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三体电视剧腾讯版刷完了,里程碑式的电视剧 -- 白浪滔天

共:💬74 🌺365 🌵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正好知乎有人问莫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我想,莫言大概过些年就过气了吧。当年的鲁、郭、茅、巴、老、曹,现在除了鲁迅独一档,老舍还有「大清国药丸」,其他几位现在谁还有存在感?要想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没有明显的亮点或者黑点,普通人根本记不下来。

而刘慈欣很可能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中单独占一节。

刘慈欣至少有十个类似「降维打击」「黑暗森林」这样的常用典故,但没听说过莫言的作品有。

5月9日新加“关于刘慈欣的历史地位”

我在下面回答“过去两百五十年中所有中国文学作者只有三到四人能够在一百年后还具有巨大公众影响。按出生时间排,第一是鲁迅,第二是毛泽东(诗词),第三是金庸(但我还不是很确定),第四是刘慈欣。”结果引发很多评论。我绝没有高估刘慈欣和三体。仔细解释一下。

巨大公众影响力的核心,是生成大量被民众使用的文化典故,从而成为文化背景。巨大公众影响力和文化精英的评价是两回事(虽然也常有重合的时候),只有具有大量生成典故能力的人才能时不时提醒民众自己的存在性,只有常有存在感才谈得上巨大公众影响力。

什么是典故?可以是作品中的一些句子(比如诗);可以是故事情节或桥段(比如煮酒论英雄);可以是塑造的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还可以是作者或作品名字(比如鲁迅这个名字作为现代文学的代表)。

这里有两个要点:

生成的典故要多,最好成体系。比如朱自清的买橘子和老舍的“大清要完”是现在流行的典故,但太少也不成体系,很可能过几年这些梗就不再流行。三国演义则是成体系生成大量典故的好例子,起码有几十个相互关联的典故,这样一来三国被大量引用就停不下来,就始终提醒公众自己的存在性,久而久之就成了中国人文化背景的一部分。

生成的典故要能轻易追溯到作者或作品,否则公众也想不起来。比如人们大量使用成语,但往往说不出成语的最早出处,这样作者作品实际上也被遗忘了。

生成可追溯的大量典故是很难的。阳春白雪的东西大众可能看得少,通俗流行快餐式的东西又难以百年传承。

现在来分析刘慈欣

三体具有惊人的跨年龄段跨职业的渗透力。谈论三体的,有中二少年,文艺青年,科学工作者,工程师,外国读者,键盘政治局,互联网大佬,中外政治家等。除了刘慈欣,当今中国还有哪个作家具有这种全面的影响力?跨年龄段跨职业的影响力是通俗作品经典化的前兆。

刘慈欣事实上已经在中国网民中生成了典故体系。仅仅三体就已经是至少几十个关联的典故:有名句,有情节,有人物形象,连书名也已成典故。我只在近十年前草草浏览过一遍三体,但现在却张口能说出若干三体的典故。为何?因为我在网络上各式各样场合见过不知多少次三体梗,想忘都难。各位想想是不是这样?再想想当今世上作家除了刘还有谁有这待遇?(金庸也许勉强算,但影响力已不可同十多二十年前比)。而刘出名也就十年左右。

中国的影视作品迟早要走到大投资搞科幻的阶段,这是电影业的最高端。也许要十年以上,但不会太遥远,因为中国市场马上就要超过美国,而且战狼红海行动在本土不输于甚至压过美国动作片(电影业的次高端)的战绩提示我们:好莱坞不是不可企及的。一旦中国进入科幻大片阶段,刘慈欣就是超级金字招牌,其影响力将迅速波及全民。“刘慈欣宇宙”在中国流行文化界影响可能不亚于“DC+漫威+星战”在美国的影响。三四十年代可能会出现十部以上50亿+甚至100亿+票房的刘慈欣电影,两三代孩子都是看刘慈欣长大的,“课上啃鲁迅,课下侃大刘”恐怕会成它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影视之于刘慈欣,就如评书之于罗贯中。刘现在的出名只是热热身,大火的日子还没到呢。2050后刘的公众影响可能会超鲁迅,毕竟鲁迅无法流行文化化。

刘慈欣的未来国际影响以及与中国输出文化的关系。不详述了,写不动了。

刘慈欣的作品特别是三体有可能会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政治历史观念。这是有先例的,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如果中国长期稳定,21世纪后半叶政治局开会可能会时不时引用三体。如果中国不幸又崩溃坠入黑暗,那么毛选,三国和三体恐怕会成为很多觉得天下兴亡自己有责的匹夫的精神食粮。

过去两百五十年中所有中国文学作者只有三到四人能够在一百年后还具有巨大公众影响。

按出生时间排,第一是鲁迅,第二是毛泽东(诗词),第三是金庸(但我还不是很确定),第四是刘慈欣。

什么叫巨大公众影响?就是他们写的东西成为一直被民众使用的文化典故。比如现在毛的很多句诗已经类似于常见成语了,成为汉语文化背景的一部分了。鲁迅,金庸,刘慈欣也是类似的。鲁迅是现代汉语文中第一人,类似于莎士比亚在近现代英文中地位。即使后世有功力胜于他者,大众思维定式已成。金庸的水平不算高,但运气太好。自80年代以来赶上了大陆初开放而文学短板明显的契机,一下子俘获了两代人的意淫需求并和电视文化捆绑,成为改开以来的超级文化经典,如果能继续火二十年则地位就稳了。刘慈欣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是鲁金都做不到的),即是人文的又是理工的还是哲学的政治的。中老人中读过刘慈欣的还偏少,未来刘的典故接受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看不出还有谁具有大量造成典故的能力。建国前的其他几大家(郭曹巴等)事实上已经进入故纸堆了,只对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有意义,对广大网民而言基本等于不存在了。现在还活着的文学家,除了刘慈欣,只会在信息爆炸下被遗忘得更快。

所谓主流文学可能不觉得刘有多了不起,但决定公众影响的是公众。现代文时代的地位相当于古典四大名著的作品已经出现了,这就是三体三部曲。https://www.zhihu.com/answer/378625227

通宝推:千里不留行,真理,strain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