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70章 发现新茶树

有了“特权”,就得回报长辈了。

清明节前几天,便请假进山,那日一下课,坐上车直奔深山,天明前才到茅舍,背上背篓赶去山崖。那个早上到得稍晚点,但茶也得采,不可放过。

采茶、制茶,这茶成了我摆脱不掉的负担,不过也因这茶让我获得了多么大的自主啊!我不能抱怨,得做得更好。所谓责任,是不是该如此认识?所谓回报,该不该这样做呢?

再次呼吸到山上新鲜的空气,令我仿佛回到了母亲身边,是那么的舒服和自在,是那么的心旷与神怡。我觉得自己离不开这座山,我是山之子。而在毛子那边生出的戾气,回山后便不明显,内心舒服多了。

从崖上回来,首要的是给老爷爷扫墓,向老爷爷汇报一年来自己在修炼上的进展和道医所学所做,和老爷爷的感情是无法随时间的过去而冲淡。我摸着老爷爷下葬时所立的木墓牌,上面的字迹已经黯淡,需要再重刻写,在清明那天拜祭完我用刀把当初的字迹又深深地刻了一遍,再涂上上好的漆,表示我那份虔诚的孝心。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我从“明前”四天采到“明后”四天,9天时间一天也没得闲。因茶树在山崖上,风寒些,成茶期比山坳的稍晚,比山下茶田可摘的时候更晚,那边的早茶三月中旬就可开采,所以这边采到“明后”几天无妨,茶的质量与“明前”并无差别。

每天都是早上天不亮就上山,到得山崖茶树下,天才刚明,芽叶满是露水呢。清晨采茶为了不把露水沾掉,我很谨慎不靠近有露珠的芽叶,故采得很慢很细,尽量保证芽叶带有露水,而且我采的全是最细嫩、品质最高的芽叶。采摘的每个环节都追求完美,不能掐着芽叶采,否则炒制时会产生黑点;鲜叶采下立刻回茅舍,不能让芽叶闷在竹篓里,娇嫩细薄叶片,非常容易变色,那就不好了。

最是制茶时,每天都有一两次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转动,促使茶多酚酶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野茶”的摇青,需要格外的精细,时间、力道都要掌握好,摇青摇出花香的那一刻,好让我舒心。

我豁出去了,利用多几天的采集,获得多一些的茶叶,故每天炒制的茶量不大,制出的茶叶质量也高,那两棵茶树也不过贡献出不到三斤细茶。下山后,喝过这年茶的老人都是称赞,说此茶与上年不一样,更加像是仙物。由于量稍多,也有余力分出一些,供那些非得馈赠不可的友好人士。

一日,我在崖上采茶,那天光线很好,很透明,因为平常这里常云雾缭绕,看不清崖下是怎样的,而我仅采茶几日来这边,一直没有留意附近的情况。这次让我发现了崖下有一片树林,树干黑粗,枝叶繁茂,让我好奇起来,到下午我找到进入路径,到里面转了一圈。

树林里有股淡淡的香气,原来是带有香气味道的十几株老树,不知生长多久了,我还不能判断出树龄,树干除了黑粗,也鼓鼓坑坑的。我想唤不上树名的古树许是珍贵罕见的品种,下次拍几张照片带去海城请植物学家辨认。

除了这十几株古木外,在树林边上能见阳光的地方,我又发现了数株树干粗粗的老茶树,此清明时节,长满了嫩叶和芽包,短小芽叶新梢上的一芽一二叶,其嫩叶呈玉白色,挺直略扁,外形形似凤羽,展叶后呈雪白色;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白毫显露,是因某种原因导致叶片失去叶绿素而产生叶片白化现象的茶树品种;其美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

这样老的粗的茶树,这样泛白的芽叶,我以前没看到过,于是采摘树上的芽叶,回去制成茶,沏出一壶,倒出的茶汤色泽翠绿间黄,清澈光亮,香气清鲜持久;尝了一口,滋味鲜醇、甜香,我这个不喝茶之人也可确认端是好茶。

那几株茶树长在海拔700多米以上的山涧里,不知独自存活了多少岁月,连老爷爷都没去过,到让我发现了,心中大喜,我想这次可以以我说的名字命名此茶了。

由于这里昼夜温差大,有特殊的地理条件,经常会有雾气飘来,熏遮茶树的芽叶,是为一种独特的“云雾茶”。而且,海拔高度和昼夜的温差,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尤其这里空气清新,旁边一条溪水清澈见底,矿物质含量应该非常高,我用手捧起来喝了一口,太甜了!想来用这种水滋润的茶树,产出茶的味道也该更加香醇甘甜,绝对是茶中的精品!

从此,我的工作加重,采完野茶,又顺着绳子下到山涧继续采白芽叶的茶,亏我内力深厚,能拉着绳子垂直上下。如果绕山走会太远,不能在上午早些时候采到。那几棵茶树要比崖上的野茶树要大,芽叶也要多,按照我不舍的性子,是要把嫩的芽叶都采走的。不快下到涧中,就不能保证采下嫩叶的质量。尽管我累了许多,可是高兴啊!

后来发现不同株、不同面的芽叶炒制出的茶味道略有不同,品质也略有高低之分,时间不足时则重点采品质最好的树上的芽叶。所以需要在特定的短短的期间内采摘、加工,这样茶叶经冲泡后,叶底能保持呈现玉白色。唉,我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侍弄这些老茶树,踏踏实实地采摘芽叶,总是来去匆匆,放弃了多少未能采到的上好的芽叶啊。如此宝物,不能珍惜相待,却不是我的错,得去上学嘛!

新品茶拿回家后,我对姥姥、妈妈、舅妈说:“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茶,恐怕还是老茶树上的茶,因茶有桂花香,入口是甜的,所以在山上就想是专给你们炒制,捧捧你们的马脚,讨你们的欢心。”听我说的像胡扯,招来她们的唾骂。

姥姥让我以茶道之术为她们沏茶,初沏茶时,随着水汽蒸腾,茶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是浓郁的桂花香气;热水中茶芽的叶白脉翠清晰可见,如针状竖立着,芽叶朵朵可辨,汤色嫩绿明亮。在那淡鹅黄色的清澈茶汤中,藏不下任何一丝不良的滋味,只是本质的茶香、鲜甜,饮后满口清醇,回味甘而生津。尤其是此茶耐冲泡,几泡后滋味仍清香高扬、浓郁鲜爽。

姥姥和妈妈、舅妈她们喝了,被茶香茶味所迷,点头称好,一时竟成了她们的专宠,所幸茶采的远比野茶多,还能送给二代、三代女眷,包括我的姐姐们享用。因新品种的茶,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姥姥说了:“真如小女孩般的娇嫩、娇小,可名曰:‘女儿茶’。”妈妈、舅妈都同意,故得此美名,却剥夺了我的冠名权。

后来把“女儿茶”拿去找专家鉴别,这样的茶香味,专家说是由于茶叶的白化,使叶绿素含量低,又因比其它茶的氨基酸含量高出一倍,所以它可以没有一丝的苦与涩,独独留下那如将春光无限放大一般的渺渺鲜爽;而又因茶树生长在被密林覆盖的山麓上,并与其它有香气的树交荫,亦带有山林茶所独具的蕙兰香。

同“野茶”一样,“女儿茶”还体现在它那跟青春一样稍瞬即逝的产茶期,就在明前至雨前的一段短短的日子里,枝头抽出的是嫩白芽,嫩叶呈玉白色,美极;及至谷雨后,茶的叶片将变得白绿相间,嫩叶会逐渐变绿,立夏后很快便又恢复成全绿色,与一般绿茶无异了,深刻地诠释了“女孩青春易逝”的哲理。

说茶是女儿茶,还在于妈妈和舅妈喝过,很快发现皮肤滑润且白嫩些了。按照舅妈的说法,多喝这种茶,可以延缓衰老,美容美颜。而且,可以清热降火,特别助女性清心除烦、安神定智,有助于获得安稳良好的睡眠。就连怡娴她们和昕媛、娜娜都喜欢,张罗着开个“女儿茶馆”,说能受到都市时尚年轻女性的欢迎,可哪有如许多的茶供给她们?

要说“女儿茶”和“野茶”比,还是差些的,没有“野茶”奇异香气那般浓郁和催人清醒的作用,没有“野茶”入口那般浓香与饮后犹如上瘾的口感。大概这种区别来自,一个是长在崖上,历经一年的雨水风霜的洗礼,严寒酷暑的凝练,才有的异乎平常的种种优异品质;一个生长在山涧,在别的大树遮风挡雨下,只剩下纯醇和温柔了,其气味、汤味是茶的美丽外表。

为什么我对“女儿茶”记述了这么多,不就是个茶么,但请你记住:这个茶可是我发现的,是在无数年没有人进去过的地方发现的,是个不大的奇迹吧?

深山是秀美山川,野生茶树是这里的珍贵资源,野茶、“女儿茶”虽然不能人工培育,大规模量产,但也是中国难得的珍惜茶品种,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两支并蒂花,还属于我!此大幸哉!

回到山上,让我如鱼入川,如涓流汇入大河,恣意痛快,又能在安静、灵气旺盛的环境下修炼,又能攀高下涧施展轻功,还能在林深草密之处采药、挖笋、摘蘑菇。没有烦心的事,只有那种自小习惯的生活。

心情平静了,读书也很有效率,我带的几本数学专著,就是在深山静谧的环境下读完读懂的。这次我上山,不仅是采茶、采药,还有修复心态,攻读参加数学竞赛的书目……

更有发现黄凌花虽然未经看护,已在数个地方长成片,收采下来够药用的了,此次我也采集了一些回来。以前在山中,我对草药的认识很浅,随着年龄的增长,药书读得多了,知道了更多的药材,即使不知的药材,采到标本带回海城也能找到老药师帮我辨认。

“深山”,我的神山!

通宝推:脊梁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