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唐惊变(9.13更新) -- 扶楠
网上很多关于这场战争的帖子更多的是根据唐史的记录,事实上这场战争对于阿拉伯方面来说更多的是被动的防御性的战争,目的不过是遏制唐帝国向西的扩张。事实上阿拉伯帝国当时尽管还处于全盛时期,但是扩张已经达到极点了。阿拉伯帝国的东方疆界基本上就稳定在倭马亚王朝的阿卜杜勒·麦立克和韦立德时期,虽说帝国扩张停止的标志是732年的普瓦提埃战役。但是东方扩张的终止比这个还要早。帝国东部的扩张依赖的将领主要是哈查只和他的部将古太白等。古太白的最远征服仅到达河外地区。714年哈查只病死,古太白失去支柱,第二年哈里发韦立德去世,古太白等哈查只的部下因曾威胁过新哈里发苏莱曼的继承权因而被他忌恨(苏莱曼是前任哈里发的弟弟,前任哈里发曾想将哈里发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因为只有哈查只等少数支持而作罢),在受到哈里发排挤后被部下杀害。此外征服信德的功臣穆罕默德·伊本·卡西姆也被调回处死。帝国向东扩张的势头随即减缓。而且由于被征服地区的强烈反抗,也迫使东征不得不停止。这个停止的时间大致是在8世纪20年代初。后来古太白的继任者还不得不重新征服古太白已经征服过的地区。这是因为中亚地区不同于小亚细亚和波斯,小亚细亚地区不仅长期受到一神教的熏陶,而且拜占庭的暴政又给阿拉伯人提供了正义者的形象,波斯地区则是因为长期同拜占庭的战争已经大伤元气,而且内乱频繁,使得阿拉伯得以乘虚而入。而中亚地区受到突厥汗国的统治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宗教还是文化都已经定型,拜火教和佛教等在这个地区的影响非常深,来自文化不发达地区的伊斯兰教在同它们的竞争中显得非常不利(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的一个很大的推动力是因为政府对于穆斯林的优待政策的扶持,而不是因为教义和宗教背后的文明,早期的伊斯兰教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很深,《古兰经》中的很多故事基本上就是《圣经》的阿拉伯版,缺乏自己特色的文化。伊斯兰教的本身的大发展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吸收了波斯等其他地区的文明后才形成了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文明,只有这个时候的伊斯兰教才具备了同其他宗教竞争的文明背景,因此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化并不是在被阿拉伯表面征服后就开始的,这个过程主要是在阿拔斯王朝的中期和后期在这个地区形成的独立的割据王朝后才开始的),这样的信仰不用说是肯定很浅的,而没有伊斯兰教的支撑,阿拉伯文化对于这个地区的渗透就非常困难和缓慢,古太白在中亚的所谓伊斯兰教的传输有时采用的甚至是暴力手段,不但捣毁当地的佛教寺庙和拜火教寺庙,而且对有关信徒还采取屠杀政策,为了让居民坚定伊斯兰教的信念,还派军队进驻居民的家中,可想而知这种宗教政策的效果如何了。同时由于中亚地区的形势是很多小国并立,这些小国在西突厥,吐蕃甚至唐的支持下对阿拉伯的征服激烈反抗。逐个征服这些小国对于阿拉伯非常困难。古太白死后才数年时间,他征服过的锡尔河地区就全部丢失了。因此中亚地区的征服成果经过多次反复才巩固下来。因此阿拉伯帝国对于边疆的很多地区基本上采取的就是和大唐一样的做法,允许那些小国的实质独立,只满足于它们表面的臣服。由此可见,即使在阿拉伯帝国军事的全盛时期它都无法控制达到怛罗斯地区,那么在缺乏可以信赖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的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这个就更难了。所以阿拉伯帝国的这次出兵更多的是因为西域诸国的请求而出动的,就像中国西汉时期应西域诸国要求对匈奴用兵,都不过是临时行动,军事行动完成就撤回帝国实际控制地区,并不存在趁势攻入中国的可能。所以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后来安史之乱后大食的部队仍然没有用兵西域,无他,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也。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我觉得阿拉伯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 klxn 字9676 2005-08-21 23:07:39
先花再接着看 小愚 字0 2005-09-13 12:11:03
😁多谢,小妹受教了:)花一朵 扶楠 字68 2005-08-21 23:28:25
我觉得分析这场战争应该也分析一下阿拉伯帝国当时的情况
😄哇,遇上高人了,GG能否再提供多一点阿拉伯的史料…… 扶楠 字138 2005-08-22 06:04:42
klxn的跟贴很强呢,献花 萧让 字629 2005-08-31 21:36:08
这场战争在阿拉伯那边记录的很少 klxn 字291 2005-08-22 07:07:09
😄当浮一大花 四月一日 字0 2005-08-07 05: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