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下半场开踢 -- 方平

共:💬5008 🌺38244 🌵3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问题在于官方和亲华西派都参与了宣传,是被动的,华西村

主要意图宣传的那部分,其实没被发扬。

那么官方为什么要参与宣传呢,实际上是想做个改开的市场经济典型(江南富裕,也有条件宽松一些),同时也是批毛的典型宣传,但是毛派的那些东西,共同的那些东西和那些所谓改开典型宣传方面是矛盾的。

导致了现在成了反面典型了,呵呵呵呵。

亲华西派的老干虽然支持,但是也不希望复兴毛思想,所以他们合流了。

而南街村和周家庄就是反面典型了,一直不行。

周家庄一万多个红手印和小岗村造假血手印刚好相反,一向就是作为反面典型的,好在他们势力实力强,当地不得不重视,也是没太多的办法。

他们只好像当年利用国民党走私的新四军一样图发展,也算是成功的独孤了难关。华西村是最近才遇到这种政治困境,就看吴协恩能不能像他父亲一样顶住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拐点。

1978年的华西村有银行存款100万,这是他们搞地下五金工厂10年的积蓄。(敢吹你也敢信?地下五金厂,呵呵呵呵)

这一年,一切都开始改变,改革开放后的华西村飞速发展,实现了农村工业化,被称为“天下第一村”。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一位50岁的中年人坐在会场中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时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当他听到邓小平同志呼吁“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没有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时,立时会心一笑,忍不住鼓起掌来。这位中年人叫吴仁宝,时任江苏省江阴县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从28岁开始当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76岁,创纪录的48年,他把华西村打造成了“天下第一村”。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10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农民热爱这样的社会主义》为题对华西村给以高规格报道,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华西的经验说明了什么》。

这是华西村第二次被《人民日报》报道。1975年,华西村曾被《人民日报》树立为“农业学大寨”典型。而这一次登上头版头条,则从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样板意义。而吴仁宝隐藏多年的秘密,也终于有机会得见天日。

当时的吴仁宝,不仅是中共十一大代表、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书记,还有一个“秘密身份”:一家地下运转近10年的村办五金厂的领导者。对吴仁宝来说,这个“秘密身份”显然更具吸引力,以至于当1980年上级想调吴仁宝担任苏州地区农工部部长时,吴仁宝却请求组织让他回到华西村。

1969年,已经当了近14年华西村书记的吴仁宝在高调“学大寨”的同时,秘密抽调20名村民创建了一家小五金厂。在“阶级斗争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冒险的,这个五金厂也成了村里的最高机密。

改开的宣传从来就是这么无耻。

其实我经历过的挫折很大的。比如选党代表,从全票当选到有人对我不满让我落选。我说要谢谢不选我的人,给我敲了警钟,我们确实有不足。像我十大、十一大、十七大,三次党代表,六届、七届、八届,三届人大代表,那么在九届人大代表我70岁落选了。

为什么落选了?我村里没有落选,我江阴没有落选,我到省里落选了。落选他们说,第一,吴仁宝70岁应该让给人家了;第二,吴仁宝走的路还和人家不一样,大家都私有了,他还搞公有,这个思想不太行。所以我落选了。

落选我也很高兴,我一点也没什么。我同他们说,落选了要相信组织。后来把我安排做省政协常委,当了两届。到80岁时,十七大我倒又当上党代表了。面对这种挫折,我是不泄气的。这个如果你泄气了,十七大代表就当不到了。一般的人他经不住这个考验。

哈哈哈哈。

吴协恩:实际上华西村一直在变,从1961年建成之后到1969年这段时间,也是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段时期,为什么我要这样讲呢?因为华西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人多地少,人均不够,种的粮食再好也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让你的口袋富起来,我们的老书记从1969年时就偷偷开始搞小五金工厂,第一年好象赚了一万块钱,尝到了甜头,实际上这就是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更重要的是,那时候赚钱,主要是以工补农,因为农业的收入太少了,我们把企业反哺到农业上去,这样我们在农业现代化这一块(发展得)比其他地方早。到1978年前夕,实际上华西已经有三四个工厂了,但那时候的生活水平还是非常低的,因为整个环境还没到(那样的水平)。

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时,我们在银行的存款已经有100万了,但我们的销售额、产值也只有100多万,大概是一百零几万,那时华西的人均收入只有210块钱。

78年这么大的规模,还能秘密?这就是1969年的秘密到了75年的结果了。这个报道方式和懒厨河友的方法一模一样,呵呵呵。

华西村真正最苦的是70年代

网易财经:在八十年代快速增长的那个阶段有没有获得国家的政策扶持或贷款?

吴协恩:一样的。

网易财经:什么意思?

吴协恩:人家有,我们也有,人家没有,我们也没有。比如在92年的时候,小平南巡,那时候我们找过市长,当时给的贷款非常少,主要是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的,但是我们的老书记看到了这个非常好的机遇,怎么办呢?那时候就向老百姓借钱,再出去借钱,问银行借钱,这一次我们融到了不少钱,大概有个把亿,实际就是抓住了南巡讲话的这次机会。要说真正的政策,我认为我们老书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政策吃得透,而且用得好。如果国家给了政策你又用不好,也是浪费,但是用过头,就是犯法。

网易财经:但再往前推一点,1978年甚至1978年以前是没有政策的……(哈哈哈,有趣的提问方式,阴险的改开宣传,这样能成事吗?)

吴协恩:也有。到80年代国家已经逐步在放了,真正最苦的时候是在70年代。

因为没有政策,所以华西村70年代最苦,咱也不知道网易这个记者怎么得到的结论。

华西村“社会主义富华西”展览馆里,珍藏着一张49年前的老报纸。在这张1972年3月6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欣欣向荣的生产大队》的报道,报道了华西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火热实践。

1961年,华西建村。1台30马力的柴油机,1764元现金,此外还有15000元的外债,这就是华西村当时的全部家底。“建村时,全村667口人,但耕地只有800亩,还被水洼、河沟分割成1300多块。当年华西交税8500元,人均年收入53元。”人称“华西村铁娘子”的赵毛妹这样向记者介绍60年前的华西村。

1964年,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带领村民,让河流改道、田亩重画。1972年,华西村成功实现了亩产一吨粮,《新华日报》《人民日报》记者相继走进华西村,争相报道这个“土地成片、瓦房成排、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亩产吨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别人纷纷搞起包产到户、分散经营时,华西村结合人多地少的现实,提出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把全村600多亩粮田集体承包给村里的30名种田能手,把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企业去上班。

华西村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硬道理,四十多年来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七十年代造田”——上世纪70年代,华西人用七年时间战天斗地,重造华西村地貌,实现亩产一吨粮,成为农业样板村;“八十年代造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华西村展开第二轮艰苦创业,成为亿元村,实现农村工业化;“九十年代造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华西村大力推进中心村的城镇化进程,中心村民实现集中居住,过上了城镇化的生活;“二十一世纪腾飞”——新世纪以来,随着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华西村在对合并的周边村实行“一分五统”,统一规划,科学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目前,华西村已经形成了“南有钱庄(工业经济区)、中有天堂(村民生活居住区)、北有粮仓(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格局。

吴仁宝同志真是个有理想、信仰,并付诸实践的共产党员。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翼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