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桂军战斗力被严重夸大,其头号主力被我地方部队重创 -- 忘情

共:💬3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桂军战斗力被严重夸大,其头号主力被我地方部队重创

作者:忘情

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这俩新桂系军阀的起家老本。该军在北伐战争期间曾有“钢军”之称。众所周知,钢比铁硬。不过,若论战功的话,桂7军怎么瞅也比不上李济深的粤4军。这个所谓“钢军”,很大程度上是新桂系对粤4军北伐风头一时无二的一种羡慕、嫉妒、恨,总想在名号上压人家一头,不过“耗子上天平-----自称自赞”而已。

可笑的是,后世果粉们对此却深信不疑。对于那些死在战场上,或是既没进功德林、也没投共,而转进台湾顽抗到底的货色总是费尽心机寻找“亮点”,然后为这些已被历史无情唾弃的渣子们大吹法螺。不明不白死在台湾的白长官,可能是果粉们心目中仅次于张灵甫、胡琏的最爱,这些年来就差没把桂军捧到天上去了。

果粉们吹桂军战斗力强,必然拿1946年山东野战军攻泗县失利说事。实际上,那一仗是山野自己没组织好,战后鲁南8师总结出一系列教训,在以后的攻坚战中越打越精。当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白崇禧亲自指挥33个整编旅围剿大别山,也是果粉们津津乐道的。其实,在那种环境下,别说刘邓大军主动避免和桂系硬碰硬,就连对其他派系的国民党军,也是尽可能绕圈圈,避免不利形势下的消耗战。

真到了考验桂系军队战斗力的时候,这支反动军队的表现是上不了台面的。莱芜战役,桂系46军被华野瞬间打崩,果粉们还可以推说是出了韩练成这个“卧底”。而渡江战役时,号称“加钢黄鳝”,战斗力仅次于7军、且此前未受我军沉重打击的桂系48军2个师,却在南昌郊外啃不动陈赓兵团孤军背水作战的1个团,这战斗力能看吗?桂系吹上天去的“青树坪大捷”,实际情况是桂系7军、46军的3个精锐师,硬是没啃动四野孤军深入的49军146师。要知道,这个军的前身是东野成立最晚,最缺乏大战历炼,战斗力在东野垫底的12纵。桂系出动拥有3倍以上兵力优势的上驷,2天时间啃不动四野的下驷,还让人家最终破围而出,这战斗力能看吗?

至于衡宝战役时,丁盛的135师“腰斩7军”,桂系集中5个主力师都拿135师没辙,那就更不用提了。当然,也许还有嘴硬的果粉会强辩:四野是解放军中兵力最雄厚、火力最强大、战术技巧最精湛的一支,桂系败给四野不算丢人。呵呵,其实果粉有选择地遗忘了,早在渡江战役发起前的1949年3月,桂7军的头号主力171师,就被我江汉军区的地方武装歼灭过。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江汉军区的地方武装。说起来,他们是原李先念中原军区的余脉。1946年中原突围后,虽然为了全局而付出了减员严重的代价,但仍然保存了部队骨干。这些骨干后来调整晋冀鲁豫解放区整训,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该纵队作为刘邓大军的第二梯队,于1947年11月下旬进入大别山区后,取消野战纵队番号,改组为江汉军区,。

在许多人印象中,军区部队属于地方武装,和野战纵队战斗力不在一个档次上。中原军区除皮旅外,其他部队也没啥特别突出的战绩。不过,一切都是相对的,只要指挥得当,我军军区武装一样是下山猛虎。

淮海战役结束后,身在武汉的白崇禧将第3兵团的7军、48军,以及29军、56军、58军5个军集中在武汉及其外围汉川、应城、安陆、云梦、黄陂等县城及京汉铁路沿线,以孝感、花园镇方向为防御重点。另以宋希廉第14兵团的45军、79军、2军、124军驻守武汉以西的荆门、宜昌沙市地区,防我迂回侧后。

此时,二野虽在休整,但对未来战场的准备工作却并未放松。1949年2月,刘邓令江汉军区发起荆门战役。军区司令员张才千集中军区12个团,将14兵团79军大部歼灭,显示了强大战斗力,迫使白崇禧调48军西援。

进入3月以后,东北野战军开始源源南下,剑指华中。白崇禧开始收缩防务。他令第5绥靖区放弃驻马店、确山、明港、信阳南撤。第7军171师513团由云梦收缩到花园,掩护信阳守军南撤。171师主力集中于云梦北侧地区,对付铁路以西的我军。172师驻孝感、汉川、长江埠至云梦间。根据敌情变化,刘邓要求江汉军区会同由桐柏军区部队改编的58军积极行动,抓住企图南撤的桂系第3兵团,力求歼敌一部。

花园是平汉铁路上一个公路铁路交汇点。花园以南直至武汉皆是一马平川。花园以北30里是王家店。王家店火力站东傍磨山。磨山有4个山峰,南北长约4里,东西宽约2里,其北侧和西侧陡峭。在周边数十里的低矮丘陵映衬下,显得格外突出。花园以西20里为憨三寺。这里是花园至安陆间一个重要的制高点。从憨三寺往南,有通向云梦的土路,襄(阳)花(园)公路在这里形成“丁字形”交叉。

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研究敌情后,决心以独1旅3团奔袭王家店,切断汉口至信号间铁路,引诱桂军171师2个团北援。独1旅(欠3团)在同兴店、朱家西湾地区;独2旅在陈家大湾、双路口、松林湾地区设伏,准备打援。

3月29日17时,独1旅3团进抵王家店西,于30日零时开始渡河袭击王家店。战至30日11时,全歼王家店守军,并继续向王家店火力站东侧磨山守敌发起进攻。

磨山守敌频频向第3兵团告急。桂7军的头号主力171师立即奉命北援。其中,右路511团沿铁路线,经花园前往王家店;左路512团沿云(梦)憨(三寺)公路前进,直出独1旅3团侧背,妄图以分进合击的钳形攻势,解磨山之围。

30日下午,桂军512团进至花园以西10里外的周家大湾宿营。这是花园至憨三寺之间的一片丘陵地。周家大湾西南长岭岗是当地制高点,南侧张家岗比长岭岗稍低。512团以张家岗为核心,以长岭岗为要点,形成环形防御。

31日晨,江汉军区打援部队开始向周家大湾方向运动。独1旅1团沿大庙店、栗林店迂回到敌512团南面,从敌后穿插张家岗。2团进至憨三寺地区,由西向东进攻。独2旅4团进至憨三寺以北,由西北向东南打。以上各部于31日18时许相继运动到指点位置。而512团利用这个白天,将驻地周边的树基本砍光,在阵地周边形成了堑壕环绕、掩体密布的防御体系。

18时30分,1团首先在敌512团侧后打响,其他2个团也相继发起攻击。战至4月1日零时,1团1营攻占敌核心阵地张家岗,将守敌分割成南、北两坨。该营守在这里,打退了桂军一轮又一轮反扑,巩固了阵地。战至2时,长岭冈这个战场制高点也被2团1营攻占。4团则相继攻占了潘家湾、莽汉堰湾。敌512团残部的防御阵地被大大压缩。

512团吃紧,171师师长坐不住了,急令511团火速增援。该团先头营于4月1日至罗家松林时,遭到独1旅1团4连的顽强阻击。511团出动2个营的兵力,轮番向4连进攻,但却难以前进一步。仗打到这个份上,赶紧全歼残敌,腾出手来歼灭援敌是关键。

4月1日6时,1团集中4个连的兵力,在全团迫击炮和轻重机枪掩护下,对公路以南唯一残存的敌据点刘陈家湾发起了总攻。刘陈家湾位于张家岗向西南延伸的山岗坡上。其东北、东、南皆为山坡。西北、西、西南有10余个水塘。水塘堤坎较高,山坡下和水塘外是水田。守敌为1个营残部,他们在村庄东南、东北高坡及西北、西南水塘配置了4挺重机枪,加上周围几十挺轻机枪的配置,形成了绵密的火力配系。

这样的地形,显然是易守难攻。但解放军不畏艰险,仍顽强地发起突击,并与反冲击之敌展开白刃格斗。7时许,沿澴水以西南下的独1旅3团1营从城李头过河,向守敌右侧后进攻,迅速攻占了祠堂湾,并将汤家湾之敌压缩至周家大湾。4团解决当面之敌后,也合围了周家大湾。

战至此时,512团残部被压缩在刘陈家湾和周家大湾这处。张才千决定先集中力量拿下刘陈家湾,在猛烈进攻的同时辅以政治攻势。已陷入弹尽粮绝境地的桂军士气崩溃,包括营长在内的一部分人打出白旗乞降,而另一部分则脱下军装,化妆成老百姓,潜藏于阴沟角落里,准备伺机逃跑。但我军指战员打扫战场细心,群众也踊跃指认,结果这些溃兵一个也没能溜掉,都被揪了出来。

12时许,独1旅集中全旅火炮,对512团最后的据点周家大湾实施火力准备。他们还用迫击炮送炸药包,反复犁地,直打得周家大湾墙倒屋烂,震得敌军的骡马都躺下畏缩不动。据战后俘虏供称“如此猛烈的炮火,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的胆都快被震破了。”

为挽救“精锐团”覆没的命运,白崇禧派数十架飞机从武汉起飞,对憨三寺、长岭岗等我军阵地狂轰乱炸。171师师长亲临前线督战,指挥511团集中兵力,拿下独1旅1团4连据守的罗家松林阻击阵地。双方反复拉锯,战至15时,4连阵地上只剩下负伤的副连长等18位英雄,但他们却如18块磐石般巍然不动。让桂系精锐的511团在长达8、9个小时内发起的数十次冲击陡然无功,寸步未进,反倒在4连阵地前留下了一层又一层尸体。

15时许,周家大湾方向的枪声终于沉寂下来。心知不妙的171师师长,立即带着511团团部落荒而逃。毛主席说“桂系本钱小,极机灵”,还真是没说错。这要是动作稍慢,让腾出手来的我军围上来,171师师部和511团也得交待在这里。

桂系军队无论是评资历,还是评战斗力,7军都算老大。7军里,171师又算翘楚,是整个桂系中的第1主力师。此役,江汉军区攻点打援,实际投入与桂系援军作战的,只有3个团的地方武装。而与之对阵的,却是桂系第1主力师师部及属下2个团,而且还得到了空中支援。结果,桂系1个精锐主力团被全歼,另一个精锐主力团拼尽全力,却拿不下江汉军区1个连防守的阻击阵地。最终,桂系败走,战场被我控制,毫无争议地获得了全胜。

对于这样的结局,不知道果粉们还如何替桂系吹嘘。更为关健的是,这还绝非个例。全歼512团,击溃511团后,江汉军区独2旅又力克花园,将171师513团歼灭大部。这一次,171师连再次出援的勇气都没有。

也不知道到底是江汉军区的地方团队战斗力爆棚呢,还是桂系主力被人捧得太过?

通宝推:nettm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