是在月球相对地球的侧面安装转向发动机,除了调整航向之外,还可以紧急启动,在推进发动机停机的情况下,给月球一个水平速度,让它不至于直直撞向地球;三是给月球安排一个摄动轨道,不是相对静止于地球,而是绕着前进轴作转动,类似于飞机的筒滚动作,这样天然带一个水平速度,就算发动机全部停转,也不会直接撞向地球,而是进入一个大椭圆轨道,并且轨道保持在洛希极限之外,这样就还有挽回的余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不要用人工智能操作发动机,否则什么措施都没用。另外,爆炸月球的核弹也最好事先放置好,密码早早解算好,引爆线统统连好,别什么事情都赶着最后的时间点才做,一个预案都没有,一点后手都不留,跟拍电影似的。

从可行性方面考虑,这种方案的能量消耗基本等于抛弃方案,只不过是把对月球的轨道加速改成减速。对于进行圆周运动的天体而言,其轨道动能等于将其推离到无穷远需要克服的引力势能,而潮汐锁定下自转速度很低,其角动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和原方案相比,这样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消耗。

和原方案相比,用月球作牵引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月球当做盾牌,放在前面抵挡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上面可以驻扎宇航员,还自带重力,挖洞住地下(月下)还可以避免宇宙辐射,比领航者号好用多了,特别是在穿越小行星带的时候。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质量是9.3E20kg,比月亮小两个数量级,只要控制好角度和速度,完全可以拿月亮硬抗,顺便还能补充点质量消耗。路过火星是个问题。火星的质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月球的八倍多,内部也没什么地质活动了,可以考虑给火星也装上行星发动机,一起去流浪,万一月球不够烧,还能当后备。

这种方案的加速度等于月地引力加速度,将各自的质量和距离代入万有引力公式,可得数值为:0.033mm/s^2。看上去虽然很小,但宇宙航行,贵在持之以恒,一年下来速度增量是1km/s,这就比较可观了。原著的设定是用500年加速到千分之五光速,算下来也不过是每年3km/s的增量。

随着质量的消耗,月球需要降低高度以维持加速度,有必要的话也可以适当提高轨道以降低加速度,或者在保证潮汐力不太大的前提下降低轨道提高加速度,或者改变相对位置以调整加速度方向,具备很高的灵活性。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用恢复月球公转的办法实现停车。月球的轨道动能是3.8E28J,地球的是2.6E33J。与带着地球飞相比,月球停转和重启的能量消耗近乎忽略不计。

说了月球牌空间曲率发动机的很多好处,缺点也不是没有,最大的缺点就是质量毕竟有限。用动量守恒一算就知道,不够一路烧去比邻星的,即便加上火星也够呛。既然恒星际旅行实现不了,那就在太阳系内想办法。《三体》中提到,用光粒打击太阳并不能摧毁整个太阳系,木星背后有死角。事实正是如此。所以木星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炸掉,也不是引力加速,而是用作掩体。木星的轨道速度是13km/s,一般的轨道能借几个km/s的样子,这么点增量不如自己加速几年,何必冒险。

木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天体,质量足足有太阳的千分之一,直径足足是太阳的十分之一。别小看这些比例,前者足以把太阳系的公共质心拉到太阳的本体之外,后者则足以遮蔽太阳爆炸的冲击,只要躲藏在木日第二拉格朗日点。所谓拉格朗日点,是天体运行轨道上的特殊位置,涉及两个天体,比如木星和太阳。在这些点上运行的天体,和两个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拉格朗日点一共有5个,分别位于两个天体的中间、各自背后和两侧。木日第二拉格朗日点位于木星背后,和木星的距离是木星到太阳距离的0.07倍。在这个位置上,木星和太阳的引力共同牵引地球,公转周期和木星天然相同,只需少量动力维护轨道,用以排除其它天体的干扰,即可保持木星遮蔽太阳的状态。考虑到木星和太阳的直径比例,在这个位置上木星足以将现在大小的太阳完全遮住。即便太阳爆炸前体积膨胀,也可以挡住大部分其中心发出的射线,是个不错的掩体。

这个位置的最大优点就是:近。无须恒星际的旅行,在太阳系内部串门罢了,只需跨过火星、小行星带和木星轨道即。变轨的能量费用也不高,不用998,也不用688,更不用支付走出太阳系的引力势能,算下来只要2.3E33J,比地球已有轨道的动能还小,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了好吧。原版流浪方案光是脱离太阳系就需要支付等于轨道动能的能量,然后加速到千分之五光速需要另外的三千倍,减速还得再要三千倍。

这个方案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无须减速。在月球发动机牵引下,由于加速度非常小,不同于人造卫星在椭圆轨道和圆轨道之间的变轨,整个过程是持续、平滑和缓慢的,地球始终保持在圆轨道上,加速带来轨道提升,动能换成势能,轨道速度不升反降,等于新轨道对应的速度,瞄好目标位置,不行多调整几把,一旦泊入目标位置,停车熄火,流浪完成。

位置近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时间短。粗略计算一下,这个过程只需要17年即可,不是500年,也不是2500年,不到一代人的时间,缺点是完全没有史诗感了。至于总能耗,省能量就得费工质,假设喷射速度是光速的万分之五,原著目标速度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50km/s,这么一来行星发动机的总输出功率只需要1.5E25W,相当于太阳总输出的4%,能量利用率(地球获得的能量和工质动能之比)达29%,听上去还算合理。但这个数值仍然是太阳对地球照射功率的1亿倍,散出来一点还是不得了的,好在月球不住人,烤热点没太大关系。这种状态需要的工质总量是6.9E23,得火星和月球绑在一起(7.2E23)才够,二者共同引领地球流浪。所以只能对我们的这位邻居说声对不起了。也不用太难过,虽然是被扬了一路,到底还在太阳系内部。没被月亮收走的小行星们有机会了,两亿年后又是一颗好星。失去的史诗感可以在这边找回来。

至于烧剩下的月渣,或是火星渣,恰好可以拿来解决一个此前悬而未决的问题——太阳强度。一旦地球开始流浪,太阳的辐射强度就会下降,和轨道高度的平方成反比,到达隐蔽位置时只有当前的3%。不要说这个强度无法维持生态圈的正常运行,哪怕1%的下降都会引发生态圈的灾难性变化。我们可以用人造太阳的办法解决问题。既然行星发动机的功率达到了足以和太阳相比拟的程度,拿出其中一点烧个几千度的人造太阳应该不是问题,功率可以调整,以补偿阳光的减弱。人造太阳放在哪里需要好好斟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在火星或者月球上,缺点是会破坏现有的日照规律,变成天有二日,每天只有6个小时的夜晚。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发射多颗卫星,位置恰好处在地日之中的对地发光,轮流模拟太阳,燃料就是月亮。这是旅程中的临时措施,等达到目标点后,把剩余的月亮放在地球和木星之间的拉格朗日点,替代太阳照亮地球,还可以通过位置和强度的变化模拟出春夏秋冬,以及黄道赤道夹角。于是地球上一切照旧,包括大草原上的春天气氛。

最后还剩下一个问题,月亮没了,诗人怎么看,情侣怎么办,狼人该朝哪儿嚎?既然太阳都可以模拟,月亮更不是问题了,路过小行星带的时候,选白净好看的顺走一颗当月亮即可,中秋假期照旧放。甚至可以多弄几颗小行星,体积小没关系,轨道低点就好,不但看起来大,而且跑得快,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排列组合,场景变幻莫测,把夜晚烘托成传说中的魔法世界。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赏月,评论哪个更圆哪个更美,一起笑等太阳爆炸,岂不美哉。

元宝推荐:神仙驴,普鲁托,陈王奋起,迷途笨狼, 通宝推:史文恭,digitapple,rentg,死扛着,红军迷,光头佬,诸葛神候,风起,富柜,光年,witten1,戈山,回旋镖,阴霾信仰,my8883,方恨少,驿寄梅花,灶王爷,pendagun,姬水飞熊,铁手,死扛着,丁一叮,泽徒,天堂,Ace,岑子,非鱼,strain2,newbird,任爱杰,东方白,自以为是,齐眉,不如安静,李根,纳米小洞儿,加东,胖老猫,大胖子,四方城,孟词宗,北纬42度,吃土的蚯蚓,澹泊敬诚,Rusher,无竞,脑袋,老科学的家,冬晓,破鱼,透明,白玉老虎,水立方,朴石,领班军机,不远攸高,桥上,瓷航惊涛,履虎,唐家山,广阔天地,shyukyo,小泽珍珠,看看,心远地自偏,菜根谭,外俗内正,wild007,方平,三笑,西电鲁丁,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有轻微剧透,基本不影响观影 -- 补充帖
通宝推:一个历史,戒定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